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做好婴儿用具清洁:婴儿出现鹅口疮要做好婴儿用具清洁。鹅口疮是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导致的,平时婴儿的用具,比如奶瓶、奶嘴、玩具等每天都要做好清洁工作。
2、使用药物:婴儿出现鹅口疮要使用药物。如果婴儿患上鹅口疮,可以使用碳酸氢钠溶液清洗口腔,可以防止白色念珠菌的生长和繁殖。同时将制霉菌素用水溶解后,用干净的棉签蘸取涂抹在婴儿患处,可以防止口腔感染。如果婴儿鹅口疮的病情比较严重,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真菌的药物,比如伊曲康唑等。
3、及时清理口腔:婴儿出现鹅口疮要及时清理口腔。如果婴儿患上鹅口疮,在每次喂奶以后,要及时给婴儿喂一些温水,可以起到清洁口腔、防止感染的目的。
鹅口疮一般不需口服抗真菌药物,以局部用药为主,同时注意哺乳和口腔卫生。鹅口疮为白念珠菌感染在口腔黏膜表面形成白色斑膜的疾病,多见于新生儿和婴幼儿,营养不良、腹泻、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或类固醇激素的患儿常有此症,新生儿多由产道感染或因哺乳时受到污染的奶头和乳具获得感染。
鹅口疮一般不需要口服抗真菌药物,可用2%碳酸氢钠溶液于哺乳前后清洁口腔,或局部涂抹10万~20万U/ml制霉菌素溶液,每日2~3次,必要时可口服肠道微生态制剂,抑制真菌生长。
生活上,应注意母乳喂养时应消毒和清洁乳头,乳具应经常煮沸消毒、保持干燥。同时,注意喂养人的手的卫生,应定时给小儿清洗口腔,出去残余凝乳,冬季时应注意保护小儿口唇,防止干裂。若小儿有用舌头舔舐口唇、用手背擦拭鼻涕等不良习惯,家长应积极纠正。
鹅口疮又名雪口病,为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的口炎。多见于新生儿、营养不良、腹泻、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或激素的患儿。新生儿多由产道感染或因哺乳时奶头不洁及污染的乳具感染。【临床表现】
轻症可见口腔粘膜表面覆盖白色乳凝块样小点或小片状物,可逐渐融合成大片,不易擦去,强行剥离后局部粘膜潮红、粗糙、可有溢血,不痛,不流涎,一般不影响吃奶,无全身症状;重症则全部口腔均被白色斑膜覆盖,甚至可蔓延到咽、喉头、食管、气管、肺等处,可伴低热、拒食、吞咽困难。取白膜少许放玻片上加 10%氢氧化钠一滴,在显微镜下可见真菌的菌丝和抱子。
【治疗】用2%碳酸氢钠溶液于哺乳前后清洁口腔。局部涂抹 10万-20万 U/ml制霉菌素溶液,每日2~3次。
出生不久的小儿,常常会不明原因的哭闹、拒食。此时检查小儿的口腔,往往可以发现小儿的舌头或颊部有成片的雪白色乳凝状的斑片,这在医学上称为“鹅口疮”,又叫雪口。
鹅口疮多见于周岁内婴儿或新生儿。这是因为婴幼儿抵抗力差,易通过食具、奶头等途径受霉菌感染。鹅口疮多发生在口腔内舌、颊和软腭处。初起时常在舌面上出现白色斑膜,继而蔓延到牙龈和颊外。发病处有斑片白膜,周围粘膜充血。发病时口腔有灼热刺疼和干燥感。症状严重时斑膜可波及咽喉、气管或肠道粘膜,有时可引起发热、呼吸困难或腹泻。
对鹅口疮的防治方法主要有:
1.乳母讲究卫生,喂奶前用温开水洗乳头,必要时喂奶前后用2%的苏打水涂抹乳头。
2.婴儿食具奶瓶必须要清洁卫生,定期煮沸消毒或热开水浸泡。
3.做好婴幼儿和体弱久病者的口腔卫生,经常用温盐水或2%苏打水清洗口腔,使霉菌不易生长和繁殖。
4.发病后,可用消毒棉签沾2%苏打水清洗患处后再涂2%龙胆紫,每日3次-5次。轻症者2次-3次即愈。同时给患儿口服维生素C和复合维生素B。
5.病情严重者可遵医嘱服制霉素或外涂制霉菌素液(制霉菌素50万单位加5毫升冷开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