浮肿又称水肿,是由于过多的水分积聚在全身或身体某个部位所致。许多人都有过晨起眼皮浮肿或腿脚浮肿的经历,有些人不当回事,有些人则会很紧张。
怎么知道自己浮肿?有浮肿怎么办?浮肿一定是有病吗?
浮肿最常见于面部尤其是眼睑(眼皮)和腿脚。眼皮重、晨起睁不开眼;面部肿或皮肤绷紧;平时容易戴上的戒指变得发紧或者不容易戴上,手指发胀、不容易弯曲;脚上袜子松紧带痕迹变得明显或者原来合适的鞋变得发紧,傍晚脚有沉重感,感到皮肤发胀。这些都是浮肿的征象。进一步明确可以用拇指在脚背或其内上侧垂直压迫30秒左右,皮肤凹陷难以消失的话,就肯定有浮肿了。
部分浮肿是生理性的,并非疾病所致,跟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如白天不太运动、不注意锻炼身体、盲目减肥、经常睡眠不规律或睡眠不足、过度饮酒、穿太紧身的袜裤、穿高跟鞋、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等。如果改变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采取合适的对策,浮肿就会减轻或者消失。女性浮肿比男性多见,因为女性激素分泌有周期性变化,月经来潮前浮肿称为经前期浮肿,一般无需特殊处理。
当浮肿伴有其他不适时要引起注意,可能是疾病所致。肾脏病是引起浮肿的重要原因,因为体内水分的调节主要由肾脏完成。如伴有尿量和尿色变化、尿中有泡沫、腰酸腰痛等,更应考虑肾脏疾病,需进一步作尿液检查和肾功能检查等。其他可引起浮肿的疾病还包括心脏病、肝病、营养不良、甲状腺疾病、丝虫病等。有些药物如激素、某些降压药、吗啡类药等都会引起浮肿,停药后浮肿就会消失。
以下介绍几则治疗“浮肿”的验方、偏方
1. 取猪肝100克,绿豆、大米各50克。淘净,加水适量煮作粥。粥熟,加入洗净切碎的猪肝再煮,待肝熟透时即成,常食用,不可加盐。
2. 用小麦芽6克。置于瓦上焙黄,水煎成浓汁,去渣服之,每日2次。
爱心提示:以上介绍用方,请务必咨询当地正规中医医院,结合自身生理特点和不同的病理变化,辨证选择使用。
以上回答如果满意,请不要辜负我的一片好意,及时采纳为答案。
问题一:肥胖人群得了高血压怎么办 肥胖人群在得了高血压之后建议注意均衡饮食,加强营养,休息充足,锻炼身体,以提高自己的机体抵抗力。在饮食上注意每天摄入优质蛋白质,多吃富含维生素A和C的新鲜水果,戒烟戒酒。服用钙离子拮抗剂类降压药和降血脂药物的病人不应吃柚子,以免影响药物疗效。高血压患者不宜做剧烈运动,平时锻炼应选择做一些轻度或中度的适量运动,以免发生心脑血管意外。
问题二:太胖的人会得高血压吗 ●在我国,35-74岁人群中27.2%的人患有高血压,即有1亿多人正受到高血压的威胁。 ●高血压不仅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还是心脏病、脑卒中、肾功能衰竭等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高血压病患病率飞速上升:上世纪50年代高血压患病率是5.11%,70年代升至7.73%,90年代冲到13.6%。近十年,成人高血压患病率,男性由20.2%上升到28.6%,女性由9.1%上升到25.8%。 ●正当我国的高血压患病人数“节节上升”时,同是亚洲人种的日本,高血压病患病率却在近半个世纪内逐年下降――1956年到1997年,平均收缩压逐步下降15毫米汞柱。2002年,日本超百岁老人已近18000人,女性平均寿命达87.6岁。 【认识误区】 误区一:高血压全是遗传来的,没办法 我看门诊的时候,发现不少高血压病人一问病情,第一句话就唉声叹气:“我父亲(母亲)有高血压呀,没办法。”似乎得这个病就完全是遗传因素,不可避免了。其实,把自己的病因全都归到老祖宗头上,这种想法是非常错误的。 高血压有没有遗传因素?有的。双亲血压都正常的,子女患高血压的几率是3%,一方有高血压病,子女的发病率是25%,父母双方均有高血压的,子女的发病率是45%―55%。 不过,高血压不同于那些经典的遗传病,如血友病、多囊肾等。也就是说,高血压病人的后代中有部分人存在发病倾向,即所谓基因有变异。但是即使这部分人也未必100%的发生高血压。这是因为,高血压一方面受遗传因素影响,另一方面受环境因素影响,包括生活习惯、社会因素、气候等等,它们在高血压的发病中起着比遗传因素更重要的作用。因此,高血压也称为生活方式相关疾病。 所以说,要摆脱高血压的阴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我建议大家记住这样一个图:世界卫生组织1991年向全世界宣布:个人的健康和寿命60%取决于自己,15%取决于遗传,10%取决于社会因素,8%取决于医疗条件,7%取决于气候的影响。我们只要做到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这四大基石,完全能够不发生高血压,健康到老。 误区二:高血压是种顽固病,降不下来 我还常常碰到这样的病人,老是抱怨:“我高血压已经好几年了,一直看,可是老是降不下来。真是顽固啊。”很多病人觉得,自己得的是顽固性高血压,没法控制,非常泄气,有的干脆听之任之了。这种想法到底对不对呢? 先要搞清楚什么叫“顽固性高血压”。我们说,服全剂量的三种或三种以上的不同作用机理(必须包括利尿剂)的降压药物,血压仍然≥140/90mmhg,这种叫做顽固性高血压。欧洲对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进行了一个国际性的高血压最佳治疗研究。它是对1.8万名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进行全程治疗、随访,一种药不行,用两种药,一直用到四种药,发现血压真正降不下来的大约是7%。可见,真的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只是极少数人。 那么为什么一些高血压会那么“顽固”?其实大约50%―70%的“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并没有听从医嘱,而是吃吃停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我说一天吃三次药,他偷工减料只吃一次,看看血压正常就不吃了,等到头晕了再吃药,“临时抱佛脚”。 “高血压药有副作用呀!”很多病人抱有这种心思。高血压药确实会造成心动过缓、低血钾、脚肿、咳嗽等副作用。但是我要说,高血压如果不控制、治疗,将发展成中风、心肌梗死、尿毒症。吃药的副作用和不吃药的后果相比,实在是小巫见大巫。退一步说,病人如果有严重的不适应,医生可以通过换药来减轻。而高血压如果早期没有控制,发展到了晚期更难控制,这时候要降压用的剂量就大了,对肝、肾功能的损伤和不良反应就更大了。因此,我劝大家不要因小失大,得......>>
问题三:胖人更易患血压高 这是为什么 高血压和肥胖是一对“好兄弟”,形影不离。据医生介绍,肥胖的人皮下脂肪会增厚,使毛细血管大大扩充,血液循环量相对增加。在心率正常的情况下,心搏出量会大为增加,长期负担过重就会诱发左心肥厚,血压升高。
“有一种说法是,皮下脂肪增厚1厘米,血管长度增加5公里。”尤其是东方人发胖往往先从腹部开始,脂肪主要堆积在下腹部周围,被称为中心性肥胖。这种类型的肥胖内脏脂肪增多,在体内堆积起来,其胰岛素抵抗要比均匀性肥胖者更为严重,也更难纠正。中心性肥胖还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与高血压、冠心病的发生更为密切。
此外,肥胖诱发高血压还与吃、动有关。其一,肥胖者往往会摄入高热量食物及碳水化合物,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激活体内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导致血压升高。其二,胖人往往不经常运动,也会加速动脉硬化,诱发高血压。
问题四:胖人血压高减肥后血压会下来吗? 有很多原因会造成高血压,如果你是因肥胖引起的,那么体重减下,血压也会有所下降。而且,很多造成肥胖的因素,同样也是造成高血压的因素,比如吃油太多,吃盐太多等。肥胖也会造成除高血压之外的很多疾病,并且,肥胖本身也有很大的危害。所以,无论减肥后,血压会不会下降,最好都不要太胖。其实减肥很简单,合理饮食,多遛弯,输入少,输出多,体重肯定会降。减肥的事不能追求效率,减得太快了,反而血压还有可能升高。
问题五:高血压胖人该怎么减肥 高血压胖人应该通过控制饮食来减肥,运动容易使血压升高所以不合适,只有先控制好血压在考虑减肥的方式,那么在饮食方面严格控制好自己的胃口,可以多喝点有利于减肥的茶叶,将肠胃中的垃圾脂肪清理干净,是可以达到减肥的目的
一般认为上肢血压低于12/8kPa(90/60毫米汞柱)者为低血压。由于血压低,血液循环缓慢无力,远端毛细血管缺血,以致影响向组织细胞送入氧气、营养并带走二氧化碳及代谢废物。长期如此,使机体功能大大下降。根据其发生原因, 一般可以分为三类: (1)体位性低血压:即由卧位突然变为直立或长时间站立,收缩压下降2.67kPa以上,常于早晨起床后出现,眼前发黑,头晕欲仆,以40-70岁男性较多见,可因久病卧床身体虚弱或服用同时具有扩张静脉作用的降压药所引起。 (2)症状性低血压:由某些疾病或药物所引起,如脊髓空洞症,严重二尖瓣或主动脉瓣狭窄,慢性营养不良,服用降压药等。 (3)体质性低血压:一般认为与体质瘦弱有关,多见于20-40岁的妇性,多有家族遗传史,有的没有任何症状,有的则出现疲乏、健忘、头晕、头痛、心慌,甚至晕厥,或有心前区压迫感等症状。 许多患者伴见有头痛、头晕、胸闷、气短、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睡眠浮浅、胃口不好、脚肿等症状。这些表现为夏季气湿较高时更显突出。本病以体质衰弱者及女性为多见。但也有人并无明显异常的感觉。 低血压患者轻者如无任何症状,无需药物治疗。主要治疗为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改善体质,增加营养,多喝水,多吃汤,每日食盐略多于常人。重者伴有明显症状,必须给予积极治疗,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防止严重危害发生。近年来推出α受体激动剂管通,具有血管张力调节功能,可增加外周动、静脉阻力,防止下肢大量血液郁滞,并能收缩动脉血管,达到提高血压,加大脑、心脏等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改善低血压的症状,如头晕、乏力、易疲劳等症状。其他药物还有:麻黄素,双氢麦角氨,氟氢可的松等,中药治疗等效果和负作用有待进一步考察。 沿海平原居民进入3500米以上高原地区,可出现低血压。此是“水土不服”引起,适应后即能调整,如无明显症状者不必服药。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