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了下面的情况,考虑带猫咪做尿检:
① 猫咪多尿、少尿、闭尿、血尿、尿频,有时候还会出现排尿困难等异常的泌尿情况,猫咪蹲厕半天却拉不出,频繁上厕所,甚至痛苦边排边叫。
② 猫咪尿液味道非常刺鼻浓厚,氨味很重,和以往有明显区别
③ 猫咪尿液出现变化,例如血尿,乳白色的尿液等异常颜色
④ 猫咪有或疑似泌尿道疾病、肾脏疾病、结石、肝脏疾病、糖尿病等
⑤ 老年猫体检项目
⑥ 疾病筛查的时候
注意:要分清生理性的现象和病理性的现象:
生理性多尿:① 寒冷 ② 喝水太多 ③ 猫咪接受了输液或者使用了利尿剂
生理性少尿:① 炎热 ② 喝水太少 ③ 运动量大
病理性多尿和少尿:因为疾病因素造成的排尿异常。
尿检是什么,检什么?
尿检是指对尿液进行物理性检查和病理性检查的一系列检查,已排除疾病和确诊疾病:
物理性检查包括尿量、尿液颜色、尿液气味、尿液透明度
病理性检查包括尿常规检查和尿沉渣检查和其他一些专项检查
一、尿液物理性检查:
① 尿量:猫咪尿量正常范围:16—18ml/kg/日
② 颜色:猫咪尿液正常颜色为黄色透明液体。不正常的颜色:红色、乳白色、深黄色、蓝绿色。、
③ 气味:正常尿液时间后会出现氨臭味,但如果排出的时候就已经有氨臭味或者很强烈的异常臭味,说明不正常。
④ 透明度:正常尿液透明清亮,不正常尿液:尿液中有沉淀物质、尿液中有浑浊物、尿液带有粘液等。
二、尿常规检查
① PH值(酸碱度):猫咪一般正常的尿液酸碱度在5—7,一般情况在6左右。正常尿液可以是弱酸性,也可以是中性或者弱碱性。
尿液PH偏低的原因可能是:酸中毒、糖尿病、痛风、酸性的药物等
尿液PH偏高的原因可能是:碱中毒、膀胱炎、碱性的药物等
注意:饮食也会影响尿液的酸碱度
② 蛋白质:猫咪正常尿液也会存在微量的蛋白质,但是一般<20mg/dl,检查为阴性。
蛋白尿阳性可能的原因:应激、食物中有过量的蛋白、肾病、结石、泌尿系统疾病、肾病等
③ 葡萄糖:正常为阴性,因为正常情况尿液中不含有或者极少量葡萄糖,检测不出的
葡萄糖阳性可能的原因:摄入葡萄糖或果糖过多、食用大量碳水化合物、糖尿病、胰腺炎、肾功能不全、甲亢腺机能问题等等。
④ 胴体:一般尿液中不含有酮体,所以正常为阴性。
酮体阳性可能的原因:饥饿、腹泻、中毒、妊娠呕吐、酸中毒、糖尿病、败血症、肺炎等等。如果分娩后摄入过多蛋白质和脂肪也会造成阳性结果。
⑤ 血尿:
出现血尿可能的原因:肾病、结石、泌尿系统损伤等
⑥ 胆红素:正常为阴性。胆红素是鉴别黄疸和肝细胞损伤的重要指标。
所以胆红素阳性可能的原因:肝胆疾病
⑦ 尿胆原:正常情况为阴性或者轻微少量,因为在猫咪饥饿和运动后会有所增加。
但是如果将尿液稀释到4倍以上还呈现阳性,则表明疾病指向:肝脏疾病、心脏问题、内出血或者溶血性疾病、顽固性便秘等等。
⑧ 白细胞:正常为阴性
白细胞阳性可能的原因:尿道炎、膀胱炎、尿道结石、肾炎等
⑨ 尿比重:猫咪的正常范围为1.015-1.060.
尿比重降低的生理性原因:大量饮水、食物太咸、食物低蛋白、利尿、输液等,幼年的动物、动物发情等。
尿比重降低的病理性原因:肾病(肾损伤、肾炎)、尿崩症等
尿比重升高的生理性原因:饮水不足、气温太高
尿比重升高的病理性因素:脱水、呕吐、腹泻、烧伤、糖尿病
⑩ 亚硝酸盐:正常为阴性
亚硝酸盐阳性可能的原因:泌尿道感染。
注意:尿常规分析化验单上一般指标后面加上1+或者2+等等,有个加号说明检测结果说是阳性,如果是- 则表示为阴性。
三、尿沉渣检查
① 细胞:
红细胞:在正常的犬猫尿液中可见少量的红细胞。红细胞过多代表血尿
白细胞:像红细胞一样,正常的犬猫尿液中存在有少量的白细胞。但是白细胞过多代表尿道感染或者受阴道或阴茎和包皮的炎性过程的污染
上皮细胞:包括肾上皮细胞和过渡型上皮细胞。肾上皮细胞过多代表肾炎、肾病
过渡型上皮细胞过多代表尿道感染、机械性的磨擦(尿石病或导尿)、肿瘤和化学刺激等
② 管型:管型是由聚集的蛋白质或肾小管内的细胞形成的圆筒状物。正常尿液中仅有少量的管型。
如果出现细胞管型、透明管型、颗粒管型、蜡样管型,则代表肾脏疾病。
③ 微生物:穿刺收集的尿液中如果有细菌,表示可能泌尿道感染
④ 结晶:磷酸铵镁、草酸钙、尿酸铵等。
normol是正常就是阴性的意思ENG阴性的缩写原词negative
colorless说明尿颜色比较比较淡,可能是水喝较多。一般橙色或者红色为病理尿。正常。
尿粘液丝在正常尿中有少量。应取中段尿
正常,如不放心正确取尿复检
一、尿常规化验单中英文对照说明:SG:尿比重; pH:尿酸碱度; LEU:尿白细胞酯酶; NIT:尿亚硝酸盐; PRO:尿蛋白; GLU:尿葡萄糖; KET:尿酮体; UBG:尿胆原; BIL:尿胆红素; ERY:尿红细胞; BLD:尿潜血。
报告栏中:
neg:阴性; norm:正常; 0.75g/L:每升尿液中含0.75克被检物质;3mmol/L:每升尿液中含有3毫摩尔被检物质;2+:两个加号“++”;150/μL:每微升150个。尿常规化验单镜检部分:WBC:白细胞;RBC:红细胞;0-3/HP:每高倍镜视野检出某种成份(细胞或管型)0-3个;3~5/LP:每低倍镜视野检出某种成份3~5个。
1、尿比重(SG)
增高,见于急性肾炎、糖尿病、高热、呕吐、腹泻及心力衰竭等。降低,见于慢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急慢性肾功衰竭及尿崩症等。在机体缺水时尿比重增高,反之降低。如尿液比重持续降低,则说明肾小管浓缩功能减退或丧失。
2、尿酸碱度(pH)
降低,见于酸中毒、痛风、糖尿病、发烧、白血病等。此外,—田氯化铵等药物时也可降低。增高,见于碱中毒、输血后、严重呕吐、膀肮炎等。与饮食关系密切,多吃蔬菜、水果则尿呈碱性,而荤菜过多时可呈酸性。正常波动范围较大,为5.4-8.4,一般情况下须结合血酸碱度才更有意义。
3、尿白细胞酯酶(LEU)
增高:见于急性肾炎、肾盂肾炎、膀肮炎、尿道炎、尿道结核等。
4、尿亚硝酸盐(NIT)
正常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阳性,见于膀胱炎、肾盂肾炎等。
5、尿蛋白(PRO)
正常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阳性,见于各种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盂肾炎、多发性骨髓瘤、肾移植术后等。此外,药物,汞、铺等中毒引起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也可见阳性。正常人每天排出尿蛋白约40-80毫克,最多不超过150毫克,在此范围内则定性为阴性。如尿蛋白阳性,常提示肾脏病变。
6、尿糖(GLU)
正常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阳性,见于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垂体前叶机能亢进、嗜细胞瘤、胰腺炎、胰腺癌、严重肾功能不全等。此外,颅脑外伤、脑血管意外、急性心肌梗塞等,也可出现应激性糖尿;过多食入高糖物后,也可产生一过性血糖升高,使尿糖阳性。正常人尿中可有微量葡萄糖,每日尿糖含量为0。1-0。3克,最高不超过1克,尿糖定性为阴性。若尿糖呈阳性时则需考虑两种情况,一种是糖尿病、甲亢、静脉输高糖液体等造成的血糖所致;另一种血糖不高而出现尿糖,为近端肾小管的功能损害所致。
7、尿酮体(Ket)
正常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阳性,见于糖尿病酮症、妊娠呕吐、子痫、腹泻、中毒、伤寒、麻疹、猩红热、肺炎、败血症、急性风湿热、急性粟粒性肺结、惊厥等。此外,饥饿、分娩后摄入过多的脂肪和蛋白质等也可出现阳性。尿酮体阴性鉴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饥饿性酮症。
8、尿胆原(URO或UBG)
正常参考值:弱阳性。
临床意义:阳性,见于溶血性黄疽、肝病等。阴性,见于梗阻性黄疽。
9、尿胆红素(BIL)
正常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阳性,见于胆石症、胆道肿瘤、胆道蛔虫、胰头癌等引起的梗阻性黄疸和肝癌、肝硬化、急慢性肝炎、肝细胞坏死等导致的肝细胞性黄疽。
10、红细胞(BLO)
正常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阳性或增多,见于泌尿系统结石、感染、肿瘤、急慢性肾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癌、血友病等。
11、隐血(BLD):
尿隐血试验并不等于尿红细胞测定,用尿液分析仪测定尿隐血时,因过分敏感而缺乏临床意义。
二、尿液的显微镜检查
(1)红细胞:正常人尿液内没有红细胞或偶见红细胞,尿液离心沉淀后每个高倍镜视野下不超过3个。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肾结核,泌尿道肿瘤,泌尿道结石,肾下垂,肾樱塞等,尿中红细胞增多。出血性疾病或剧烈运动、血循环障碍等导致肾小球通透性增加,尿内红细胞增多。妇女月经期尿内可混入部分血液,检查时可发现红细胞。所以妇女月经期不宜化验尿液。
(2)白细胞:是人体内负责保卫工作的细胞之一,可对外来的细菌进行包围和消灭。正常人尿液中可以有少量白细胞,离心后尿沉渣中每个高倍镜视野不超过5个。肾小球肾炎时尿中白细胞可以略有增加。大量增多则见于泌尿系统炎症,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前列腺炎、肾结核等。
(3)上皮细胞:正常人尿中可有少量脱落的上皮细胞。尿液中上皮细胞明显增多,提示该细胞脱落部位有病变。
①扁平上皮细胞:来自尿道,尿中出现该细胞表示尿道粘膜表面有炎症。少量出现则无临床意义。
②小圆上皮细胞:来自肾小管。也可来自尿路任何部位的粘膜深层。故尿中出现该细胞时很难判定病变部位。若于管型内见到此种细胞、则是诊断肾小管病变的有力依据。肾移植后排异反应,尿中也可出现成片的小圆上皮细胞。
③尾形上皮细胞:多来自肾盂,有时也来自输尿管及膀胱颈部.尿中出现该细胞不易判定病变部位。
(4)管型:管型是在肾小管内形成的,呈管状。它的出现对肾脏疾病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①透明管型:偶尔可在正常人尿中见到。
②细胞管型:管型内所合细胞量超过管型体积的1/3时,称细胞管型。根据所含细胞的不同分以下几种:
红细胞管型:管型内含有大量红细胞,表示肾小球病变。常见于急性肾炎与慢性肾炎急性发作。
白细胞管型:管型内含有许多白细胞(或脓细胞),表示肾小管内有炎症变化。常见于肾盂肾炎。
上皮细胞管型:由脱落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粘合而成。见于肾小管病变。
③颗粒管型:透明管型内含有l/3以上的颗粒,称颗粒管型,表示肾脏有损害。但在发热时也可能出现此种管型。颗粒型多见于以下几种情况:
细颗粒管型:见于慢性肾炎或急性肾炎后期。
粗颗粒管型:见于慢性肾炎或药物中毒、重金属中毒引起的肾小管损伤。
脂肪管型:为上皮细胞变性引起,说明肾小管上皮脂肪变性。见于慢性肾炎肾病型及类脂性肾病。
肾衰竭管型:又称蜡状管型,由损坏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碎胃在明显扩大的肾集合小管内聚集而成。在急性肾功能衰竭多尿期,因被尿液冲洗,此种管型可以大量出现,以后随着肾功能的改善又可逐渐减少、消失。如果慢性肾功能衰竭发现此类管型,提示预后不良。
三、尿色
正常人尿液为无色或呈淡黄色或桔黄色的透明液体。如服用黄色药物可使尿液变成黄色以至变成黄褐色;血尿可呈红色混浊液;血红蛋白尿症或异型输血可出现鲜红色的血红蛋白尿;尿液变成乳白色,是丝虫病或尿中磷酸盐增多;尿液变成黑色,是恶性黑色素瘤或黑酸尿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