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是经静脉注射某种造影药物后再作一次MR扫描,即磁共振检查。
常用的对比剂可分为两大类,原子量高、比重大的高密度造影剂和原子量低、比重小的低密度造影剂,用于介入放射学的对比剂多为含碘制剂。
对比剂注入静脉后随血液分布到人体的各个组织,每个组织的血液供应量和供应来源不一样,因而对比剂的分布量、分布时间及清除速度有差别。
扩展资料
基本原理
1、原子核的自旋
核磁共振主要是由原子核的自旋运动引起的。不同的原子核,自旋运动的情况不同,它们可以用核的自旋量子数I来表示。自旋量子数与原子的质量数和原子序数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大致分为三种情况。
I值为零的原子核可以看做是一种非自旋的球体,I为1/2的原子核可以看做是一种电荷分布均匀的自旋球体,1H,13C,15N,19F,31P的I均为1/2,它们的原子核皆为电荷分布均匀的自旋球体。I大于1/2的原子核可以看做是一种电荷分布不均匀的自旋椭球体。
2、核磁共振现象
原子核是带正电荷的粒子,不能自旋的核没有磁矩,能自旋的核有循环的电流,会产生磁场,形成磁矩(μ)。公式为:μ=γP,式中,P是角动量矩,γ是磁旋比,它是自旋核的磁矩和角动量矩之间的比值,因此是各种核的特征常数。
3、核磁共振饱和与驰豫
1H的自旋量子数是I=1/2,所以自旋磁量子数m=±1/2,即氢原子核在外磁场中应有两种取向。1H的两种取向代表了两种不同的能级,在磁场中,m=1/2时,E=-μB0,能量较低,m=-1/2时,E=μB0,能量较高,两者的能量差为ΔE=2μB0。
1H核可以通过非辐射的方式从高能态转变为低能态,这种过程为弛豫。正是因为各种机制的弛豫,使得在正常测试情况下不会出现饱和现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磁共振增强扫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造影剂
mr扫描指的是MRI,也就是磁共振成像,它利用磁共振现象从人体中获得电磁信号,并重建出人体信息。
1946年斯坦福大学的Flelix Bloch和哈佛大学的Edward Purcell各自独立的发现了核磁共振现象。磁共振成像技术正是基于这一物理现象。1972年Paul Lauterbur 发展了一套对核磁共振信号进行空间编码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重建出人体图像。
扩展资料
磁共振影像灰阶特点是,磁共振信号愈强,则亮度愈大,磁共振的信号弱,则亮度也小,从白色、灰色到黑色。
各种组织磁共振影像灰阶特点如下:脂肪组织,松质骨呈白色;脑脊髓、骨髓呈白灰色;内脏、肌肉呈灰白色;液体,正常速度流血液呈黑色;骨皮质、气体、含气肺呈黑色。
核磁共振的另一特点是流动液体不产生信号称为流动效应或流动空白效应。因此血管是灰白色管状结构,而血液为无信号的黑色。这样使血管很容易与软组织分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MRI
一、操作方式不同
1、核磁共振是直接核磁平扫。直接用磁矩不为零的原子核,在外磁场作用下自旋能级发生塞曼分裂,共振吸收某一定频率的射频辐射的物理过程。
2、增强核磁共振是注入造影剂后对组织肿块进行检查。
二、效果不同
1、核磁共振图像不如增强核磁共振清晰。
2、增强核磁共振图像较核磁共振会更直观清晰。
三、应用不同
1、核磁共振,对脑、甲状腺、肝、胆、脾、肾、胰、肾上腺、子宫、卵巢、前列腺等实质器官以及心脏和大血管都有绝佳的诊断功能。
2、肝、肾等实质器官有的病变在平扫时由于其密度与周围正常组织没有差别而不能显示,增强核磁共振,注射造影剂后,使肿瘤与正常组织形成明显区别,有利于找到肿瘤组织并给予定性,判断肿瘤分期、分级、能否切除。另外,增强扫描可以应用于血管成像。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核磁共振
百度百科——增强核磁共振(磁共振增强扫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