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迷路
脊椎动物内耳中,悬系在骨迷路内的膜性囊管,形状和骨迷路相似。包括椭圆囊和球囊、膜半规管及耳蜗管。两个囊位于前庭中、膜半规管和耳蜗管位于骨迷路的同名部分内,形状也相同。管壁由单层上皮及薄层结缔组织构成。腔内充满内淋巴。膜迷路与骨迷膜间有外淋巴。内、外淋巴互不相通。椭圆囊与3个半规管相通联,球囊与椭圆囊和耳蜗管相通。膜迷路壁上有6个神经上皮增厚区,在两个囊壁上的称位觉斑,在3个膜半规管壶腹上的称壶腹嵴,在耳蜗管的称螺旋器。其中螺旋器司听觉,其余都是司平衡觉。
膜迷路包括骨性半规管内的膜性半规管、前庭内的球囊和椭圆囊以及耳蜗内的蜗管。膜迷路中某些部位的黏膜增厚特化为位置觉感受器和听觉感受器,经前庭神经和耳蜗神经传至神经中枢,感受位置觉和听觉。壶腹嵴:每个膜性半规管在壶腹内有部分黏膜增厚,突向腔内形成嵴状隆起,称壶腹嵴,是特化的位置觉感受器。壶腹嵴上皮由支持细胞和毛细胞组成,支持细胞呈高柱状,能分泌糖蛋白,形成胶质状的壶腹帽,由于壶腹帽和内淋巴的比重近似,因此壶腹帽始终漂浮在壶腹嵴表面。毛细胞有数十根静纤毛和一根较长的动纤毛(注:纤毛可分为两种型态,一种是动纤毛,能够长久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另一种则是静纤毛,一般用作感应胞器),都伸入壶腹帽内。毛细胞基底部不能够达基膜,但能与前庭神经末梢形成突触。壶腹嵴感受头部旋转运动开始和终止时的相关刺激,当头部向任意方向旋转时,其开始、终止以及旋转加速和减速阶段,由于惯性作用,均能够使内淋巴在某一个或两个半规管中流动,导致壶腹帽倾斜,纤毛弯曲,刺激毛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经前庭神经传入中枢。
球囊斑和椭圆囊斑:在球囊的前内侧壁和椭圆囊内侧壁的前上方,各有一个圆斑状黏膜增厚区,分别称为球囊斑和椭圆囊斑,感受位置觉,故统称为位觉斑。其形态较壶腹嵴平坦,但结构与其相似,亦由支持细胞和毛细胞组成,不同之处在于斑的黏膜较平坦,毛细胞的纤毛短而少,顶部覆盖有耳石膜,在耳石膜的表面附有许多小的碳酸钙结晶,称为耳石。毛细胞的纤毛伸入耳石膜内,毛细胞基部与前庭神经末梢形成突触。位觉斑感受直线变速运动以及头部静止时的位置,两个位觉斑相互垂直分布,所以无论头在任何位置,因耳石的密度大于内淋巴,有较大的惯性,耳石受地心引力作用会使毛细胞上的静纤毛向动纤毛弯曲,发生神经冲动频率变化,经前庭神经传入脑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