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5~10mg睡前服;
急性酒精戒断,第一日一次10mg,一日3~4次,以后按需要减少到一次5
mg,每日3~4次。
小儿常用量:6个月以下不用,6个月以上,一次1~2.5
mg或按体重40~200μg/kg或按体表面积1.17~6
mg/m2,每日3~4次,用量根据情况酌量增减。最大剂量不超过10mg。
每个人体质不同,身体状况也不同,没人确定该吃几片才有效、几片会中毒。医生也没有办法事先预防。更糟糕的是,老式安眠药很容易上瘾,也很容易跟酒精作用后效果增强。万一有人喝了酒,迷迷糊糊多吃几片,毒性又加倍,此时就真的再也醒不过来了。
目前常用的安眠药已不易致死
但是上述这些都已经是过去式了。自从BZD的发明后,其致死剂量就远远与治疗剂量拉开,很多人吃了几百片安眠药——笔者甚至见过吃上一千片的患者,睡得昏天黑地,但还是死不了。
不过,笔者倒是曾见过一位患者,吃了大量安眠药与土司面包之后死亡,解剖验尸之后才发现:是土司面包噎在气管中窒息而死的。所以在服用安眠药物之后,最好是平静地等想睡再睡,不要做太多事情,若有旁人陪伴更好。
现在比较可能发生问题的,是其他辅助睡眠的药物,例如:低剂效的抗精神病药、三环抗郁剂等等,大量服用时都可能造成强烈的抗乙酰胆碱作用,可能影响脑部及心脏功能,造成意识昏迷、甚至死亡。
但基本上,这类辅助睡眠药物使用的机率较少,一般只有在BZD类安眠药使用量已经很大时,才会用来辅助BZD。而且,除了精神科医生,一般医生不太会使用这类药物。
所以,以目前的状况而言,是不太可能发生吃了安眠药而一觉不醒的,除非患者本身就有一些毛病,或者服用的药物之间会彼此冲突等等。这些问题需要经过医生诊视,并且监控药物使用,才能避免危险。
当我看到这个消息时,我哭了起来。虽然我感觉不到同样的感觉,但我理解这位83岁的母亲的决定。
哪一位母亲不爱她的孩子?做出这样令人心碎的举动有多绝望?在随后的一份声明中,这位老人说:"儿子早产,被诊断为脑营养不良和软骨疾病。"他不能说话,也不能照顾自己。"当我三十多岁的时候,大脑的衰退加速了,身体变得越来越糟糕。后来,臀部萎缩了,无法坐下。卧床很久很痛苦。
老人尽心尽力从这位老人的话中不难看出,她在日常生活中对儿子的细心照顾,也可以从侧面看出一个80多岁的老人是如何翻身、擦洗、喂食、按摩的,一天后是多么精疲力竭,如何在睡梦中一次又一次地醒来。老人对儿子的爱可以从天地中学到。她做了最后的选择,虽然不符合法律法规,但这是可以原谅的,我想大多数人都会理解的。
也许有人建议,当她年老时,她可以送儿子去福利机构,或者雇一名全职护士。更不用说她的家庭是否负担得起,问问你自己,然后是资深护理人员,那么完美的组织就不会像母亲那样尽心尽力地照顾儿子。作为母亲,他可能更希望儿子过高质量的生活,有尊严地死去。
要能够做出这样的选择,老年人的心理痛苦,我们就无法体验到。他说:"令人欣慰的是,亲朋好友事后都向老人求情,并表示他们对子女的关心和照顾已达十年之久。
法院的判决也充满了人文关怀:它的同情是富有同情心的,它的感情是可以原谅的,惩罚是减轻的,缓刑是适用的。10月26日下午,越秀区法院对此案作出一审判决,被告黄被判入狱三年,缓刑四年。
我再一次表达我对老人的理解,虽然我们不能给予安慰,但我们也应该尊重老人因现实的无奈而作出的选择。
最后,我希望能逐渐推行安乐死合法化,对待那些特殊的人群,死或者是更有尊严的选择。
总结如果我是83岁的母亲,我有一个46岁的弱智孩子,不能照顾自己。我已经照顾她40多年了,如果我看到我没有什么路可走,总有一天我会死的。万一那天突然死了,可怜的儿子会怎么办?
照料四十多年,自己都老了,按说够份了。相反,孩子长时间生病时,母亲也很担心将来。因此,“先送走傻子,然后自己走”似乎很残忍。然而,考虑到人们生活的质量、价值、意义和能力,这并不是一个坏办法。如果任其自灭,或送有关收养单位难免受罪受难,他将不可避免地遭受痛苦,或者死亡。因此,从我母亲的角度来看,我赞成这种做法。违法犯罪在所难免。没有办法,这也是最好的政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