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黄是一种菌类植物。属锈革孔菌目、锈革孔菌科、桑黄属、桑黄种的一类的真菌。
形态特征:
桑黄子实体为担子果,均具菌盖,其呈不规则圆形或半圆形,菌盖比菌肉色深,有暗棕色、深褐色至灰黑色,新鲜时为木栓质,成熟衰老后为硬木质,盖长径3-21菌厘米,短径2-12厘米。桑黄菌盖相对的孔口表面蛋黄色至深棕色,菌肉同质或异质,厚2-8厘米。孢子卵圆形或近球形,淡黄色至暗黄色,壁厚明显,形状光滑。
扩展资料:
桑黄的食用介绍如下:
桑黄无任何毒副作用,但偏寒,如果长期服用,建议量可以减半或者偶尔吃一些性热的食物中和一下。短期服用的话没什么影响,如果病人胃寒或者是寒性体质,且需要量大服用的话建议搭配其他药材一起使用即可。
寒性体质就是不常喝水不会觉得口渴,常觉得精神虚弱且容易疲劳,脸色苍白、唇色淡,怕冷、怕吹风、手脚冰冷,喜欢喝热饮、吃热食、常腹泻、常小便且颜色淡,月经常迟来,血块多,舌头颜色为淡红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桑黄
柳树上长的桑黄,当然能吃。桑黄,为锈革孔菌科桑黄属真菌,或多孔菌科木层孔菌属真菌。
多孔菌科木层孔菌属真菌,是子实体多年生,木质,侧生无柄。呈半球形、马蹄形或不规则形,腹面凸,(5至20)cm乘(7至30)cm,厚3至15cm。幼时表面有细绒毛,后脱落,有明显的龟裂,无皮壳,有假皮壳,有同心环棱。盖面呈灰褐色、肝褐色至黑色,有光泽;边缘圆钝,龟裂少,有密生的短绒毛,干后脱落,呈肉桂色至咖啡色。菌肉硬,木质,暗褐色,厚0.5cm左右。菌管多层,层次常不明显,老的菌管有白色菌丝充塞;管口面锈褐色至酱色;管口圆形,每1mm间4至5个。刚毛顶端尖锐,基部膨大,(10至25)μm乘(5至7)μm。孢子近球形,光滑,无色,(5至6)μm乘(3至4)μm。
生长环境
生于杨、柳等阔叶树树干上。分布于华北、西北及黑龙江、吉林、广东、四川、云南等地。
药材性状
菌盖木质,扁半球形或马蹄形,(2至12)cm乘(3至21)cm,厚1.5至10cm,浅肝褐色至暗灰色或黑色,老时常龟裂,无皮壳,幼期有细微绒毛,后变无毛,有同心环棱;边缘钝,淡咖啡色,下侧无子实体;菌肉深咖啡色,木质;菌管多层,层次不明显,年老的菌管层充满白色菌丝;管口褐色;孢子近球形,光滑,(5至6)cm乘(4至5)μm;菌丝不分枝,无横隔,直径3至5μm。
采集加工
全年均可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制作方法
用时捣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