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方部分地区的发病率可达50%-60%,在一些特殊的职业(如矿工等)中,发病率可达80%-100%。在习惯于赤脚的远古时代,脚气是很少见的。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穿鞋的普遍化,脚气患者越来越多。
在日本的明治天皇执政时期,日本为了能尽早的脱亚入欧,进入军事强国的行列。在推翻幕府统治之后,明治天皇更是颁布了一系列维新举措,在日本实行明治维新,并推行封建军国主义的教育方针,积极对日本周边国家进行军事侵略。而在明治天皇执政时期,日本也对外展开了两次重要的战争,一是对中国的甲午战争,二是对沙俄的日俄战争。在这两场战争中,日本都打败了纸面实力上要比自己强得多的对手,从此一跃而上世界舞台,与欧美列强呈现出平起平坐的局面。
根据两场战争的资料记载,在甲午战争中,日本军队方面有13306人死亡,但其中仅仅只有1132人是在战场上的正面对决中阵亡的,余下的一万多人均死亡于非战斗性的减员。而在日俄战争中,日本军队方面死亡82847人,但战死的人数仅仅为35122,其余的四万多人也均是非战斗性减员。而在这些数量庞大的非战斗性减员当中,有绝大一部分是病死的,尤其是以脚气病、霍乱、伤寒等急剧传染性的疾病所造成的。
接下来本人就根据自己看的一些资料书籍以及网上查到的资料,来详细的阐述一下日军这个解决脚气病的问题。
何为脚气病?日本方面怎样解决的?
脚气病,顾名思义就是与人的脚有关的疾病,这种病的最根本的病因就是人体内缺乏维生素B1从而导致感觉和运动障碍,肌力下降,严重的则能在数小时或数天内死于急性心力衰竭。
日本军队中首次发生脚气病是在1882年,一艘定员为280人的“龙骧”号舰在从智利的瓦尔帕莱索港至美国夏威夷的一次远航途中,舰上的日本海军当中爆发了严重的脚气病,大约有125人受到了脚气病的袭扰。由于当时的战舰主要靠风帆动力行驶,根据相关规定,军舰有限的蒸汽动力仅仅只能用于进港和攻击敌舰时使用,其余状态下均由风帆动力来让军舰行驶。
但由于日军舰上近半数的减员,使得“龙骧”号舰并不能正常航行,只能采用蒸汽动力紧急前往锚地。待该艘日本军舰赶到夏威夷之后,在当地补充了大量的蔬菜等食材,并在每个日本士兵的伙食当中增补了大量的蔬菜,在经过两个多月的休整之后,日军士兵的脚气病才得以全部治愈。
这也是日本海军史上第一次发生严重的脚气病传播致使士兵大部分非战斗性减员的事件,仅仅一次普通的航行之中就会引起士兵突发脚气病并降低战斗力的事实,也引起了日本海军军部的格外重视,海军军部内也迅速成立特别调查组,对脚气病的产生进行了详细的调查。
经过日本海军部的调查,关于舰上水兵突发脚气病的原因,得出了以下结论:
1、海军实施的改善水兵饮食为目的的海上津贴,大部分水兵都没有合理使用,而是储蓄留下来寄给家人,使得本人饮食状况不佳。
2、脚气病与日本人长期使用“精白米”饮食文化有所关联,且日本人喜欢吃生鱼片,营养不均衡,蔬菜和肉类的比列在餐食中严重不足。
3、远洋出行的各舰中脚气病患者,除日常饮食之外均未有摄入其他必要的营养品。
4、脚气病容易发生在高温、潮湿、群居、重劳动力、卫生清洁差的环境中。
根据海军部调查组得出的以上结论,日本海军也积极进行饮食方面上的整改。为了彻底消灭脚气病,所有的士兵及军官的饮食纷纷效仿欧洲海军的标准,强制施行一日三餐以面包为主食的制度,并搭配大量肉类与蔬菜来保证每个日军士兵平常维生素摄入量的标准,以至于到了甲午战争期间之前,日军舰上的餐食水平已经和英国海军持平。
日本海军的脚气病虽然有了一定的抑制和解决办法,但对日本陆军来说,脚气病仍然是日军在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中非战斗性减员最直接的因素,例如在日本陆军自1895年侵占台湾开始,直至1916年日军完全将台湾平定为止,日军先后向台湾投入了总兵力高达49825人,军夫和佣役26214人,战斗死亡人数仅仅为1988人,但感染疾病而死的人却高达7604人,其中有绝大一分部分是因为脚气病、霍乱以及伤寒而死。
但是日本陆军跟海军作为两个分开来的军种,对脚气病也有不同的研究。在日本海军中率先推行的一日三餐以面包为主食的伙食中,很多日本海军士兵因吃不惯面包而将主食偷换成了米饭。因此,在日本陆军中的陆军军医总监认为,日本海军脚气病的减少与饮食的更换无关,不过是个别的偶然现象罢了,因此日本陆军并未有跟换饮食,以至于在甲午战争中和日俄战争中,有绝大一部分的日本士兵死于脚气病。
在经历了脚气病对日本陆军战斗人员的大肆摧残之后,日本陆军也开始成立调查组进行调查,最终于1913年日本陆军中才彻底将士兵餐食中的“精白米”改成了含有小麦在内的混合米,而日本陆军对于脚气病研究更换饮食的举措,要比日本海军整整晚了二十多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