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想象的特点:无意想象占重要地位,有意想象初步发展
幼儿期儿童无意想象占重要地位,小班儿童表现得尤其突出。
(一)想象的目的性不明确
幼儿想象的产生常是由外界刺激物直接引起,想象不指向于一定目的,仅以想象的过程为满足。
小班儿童无论在游戏、绘画还是做泥工等活动前,不知道自己将要创造出什么形象,他们只是在行动中任意摆弄物体,或画出线条图形,而且随时自发地改变物体的状态或改画其他图形。当物体有了实际的变化或看到自己画出的图形时,才引起幼儿头脑中出现新形象。例如,在活动之前问小班儿童:“你想玩什么?”“你想画什么?”他总是望着你直摇头,如果你在他面前拿出一个听诊器,他就讲“我要做医生”。如果看到周围小朋友在画气球,他就讲“我画气球”。当你交给他一团泥,问他想做什么,他只知道接过泥高兴地玩起来,而不知道怎么回答,直到搓成个长条或扁圆体时,才会大声地叫喊起来:“面条!”“饼子!”要他们想好玩什么再取玩具,想好画什么再动手作画是极困难的。
(二)想象的主题不稳定
在正确的教育下,幼儿可以在想象之前先提出一定的目的,但他们往往不能为达到预定的目的而坚持行动,常常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改变主题。例如,幼儿正在用积木建造“大桥”,忽然看到别的孩子拿了一些塑料小动物来,他便想象起动物园,而想玩“动物园”的游戏,于是立即推倒“大桥”的建筑,搭起“动物园”来。
幼儿也受本身因素的影响而改变想象的主题。例如,幼儿愿意当“医生”,所以玩“医院”游戏时,忽而又想当“老师”,于是改变主题,而改玩“幼儿园”游戏。角色不稳定,影响主题不稳定。
(三)想象过程常常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
幼儿的情绪常常能够引起某种想象过程,或者改变想象的方向。例如,一个小朋友画了一朵小红花,很高兴,要求教师来看,适逢教师在指导别的小朋友作画,没有及时去看,顿时,这个小朋友洋洋得意的情绪受到了影响,很不高兴,过了一会儿,等教师走到他跟前时,只见画纸上的小红花已被粗黑线条涂没了。当教师询问他时,他冷冷地说:“已经送掉了。”又如,“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是以小鸡都被老鹰抓走而告终的,可是幼儿同情被抓去的小鸡,于是就产生了这样的想象:大公鸡和老母鸡赶来,把老鹰啄死,最后小鸡被救回来了。
幼儿想象的特点:再造想象占主要地位,创造想象开始发展
在幼儿期,再造想象占主要地位,表现为,想象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复制性和模仿性。想象的内容基本上重现一些生活中的经验或作品中所描述的情节。例如,幼儿在“幼儿园游戏”中扮演的教师,常常是重现他班上的教师的模样。在“家庭游戏”中扮演父母,就是重现自己父母的举止。在自编故事时,往往把自己的行为作为故事中主人公的行为加以描述,或者仅是模仿以往听过的故事情节而已。小班儿童甚至在玩具和游戏材料的使用上都缺乏灵活性。例如,喂娃娃吃饭,必须有玩具小匙子“洗手”得跑到自来水龙头下,否则就认为不像。
到了中班、大班,尽管儿童仍以再造想象为主,但较之小班儿童想象的灵活性有所增加,他们可以不受具体实物的限制。例如,喂娃娃吃饭,有玩具小匙子固然可以使用,没有小匙子时,他们会用冰棒棍、笔、长形积木,甚至徒手做喂饭的动作。“洗手”也不需要在水龙头下,只要在洗手动作的前后假装开关龙头即可。
随着幼儿言语的发展和抽象概括能力的提高,在幼儿的再造想象中,出现了一些创造性的因素。例如,教师要求儿童学画一个人,教师的范画是一个徒手的人,可是儿童凭借想象画了个手举红旗的人。又如,画小鸡时,还在周围画了些米粒和小草,想象小鸡吃食。在复述故事时,也往往加上自己想象的情节。
幼儿想象的特点:想象容易同现实混淆
想象同现实混淆,是指把想象的东西当做现实的东西。幼儿期儿童有时把渴望得到的东西说成已经得到的东西把希望发生的事情当做已经出现的事情来描述。这些就是想象同现实混淆的表现。此外,幼儿在参加游戏或欣赏文艺作品时,往往和扮演的角色一样,身历其境,或与剧中人物同兴奋、共忧愁,产生同样的情绪反应。这也是由于想象和现实混淆的缘故。这种现象在小班、中班儿童常常明显表现出来。例如,小班儿童在做体育游戏“大灰狼和小白兔”时,教师扮演大灰狼,小朋友扮演小白兔。平时“大灰狼”只是吓唬一下,并不抓住“小白兔”。有一次,教师想促使小朋友跑得快一点儿就抓了一只“小白兔”。顿时,这只“小白兔”怕得哭了起来,口中喃喃说着:“大灰狼会吃掉我的,大灰狼会吃掉我的。”甚至以后几天玩这个游戏时,也不愿当小白兔,而且还说“大灰狼会吃掉我的”。
大班儿童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认识能力也渐渐提高,能够分清“真的”和“假的”、“想象的”和“真实的”。如“六一”儿童节,教师为儿童演出儿童故事,当“黑熊”一出场,小班儿童就神情紧张,有的甚至害怕得想离开座位大班儿童都很高兴,知道这是假的,还会劝慰小班儿童,“这熊不是真的,是老师扮演的”。
猜你喜欢:
1. 幼儿想象力的特点
2. 幼儿思维的特点包括哪些
3. 幼儿思维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4. 幼儿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有哪些
5. 幼儿想象力训练方法
6. 幼儿园阶段年龄思维特点
7. 3到4岁幼儿思维有哪些特点
8. 幼儿想象力的发展
幼儿想象的特点有:夸张性、无目的性、创造性、无逻辑性、成长性、模仿性、再现性等。幼儿想象通常是幼儿在现实生活中的游戏、绘画、音乐、塑造,以及看图、观察、听故事等活动中,所得到的联想能力。其想象的主题往往因外界刺激而多变;想象过程常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资料拓展
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到中、高年级,想象中的创造性成份不断增加。低年级儿童的想象,富于模仿性和再现性,想象的事情常常是实在的事物的简单重现。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思维能力的发展,能增强想象的概括性、逻辑性,并加入不少创造性成份。
学龄前儿童的想象,有意性比较差,常常没有什么预定的目的和计划,而是在活动中,在客观事物的直接刺激下,引出的形象的联想。学龄前晚期的儿童,想象的有意性有所发展,开始出现各种主题游戏。可是游戏的主题常常是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的,无意性仍然比较强。
想象需要按照作文的主题和层次,有目的、有秩序地进行。又如阅读教学,要求学生进行有系统的、生动的讲述或表情朗读、分角色朗读。表情朗读或分角色朗读要求学生进入角色,使自己以作品中人物的身份,按照情节发展所规定的情景来说话、表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