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要明确狗疱疹病毒有哪些病症体现,诊断,最终才能采用对应的治疗方法。
一、狗狗感染疱疹病毒的症状:
21天龄以下:表现痴呆、体软无力、不吃奶、呼吸困难、不断嚎叫、便黄等。
21天龄~30天龄:打喷嚏、流鼻涕、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成年母犬:生殖道感染、阴道粘膜弥漫性水泡病变。
成年公犬:生殖器官的慢性炎症,并伴随有脓状分泌物。
诊断方式:
根据狗疱疹病毒的病症体现,可以做出初步判断,诊断取决于病毒分离或血清学检查。要注意和传染性肝炎的区别。
二、用药治疗方式:
针对狗狗疱疹病毒感染,目前尚未研制出对应的疫苗,但对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的狗患,可使用广谱抗生素,阻止继发感染,同时可采用补液疗法进行治疗。
1、消炎药减少感染
使用维普达 复方阿莫西林粉(广谱抗菌消炎药)针对狗狗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预防和减少狗狗疱疹病毒导致的继发感染症状,见效快,少有副作用出现。每天喂食1次,根据狗狗的体重确定用量,连续使用3-5日。
2、增强营养免疫
喂食IGY抗特力可有效增强狗狗免疫力,加强狗狗机体的抗病毒性,适用于体弱多病、厌食不吃、营养不良的狗患,幼犬、成年犬均可使用,每天喂服1次,大小型狗狗均是每次1支,连续喂服5日为一个疗程。
3、环境保温消毒
狗狗感染疱疹病毒的治疗期间,要注意保暖,因为此时狗狗的免疫力比较低,需要避免冷空气刺激,预防症状加重,有条件的可以把狗狗放进保温箱里保暖。另外喂食营养易消化的食物,如奶糕、米糊等帮助狗狗提升抵抗力。注意环境卫生,使用益倍克 戊二醛癸甲溴铵溶液对环境进行消毒,这种广谱性的杀菌消毒剂,可灭杀环境中的细小、犬瘟、冠状、疱疹病毒等,为狗狗创造安全的无菌环境,且没有刺激性气味。
爪爪博士提醒:狗疱疹病毒对于出生未久的幼犬十分危险,由于目前尚未有对应疫苗,主人更应该注意提防,一旦出现疾病症状,及时送医治疗。
带状疱疹患者应注意加强日常护理、适当增加户外运动、提升机体免疫能力,一旦出现神经痛就应该及时与皮肤科、疼痛科或麻醉科专家联系并来院治疗。引发带状疱疹的原因
带状疱疹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性神经痛疾病。好发于成人,春秋季节多见。据我院的大多数临床问诊发现:很多人都是在发烧之后出现的带状疱疹,但是,发烧并不是带状疱疹的病因,它仅仅只是带状疱疹的一个初期症状。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引发带状疱疹的呢?
西医认为:带状疱疹系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此病毒一般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元中。但机体抵抗力低下(如劳累、感染、感冒发烧、生气上火等)时,潜伏在神经节中的病毒被激活,侵犯神经和皮肤,导致皮疹和剧烈的针刺样、刀割样或闪电样疼痛。其中,神经受损是引起带状疱疹疼痛和疾病转归的最重要因素。
中医解读:带状疱疹属于寒湿邪气被真阳驱赶外泛于皮肤的表现,仅有神经疼痛而无疱疹的,属于真阳无力将寒湿驱赶至皮外的表现,出现红疹或水泡的,属于真阳将寒湿邪气驱赶于皮表的表现。一般患者于疱疹发生前数天会有轻度发热、疲乏等症状,这就是真阳发动的表现。无疱疹的患者可以服用“白通汤”,使寒湿邪气加速表出,由干性快速转变为湿型或在体内通过其它形式排出;出现红疹或水泡的应该服用“麻黄附子细辛汤”,以助真阳一臂之力。如果服用疏风解表、清热燥湿的药物就会使寒湿邪气敛回体内,由湿型逐渐转变为干性,使患者痛苦难堪,以致病情加重或转变为其它阴盛阳虚的病症。因为患带状疱疹的人一定是禀素虚弱的人。
不良情绪也会诱发带状疱疹
不良情绪和生活习惯也可诱发带状疱疹。近年来,带状疱疹发病群体有年轻化的倾向,主要集中在生活工作压力大的白领阶层。这类人平常缺乏运动,免疫力差,再加上生活不规律,工作压力大,很容易激活机体内蠢蠢欲动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从而诱发带状疱疹。
在带状疱疹进行早期破坏的时候,如果机体的免疫力得以恢复,或者有外界“援兵”-医疗干预的救援,可使机体损害得以康复;但如果机体的防御系统久于疏漏,导致病毒长期“横行霸道”,造成机体的“司令部”-中枢神经系统永久损害,就会发生数月、数年甚至终身的顽固性疼痛,这就是所谓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据报导,带状疱疹发病率为人群的1.4‰-4.8‰之间,约有20%的患者遗留有神经痛。由此可见,早期治疗对带状疱疹非常重要!
后遗神经痛的主要特点,就是剧烈的顽固性的疼痛。带状疱疹皮损消除后疼痛仍持续,轻微的刺激即引起疼痛发作,不刺激也会突然发作,为减轻衣服对身体的刺激,有人不敢穿衣,或把衣服撑起来,整夜的睡不好觉。如有病毒侵犯到相应脑神经会影响视力、引起面瘫和听觉障碍。除疼痛外,还会诱发心脏病、脑出血、甚至导致死亡。
下面,我院专家就带状疱疹临床常见问题,向病友们做出以下解答:
一、问:带状疱疹怎么得的?好发于什么季节?
答:带状疱疹是一种常见的,好发于春,秋季节,成年人比较多见的皮肤病。其主要特点为簇集水泡,沿一侧周围神经作群集带状分布,伴有明显神经痛,初次感染表现为水痘,以后病毒可长期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免疫功能减弱可诱发水痘病毒再度活跃,沿周围神经波及皮肤生长繁殖,并可发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二、问: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什么回事?
答: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一般由以前的水痘病毒被再次激活而引起的,此病毒能够逃避身体的免疫反应,即使是现在治好了,也可能在以后的生活中再次复发,这种病毒的生命力非常顽强。当人体的免疫力下降时,带状疱疹病毒就会被激活,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也逐渐提升。严重神经痛是最主要引起急性与慢性病兆的原因。
三、问: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病规律和体征表现?
答: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指带状疱疹临床治愈后持续疼痛超过一个月者。该病症是困扰中老年患者的顽痛症之一。其疼痛持续时间短则1-2年,长者甚至超过10年,一般病史均长达3-5年。
带状疱疹后遗症属于较剧烈的顽固性疼痛,临床表现以对痛觉超敏为特征,轻轻的触摸即可产生剧烈难以忍受的疼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危害非常大,患者常以自发性闪电样或撕裂样疼痛发作,期间时常使患者寝食不安,大多数患者常常伴随有较明显的持续性烧灼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滞留在体内的病毒侵蚀破坏神经所致,应积极治疗。
四、问: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答: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表现具体有以下几种:
①患部如刀割、针刺、撕裂般持续性疼痛。②疼痛的发作频率每分钟小于10次,每次持续几秒或十几秒。疼痛严重时,发作频率可每分钟大于10次。③通常患者对疼痛部位有超敏感的特征,只要轻轻触摸疼痛处,就会有剧烈的疼痛感。④通常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患者,在疼痛时都会有自杀的倾向。所以,如果家中有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患者,发病时一定要有人照看,以免患者做出不理智的行为。⑤通常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患者,都会有严重的心理负担,导致每天心情极度郁闷,甚至对生活没有信心。所以,家人要多和患者进行沟通,让其保持愉悦的心情来对抗病魔。
五、问: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答: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主要特点:就是剧烈的顽固性的疼痛。带状疱疹皮损消除后疼痛仍持续,轻微的刺激即引起疼痛发作,不刺激也会突然发作,为减轻衣服对身体的刺激,有的患者不敢穿衣,或把衣服撑起来,整夜睡不好觉。如有病毒侵犯到相应脑神经会影响视力、引起面瘫和听觉障碍。除疼痛外,还会诱发心脏病、脑出血、甚至导致死亡。
六:问:带状疱疹和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传染吗?
答:带状疱疹是散发性传染病,它不像水痘那样流行性传染,而且带状疱疹会反复发作,尤其发生在中老年人身上,让人疼痛难忍。带状疱疹传染途径很多,且很多带状疱疹病人由于急性期治疗不当,而继发后遗神经痛。为防止其传染,大家出行时注意添衣保暖、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劳,劳累过度可使抵抗力下降而发病。
专家温馨提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一个具有特有发病机制和临床特征的疾病。患者体征和致病原因不一样,临床表现也有较大差异,患者不要随意参照有关科普知识进行自诊,不可轻信偏方、秘方、抄方治疗,以免出现误诊误治、贻误病情。
七、问:带状疱疹和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诊断治疗容易吗?
答:由于该病特有的发病机制和临床特征,一般技术条件的医院和医生都会遇到:
难点一:发病隐蔽,不易诊断。带状疱疹的病症虽然表现在皮肤,但是其发病是由病毒侵犯神经节而导致的炎症反应,且初期有较大的隐蔽性,仅表现为疱疹出现前有剧烈的神经痛,从而极易被误诊为其他疾病,导致用药失误和治疗不及时而延误加重病情。
难点二:病症痊愈,遗留严重神经痛。当病毒侵犯神经时,神经炎性反应后纤维化导致持续神经痛,患者沿神经支配皮肤区域出现自发性刀割样或闪电样发作痛,从发病就伴随持续性烧灼痛,疼痛剧烈,而神经细胞修复如不采用有效手段,在短期内难以消除。老年体弱神经痛后遗症,有时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
难点三:治疗周期长,患者痛苦大。接受正规医院专业治疗后,带状疱疹一般极少复发,但是传统单一治疗方式,治疗周期需要周4-6周的时间,而在这一过程中不乏其他原因引起患者病情迁延加重,或者因带状疱疹而诱发其他疾病,造成患者更大的痛苦。
猫疱疹病毒(FHV-1)是属于大型的病毒(100~130nm直径 ),具有封套及双股的DNA,于细胞核内进行增殖,并形成核内包涵体。 猫疱疹病毒于酸性下极度不稳定,对热、乙醚、氯仿、福尔马林和酚非常敏感,在干燥的环境中存活不超过12小时,因此本病毒在环境中显得相当脆弱,一般的消毒剂即能进行有效的消毒。感染对象FHV-1只会感染猫科动物,也曾于犬分离到本病毒,但其重要性则尚未明了。病毒经由口鼻、结膜等途径进入猫的身体,进而引发鼻黏膜上皮细胞的裂解性感染,并借此传播至结膜、咽喉、气管、支气管及小支气管,病灶为局部多发性坏死性(嗜中性粒细胞浸润)及发炎性病灶,曾有报道指出可能会发生短暂的病毒血症,特别是新生儿或低体温的幼猫,因为猫疱疹病毒喜欢在较低温度状况下进行复制。于感染24h之后开始排放病毒,并持续1-3周,急性发病会在10-14d内得到缓解,有些则会形成上呼吸道及眼睛的慢性病灶。
病毒沿着感觉神经散播并且到达神经原元,特别是在三叉神经神经节内,此处就是主要潜伏感染的部位,几乎所有的感染猫成为终生带毒。目前并没有简单的检验方式可以来测得此潜伏状态,因为病毒的基因会存在感染的神经元细胞核内,并且不进行复制,约有70%的感染猫可经由类固醇的投药而诱发病毒再活化及排毒,其他可能诱发病毒再活化的紧迫因子包括有泌乳(40%)、环境转换(18%)。
有些成猫可能会在病毒再活化的时期形成病灶,因为病毒再活化而形成的疾病我们比较喜欢称为复发( recrudescence)。结膜炎可能会伴随发生角膜溃疡,可能形成慢性角膜腐骨病灶,基质性角膜炎(stromal keratitis)是一种继发性免疫介导性反应,因为病毒会存在角膜上皮细胞或基质内。急性病例若造成鼻甲骨的伤害,就容易使得有些猫咪形成慢性鼻炎 。
初乳的被动免疫
由初乳而来的移行抗体可以在生命开始的最初几周保护幼猫抵抗疾病的感染,这样的移行抗体可能可以持续长达10周,但在某些研究则发现约有25%的幼猫在6周龄时就已经没有移行抗体了 。
主动免疫反应
自然感染的猫疱疹病毒并不会像猫瘟一样引发所谓的牢固免疫(solid im-munity), 所以所引发的免疫反应只能对抗疾病,而无法对抗感染,所以在感染150 d之后再度感染疱疹病毒时,仍可观察到轻微的临床症状。病毒中和抗体滴度通常低且爬升慢,有些甚至在感染40 d之后仍未出现,这有可能是因为病毒中和抗体在急性感染期中和了入侵的病毒及消耗于抗体依赖型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antibody-dependent cellularcytotoxicity)与抗体诱发性补体细胞溶解作用(antibody-induced complementlysis)中。
就跟其他阿尔法疱疹病毒(alphaherpesvirus)一样,细胞介导性免疫作用在保护上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所以打过预防针的猫就算检测不到抗体,也未必能就据此认为它容易罹患此疾病,因为它可能还有细胞介导性免疫作用在保护着。相对地,血清转化作用( seroconversion)己被认为能提供攻毒时的保护作用,在这些病例中,猫疱疹病毒抗体就像扮演着细胞介导性免疫反应的指标一样,因为要维持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功能时,是需要T淋巴细胞的(细胞介导性免疫反应),意思就是说,如果有抗体的存在时,就表示会有T淋巴细胞的存在,就是细胞介导性免疫反应的存在,而且因为猫疱疹病毒是一种呼吸道的病原,所以此处会有活跃的细胞免疫及液体免疫反应。
虽然猫疱疹病毒抗体与保护猫咪不发生临床症状之间有相关性存在,但并无可用的检验方式来预测个别猫咪的保护状况。
主要引发急性上呼吸道疾病及眼睛疾病,在年轻幼猫会特别严重,常常会造成黏膜表面的糜烂及溃疡、鼻炎及结膜炎,偶尔也会出现被认为具有诊断特异性的角膜树突状溃疡病灶。
典型的临床症状包括有发烧、沉郁、厌食、浆液样或浆液血色漾( serosanguineous)眼睛及鼻分泌物、结膜充血、打喷嚏及较少见的流涎及咳嗽,常见继发性的细菌感染,分泌物就会呈现脓样,容易罹患猫疱疹病毒的幼猫也可能造成原发性肺炎及病毒血症,继而引发全身性症状及死亡。
其他较少见的临床症状还有口腔及皮肤的溃疡、皮肤炎及神经症状,与其他疱疹病毒相比较,猫疱疹病毒感染很少会直接引发流产。
当病毒再活化之后(再复发),有些猫会呈现如上所述的急性细胞溶解性疾病(acute cytolytic disease),有些则进展成慢性的眼睛免疫介导性疾病,实验已经证实伴随角膜水肿、炎症细胞浸润、新生血管形成及最终导致失明的基质性角膜炎( stromal keratitis)就是这样的致病机理。
角膜腐骨( corneal sequestra)及嗜酸性粒细胞性角膜炎曾在角膜及/或血液中发现到猫疱疹病毒,认为有其关联性,但仍有些病例是呈现病毒阴性的。与健康猫相比较,有较多比例罹患葡萄膜炎的猫咪可以在眼房中水检测到猫疱疹病毒的DNA,似乎暗示着猫疱疹病毒可能会引发葡萄膜的发炎。
慢性鼻窦炎经常是打喷嚏及鼻分泌物的病因,也被认为与猫疱疹病毒的感染有关,在某些病例可以检测到病毒DNA,但对照组也一样能检测到,所以疱疹病毒在这样的病例中并没有进行病毒复制,暗示着最初是由于猫疱疹病毒的感染所造成,但后续接手的却是免疫介导性的致病机理,会引发炎症反应及组织构造的破坏与重建,然后导致鼻甲骨及鼻骨的永久性伤害,并且会并发继发性的细菌感染。
猫疱疹病毒也常常与其他病原一起感染而造成多病原性呼吸道症候群(multi-agent respiratory syndrome),包括有杯状病毒、衣原体、Bordetella bronchiseptica(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
病毒及抗原的侦测
一般还是最喜欢采用PCR来检测病毒,而病毒分离仍然是检测猫疱疹病毒感染最准确的检验方式,但较耗时 。
核酸的侦测
传统PCR、巢式PCR及即时PCR现今己常规使用于检测结膜、角膜或口咽棉棒采样、角膜刮搔、眼房水、角膜腐骨、血液或活检病材中是否有猫疱疹病毒DNA的存在,大部分的引子(primer)设计是以胸苷激酶基因高度保守片段作为引子。分子生物学的检验似乎比病毒分离或间接荧光抗体染色来得较为敏感。
因为就算是非常微量的病毒核酸也能被PCR所检测到,但不一定与疾病有关,所以PCR的阳性结果必须要非常小心判读,即使在病毒非增殖性感染的状况下仍有可能在角膜或扁桃腺的刮搔物中检测到病毒DNA,因此它的诊断价值可能是很差的,也是因为采样样本的不同就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例如角膜的刮搔及活检样本比结膜的样本较常呈现阳性,另外族群的差异也会影响,例如收容所的猫咪就比家庭饲养的猫咪容易呈现阳性结果。
再者,近期之内接种活毒疫苗的猫咪,是否有可能让PCR检测到疫苗中病毒的DNA,这仍未明了,如果真是如此,那接种后的弱毒活毒病毒的DNA到底会存在身体内多久的时间也不得而知。
PCR的阳性结果可能代表着及少量病毒的排放或病毒的潜伏感染,也未必就代表着现在的临床症状就是猫疱疹病毒所引发的,但当使用的是定量的即时PCR时,检测到的病毒浓度就可以提供更进一步的资讯,如果鼻分泌物或眼泪中呈现高病毒浓度时,就表示病毒复制活跃,且与临床症状有关,如果浓度低时,就代表潜伏感染 。
病毒分离
病毒分离不似PCR那般敏感,但能确切反映出具有增殖能力的病毒存在,而不是只检测病毒DNA而己,也可同时检测是否有猫杯状病毒。
在猫疱疹病毒初次感染时,很容易从鼻子、结膜及咽喉的棉棒采样或刮骚样本或死后的肺脏样本中分离到病毒,但一旦确认为慢性感染时,就较难分离到病毒。
无症状的带毒猫或许可以来进行病毒分离,但无论结果是阳性或阴性,都不太具有诊断意义。用来进行病毒分离的样本必须在进行荧光染色或rose bengal(玫瑰红)染色之前采集样本,采得的样本应该迅速地送交实验室,或者在冷藏的状况下寄送。尽管病毒分离对于初次急性感染有诊断意义,但在逻辑的观点下,是很少运用于临床诊疗上的 。
免疫荧光抗体染色
可以使用荧光抗体染色法来检测结膜或角膜的抹片上或者活检样本上有无猫疱疹病毒特异性蛋白质的存在,与病毒分离一样,应该在眼睛荧光染色之前进行采样,否则会出现伪阳性。免疫荧光抗体染色的敏感性是不如病毒分离及PCR的,特别是慢性感染的病例。
对于临床兽医师而言,PCR的检验是比较方便的,因为他不会受到眼睛荧光染色的影响,而且样本只要常温运送即可,另外,也可以同时检测其他的猫呼吸道及眼睛的病原,特别是猫衣原体及较不可信的猫杯状病毒 。
抗体侦测
可以借由血清中和试验或酶免疫标定法( ELISA)来检测血清、眼房水及脑脊髓液中的猫疱疹病毒抗体。主要因为自然感染及疫苗接种的原因,所以猫的血清阳性比率是高的,并且,抗体的出现并不与疾病及活动性感染呈正相关,而且也无法区别抗体到底是因为疫苗接种而产生的还是因为感染所致。中和抗体会在初次感染20之后出现,而且不论急性感染或慢性感染,其抗体滴度可能都是低的,所以血清学的检查在诊断上的意义就不大了 。
支持疗法
严重感染的猫咪可能会因为进食不足及流涎而造成钾离子及碳酸氢盐的流失,所以最好经由静脉输液来让患畜纠正脱水、矫正离子及酸碱平衡。进食对猫咪很多疾病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很多猫咪不
吃是因为嗅觉的丧失及口腔的溃疡,应该给予适口性佳的食物,并且适当地加温及翻搅来增加猫咪的进食欲望,也可以给予食欲促进剂,如cyproheptadine(赛庚定),如果猫咪超过3d仍然不主动进食时,就建议放置喂食管。
所有急性感染的病例都建议给予呼吸道穿透性良好的广效性抗生素来预防继发性细菌感染。鼻腔的分泌物应该以生理盐水来清理干净,并且涂上凡士林药膏来避免分泌物黏附在鼻孔周围上,也可以给予一些黏液溶解性药物,如bromhexine(溴己新),眼睛则给予不含类固醇的抗生素眼药水或眼药膏,每天数次,雾化治疗可以增加分泌物的溶解及维持呼吸道的湿度 。
抗病毒治疗
L-Iysine(左旋赖氨酸)500 mg/cat(幼猫250 mg)bid po可混在食物同服;
有报道指出famciclovir(泛昔洛韦)30 mg/kg bid po,实验组患猫症状有明显改善,未见明显副作用,可一直服用到症状有改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