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55%的平原和盆地地形,所以决定了河南农业大省的地位,也决定了当地人们以农为主的生存方式。而河北的平原地形只有43.4%,相较河南要少。农业基础要比河南薄弱,而且人均土地数量不如河南多,所以,河北人必须寻找其他生存和致富途径。
河北毗邻北京、天津,虽然一些资源要优先供给这两个城市,但是受这两个城市的影响,工业也相对发达。在河北各地,工厂遍地,各种加工企业随处都是,为北京、天津等大城市供应各类产品。
受环保影响,河北工业会面临整改转型期,河北是环保的重点区域,所以,在此区域内的生产企业必须经过整改或者转型,直到环保达标后才能生产,这无疑放缓了经济发展的速度。
拓展资料
河南(简称“豫”),古称中原、中州、豫州,因历史上大部分位于黄河以南,故名河南,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是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人流物流信息流中心,素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之称。
河南是中华民族与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也是中国四大发明发源地。从夏朝至宋朝,河南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先后有20多个朝代建都或迁都河南,是中国建都朝代最多、建都历史最长、古都数量最多的省份。河南自古就有“天下名人,中州过半”之说。
河南省位于华北平原南部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地理坐标:西起东经110°21′,东至东经116°39′,跨经度6°18′,直线距离约580公里;南自北纬31°23′,北到北纬36°22′,跨纬度4° 59′,直线距离约550公里。东连山东、安徽,西邻陕西,北与河北、山西相接,南临湖北;总面积为16.7万平方公里。
河南大部分地处暖温带,南部跨亚热带,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同时还具有自东向西由平原向丘陵山地气候过渡的特征,具有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复杂多样和气象灾害频繁的特点。全省由南向北年平均气温为10.5~16.7℃,年均降水量407.7~1295.8毫米,降雨以6~8月份最多,年均日照1285.7~2292.9小时,全年无霜期201~285天,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
河北,简称“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地处华北平原,东临渤海、内环京津,西为太行山,北为燕山,燕山以北为张北高原,总面积188800km_。
河北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是中国经济由东向西梯次推进发展的东部地带,也是中国重要粮棉产区。
河北省环抱首都北京,地处东经113°27′~119°50′,北纬36°05′~42°40′之间,横跨华北、东北两大地区,总面积18.85万平方公里,省会石家庄市。北距北京283公里,东与天津市毗连并紧傍渤海,东南部、南部衔山东、河南两省,西倚太行山与山西省为邻,西北部、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东北部与辽宁省接壤。隶属廊坊的“北三县”三河、大厂、香河,被京津两市包围,成为河北省的一块“飞地”,为首都的“后花园”。
河北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年日照时数2303.1小时,年无霜期81~204天;年均降水量484.5毫米,降水量分布特点为东南多西北少;1月平均气温在3℃以下,7月平均气温18℃至27℃,四季分明。
河北发达
河北属于京津翼发展区,北京、天津、河北协同发展,河北用来分解北京的非城市功能,带动河北经济发展,新成立的雄安特区更为河北发展贡献了大量GDP。
河南我国的战略要地,是农业大省,其农业面积产量达全国之最,为全国供应着粮食,主要发展第一经济,第二三产业发展比较缓慢,省GDP较河北较低。
扩展资料
河南GDP增长:
2018年,河南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055.86亿元,同比增长7.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289.38亿元,同比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22034.83亿元,同比增长7.2%;第三产业增加值21731.65亿元,同比增长9.2%。
2018年,全省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5.2%,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0.0%,高于第二产业4.4个百分点 [4] 。人均生产总值50152元,增长7.2%。
河北GDP增长:
2018年,河北省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9.2:46.6:44.2,调整为9.3:44.5:46.2,第三产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47772元,比上年增长6.0%。
2018年,河北省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4%。其中,城市上涨2.5%,农村上涨2.4%。分类别看,
医疗保健上涨7.4%,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2.5%。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6.2%,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4.0%;农产品生产者价格上涨4.7%,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3.2%。
参考资料链接:百度百科——中国省竞争力排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