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人公郝思嘉漂亮、迷人,她有着美丽的绿色眼睛,可以把里的男孩子迷得神魂颠倒。她出生在大庄园里,拥有文雅的外表,接受将她培养成淑女的教导。她赏心悦目的外表,将女性气质发挥得淋漓尽致;然而,在思嘉的心里,也有着一股男孩子气概:她骨子里的反叛火花不时地迸发出来,她爬树、掷石子、拒绝像淑女一样吃东西。同时,她坚强、勇敢、有魄力,面对不喜欢的人,却也会遵守承诺。就如作者所说:“处在这个年龄的女孩,生活是那么愉快,失败是不可能的事,漂亮的衣服和清秀的面容就是她征服命运的武器。”思嘉像是一个在宠爱中长大的女孩,永远不缺爱、追求和青睐,娇生惯养的她有许多缺点,但是令我深深着迷的,是这个人的真实、自信。
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南方邦联军以失败告终。作为南方种植园主女儿的思嘉,一心想保住自己的家——塔拉庄园,所以不顾一切地从亚特兰大返回塔拉。旅途中的经历,让我印象深刻。让小女仆普利西安抚马匹失败后,一边抱怨:“我也很怕马。”一边走过去把手放在了马儿的脸上;面对心上人的妻子梅兰,一边讨厌至极,一边保证她的安全;在食物寥寥无几的时候,一边说着自己有多饿,一边将吃的递了出去。她可以在见到白瑞德之后表露恐惧,也可以在带着孩子、婴儿、病人的时候独自驾驶马车和承担重任。在我眼中,思嘉不会去隐瞒她的不满和害怕,但是与此同时,她也可以坚强地去面对现实和克服困难。
我说的真实,不是指思嘉从来不说谎,而是在这样一个社会变革、从前生活随风而逝的乱世中,拥有一个普通人应该有的喜怒哀乐,依然不懈追求自己喜欢的卫希里,依旧任性高傲,但也因为现实而东奔西走去维持生计,去创造更好的生活。
还有男主人公白瑞德,是我在阅读《飘》时的“意难平”。《飘》的直译名字应该叫《随风而逝》,它引自英国诗人思斯特•道生的诗句,同时也出自思嘉之口。有人说是那场战争像咫风一般卷走了她的“整个世界”,她家的种植园也“随风飘逝”了。而我也觉得,还有思嘉在离开家后,与肯尼迪、白瑞德之间的故事“随风飘逝”。比起思嘉,我更喜欢白瑞德。白瑞德是一个南方贵族家庭的叛逆者,头脑机警冷静,他抓住一切时机赚钱,甚至是战争之时也想尽一切办法大发国难之财,充分体现了他的自私自利、不择手段。但是同时,白瑞德对思嘉却大方宽容。他包容甚至喜爱思嘉的活力、任性、目中无人。他可以理解思嘉在面对新生活时耍小手段,为了保住塔拉嫁给肯尼迪。他想永远保护思嘉,包括她的无忧无虑和激情、高傲。面对思嘉多来年对卫希里的念念不忘,白瑞德依旧给予了很多空间。在思嘉嫁给瑞德之后,瑞德可以算是无条件宠爱着思嘉与他们的女儿邦尼。
我一直记得,思嘉怀着和肯尼迪的孩子的时候仍不管不顾地为伐木场奔波,瑞德就每次都在危险路段护送她;在思嘉和瑞德的蜜月之旅,思嘉依然会因为战后饥饿的长途跋涉做噩梦,在梦中大哭,白瑞德则万分心痛,告诉思嘉自己不会再让她感受到饥饿;思嘉喜欢雍容华贵的装修风格,瑞德就按照她的喜好装饰;思嘉和三个男人都育有孩子,作为亲生母亲的她都不怎么在意,瑞德却视如己出,十分温柔地给三个孩子都给予了深深的父爱。他对思嘉说过:“你从不知道,我对你的爱已经到了男人对女人的极限。”
我有时会觉得,白瑞德可以给思嘉所有她想要的。后来,我发现是我错了,思嘉永远是那个思嘉,她固执,以至于在很多年后依然迷恋那个是生活在梦中的卫希里,一个热爱土地、清醒面对现实的思嘉,怎么会与永远在逃避的卫希里般配呢?白瑞德懂得,卫希里懂得,只有思嘉不懂。在思嘉眼里,没有什么东西是她想得到而不能的。所以她给自己编织了一个梦你,她认为卫希里也在向往着她,面对瑞德的宠爱,她有恃无恐。
一个得寸进尺,一个无条件退让的关系总是难以平衡的。于是,在梅兰去世,思嘉终于幡然醒悟后,她穿过那个与噩梦中一模一样的迷雾时不再害怕,她终于明白,白瑞德才是她真正欣赏和爱慕的人。然而对白瑞德来说一切已经晚了,思嘉一次又一次的绝情和爱女邦尼的骤然离世,让他向往平静的生活,“即使是一种最坚贞不渝的爱也会被消磨掉,我对你的那份爱,早被卫希里和你那疯狂的固执劲给消磨没了。”白瑞德对思嘉说,“如果你能在半道上出来迎接我,我一定会跪在地上亲吻你的脚。”
在文章的最后,白瑞德选择弃家出走,离开了思嘉。思嘉悲痛万分,却也依然坚定地地说:“我明天回塔拉再去想吧。那时候我就能经受得住一切了。明天,我会想出一个办法把他弄回来。毕竟,明天又是另外的一天呢。”
这是作者留下的开放结局。在面对读者的提问,作者玛格丽特只说了一句话:“我在结尾已经说了。”所以对我来说,我更愿意相信白瑞德依旧会回到思嘉身边。因为思嘉说了:“我会把他弄回来。”思嘉想要的,从来都会得到——这就是女主人公郝思嘉最大的魅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