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秋天最主要的特点就是落叶,落叶总能让人产生思忆,流露悲伤之情,所以古代文人多悲秋。
悲秋主题肇始于诗,形成于赋,主要存在于抒情文学之中,其一形成便兼具表现与再现因素,两者融合渗透,成为后世文人高山景行的口头禅。屈原、宋玉愁的是政治失意,汉后悲秋的内涵迅速拓展,成为对社会人生慨叹的一种固定表情方式。
扩展资料:
相关背景
人所产生的审美想象,源于秋由盛及衰自然行程中的特质外现。作为触发美感的媒介,秋具有相对的“中和之美”。刺激性不强,不是其来迅猛其逝也速,而是淡淡的、朦胧的、凄凄楚楚,九曲回肠,沁人心脾,但它又预示着不祥。这与其余三季大为异趣。
自然物候的这种规定性,决定了古代文人们目的性的定向联想:“及遇秋景,四体偏躁,不见日行急促,唯觉寒气袭人。”这便是心理上的一种危机感。
最初的悲秋者正是以自己的审美观点,在秋的特质中颖悟了自身的某种本质,将悲秋向秋景融入,又从秋景中升发忧思。于是乎,秋成为表现悲秋者个性的对象,主客对应,情景相契,悲秋意识便油然顿生。
杜甫在登高的时候,为什么会悲秋?这个很简单,因为杜甫的一生,就是穷困潦倒的一生,要说杜甫是儒家的忠实信徒,所谓的孔颜乐处的理念,对他很有影响,因此生活上的贫困并不能对他产生什么影响。相反,是杜甫一生理想的破灭,他想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再也无法实现,所以他在晚年,精神上是极度痛苦的。所以他在登高的时候,看见满天的萧瑟的秋景,自然而然有悲秋的情绪。
当时作者处于极端困窘、病魔缠身、生活很困苦的状态下。
“悲秋”两字写得沉痛。秋天不一定可悲,只是诗人目睹苍凉恢廓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故生出无限悲愁之绪。诗人把久客最易悲愁,多病独爱登台的感情,概括进一联“雄阔高浑,实大声弘”的对句之中,使人深深地感到了他那沉重地跳动着的感情脉搏。
《登高》【作者】杜甫 【朝代】唐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白话释义: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
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长江滚滚涌来奔腾不息。
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扩展资料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秋天,杜甫时在夔州。这是五十六岁的老诗人在极端困窘的情况下写成的。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杜甫本入严武幕府,依托严武。
不久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只好离开经营了五六年的成都草堂,买舟南下。本想直达夔门,却因病魔缠身,在云安待了几个月后才到夔州。如不是当地都督的照顾,他也不可能在此一住就是三个年头。而就在这三年里,他的生活依然很困苦,身体也非常不好。
一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望中所见,激起意中所触;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于是,就有了这首被誉为“七律之冠”的《登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