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í nǜ ·fèi jīng fēng rè zhèng
2 英文参考nose bleeding with pattern of windheat in lung channel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3 定义
鼻衄·肺经风热证(nose bleeding with pattern of windheat in lung channel)是指肺经风热,以鼻中出血,点滴而下,色鲜红,量不甚多,鼻腔干燥、灼热感,伴有鼻塞涕黄、咳嗽痰少、口干身热,舌质红,苔薄白而干,脉数或浮数等为常见症的鼻衄证候[1]。
4 鼻衄·肺经风热证的症状鼻燥衄血,点滴而出,血色鲜红,量不甚多,鼻腔干燥、灼热感,兼有鼻塞涕黄、咳嗽痰少、口干身热,舌质红,苔薄白而干,脉数或浮数。[2][3][4][1][5]
5 证候分析
燥热伤肺,血热妄行,上溢清窍:鼻为肺窍,肺内积热,耗伤肺阴,血热妄行,上循清窍,热邪灼伤鼻窍脉络,则鼻燥衄血。气热则血热,血热则血色鲜红。邪热在表,故出血不多,点滴而出。若风热上受,表卫受遏,则身热咽痛。肺气上通于鼻,肺热盛,伤及肺津,则口鼻干燥、咳嗽痰少。热邪犯肺,肺气不宣,则咳嗽痰少。舌尖边红,脉数为肺脏有热,邪热在表,故脉浮。[2][3][4][5]
6 鼻衄·肺经风热证的治疗6.1 治法清泄肺热,凉血止血[2]。
宜疏风清热,凉血止血[5]。
6.2 方药治疗可用桑丹泻白散加减治疗[6]。
可用桑菊饮[备注]桑菊饮(《温病条辨》):桑叶、菊花、连翘、薄荷、桔梗、杏仁、芦根、甘草加减治疗:方中以桑叶、菊花、薄荷、连翘辛凉轻透,宣散风热;桔梗、杏仁、甘草宣降肺气,利咽止咳;苇根清热生津。可加丹皮、茅根、旱莲草、侧柏叶凉血止血。肺热盛而无表证者,去薄荷、桔梗,加黄芩,栀子清泄肺热。阴伤较甚,口、鼻、咽干燥显著者,加玄参、麦冬、生地养阴润肺。[2]
可用桑菊饮[备注]桑菊饮(《温病条辨》):桑叶、菊花、桔梗、连翘、杏仁、甘草、薄荷、芦根加丹皮、白茅根、山栀炭等进行治疗:方中以桑菊饮清热宣肺,丹皮、白茅根、山栀炭凉血止血[5]。
6.3 外治对鼻出血的病人,治疗上要遵照“急则治其标”之原则,使用各种止血方法,使鼻衄停止下来。常用的外用止血法如下:
(1)局部用云南白药止血[3]。
(2)以冷水浸湿的毛巾或水袋、冰袋敷于患者的前额或颈部。血液遇寒凉而凝泣,流动减缓,故可减其涌溢之势,而达止血目的。[5][2]
(3)用手指揉按患者入前发际正中线1~2寸处(上星、囟会),或紧捏一侧或两侧鼻翼,以达止血目的[5][2]。
(4)令病人双足浸于温水中,或以大蒜捣烂,敷于足底涌泉穴上。本法有引热下行减少上炎的作用,而协助止血。[5]
(5)香墨浓研,滴入鼻中。香墨有止血作用,可使出血停止[5]。或可用滴鼻灵或1%~3%麻黄素液等滴鼻,也有协助止血作用[5]。
(6)用血余炭、马勃、百草霜、田七末、云南白药等具有止血作用的药末吹入鼻腔,粘附于出血处,而达到止血目的。[5]
(7)可用蒲黄、血竭等为末,置入鼻内止血[6]。
(8)因外伤所致的鼻沥血,宜用棉片蘸药塞鼻止血[6]。
(9)可用棉花蘸青黛粉塞入鼻腔止血[3]。
(10)可用湿棉条蘸塞鼻散(百草霜15克,龙骨15克,枯矾60克,共研极细末)塞鼻等[3]。
(11)可将血余炭、马勃、百草霜、田七末、云南白药等具有止血作用的药末放在棉片上,贴于出血处,或填塞鼻腔。[5]
(12)用上述方法而未能止血者,可用明胶海绵或凡士林纱条填塞患侧鼻腔[5]。若仍未达止血目的,可行后鼻孔填塞止血法[5]。
6.4 饮食疗法6.4.1 推荐食材鼻衄·热邪犯肺证患者建议食用桑叶、菊花、薄荷、杏仁、桔梗、芦根、芦笋等[4]。
6.4.2 推荐食疗方[4]
1.芦根茶(《偏方大全》):芦根100g切小段,鲜萝卜200g切小块,葱白7茎,青橄榄7个拍碎,再加入适量水,煎汤代茶饮。
2.桑叶止血茶(《圣济总录》):桑叶焙干研末,5g,绿茶3g,用沸水冲泡或加水煎煮。
3.薄荷粥(《医余录》):鲜薄荷30g洗净入锅,加水适量,煎熬取汁,粳米100g洗净,武火烧沸,再用文火煮粥,最后加入冰糖、薄荷汁。
6.5 针灸治疗6.5.1 针刺6.5.1.1 方一[2]
选穴:以手太阴肺经穴为主。取少商、迎香、风池、合谷、孔最穴。手太阴与手阳明相表里,取迎香、合谷、少商清泻肺热。风池疏风清热。孔最为手太阴经郄穴,善治鼻衄。
随证配穴:咽喉痛、咳嗽、发热者,加尺泽、天府。
刺灸方法:针用泻法。少商、迎香点刺出血。
6.5.1.2 方二取迎香、合谷、风府、上星等穴为主。加少商。艾灸涌泉、隐白。[7]
6.5.2 耳针疗法取内鼻、肺、上屏尖、额等穴,中等 *** [7]。
取内鼻、肺、胃、肾上腺、额、肝、肾。每次选2~3穴,捻转1~2min。每日1次。[2]
6.6 注意事项及护理鼻衄病人情绪多较烦躁、紧张,因此,要安定病人的情绪,使其能够与医生密切配合,以迅速制止出血,是很重要的[5]。止血操作时动作要轻巧,防止粗暴,以免加重损伤[5]。
遇有活动性出血病人,要首先制止其出血,然后才做必要的检查,以寻找出血原因,审因论治[5]。必要时请其他科会诊[5]。根治引起鼻衄的内科疾病[5]。因热性疾病或鼻部癌症等所致者,当先治其主要疾病[6]。
对出血病人,一般可采用半卧位,既有助于止血,又便利于医生检查、操作[5]。
针刺和艾灸治疗鼻衄有一定效果,但应注意病因治疗[2]。
由血液病引起者,禁用针刺和刺血法[2]。
7 鼻衄患者饮食禁忌鼻衄患者禁忌大寒大热的食物,如葱、蒜、辣椒、生鱼蟹等,慎啤酒及各种冷饮[4]。
鼻衄禁忌饮食辛燥 *** 的食物,以免资助火热,加重病情[5]。
8 鼻衄的预防要注意锻炼身体,预防感邪[5]。
天气干燥时,饮服清润饮料;避免进食辛辣燥热食物[5]。
在情志调节方面,尤忌暴怒[5]。
除此要去除挖鼻习惯,避免鼻部损伤[5]。
9 关于鼻衄鼻衄(nose bleeding[1];epistaxis[8][9])为病证名[6]。见《备急千金要方》卷六。又称衄血(见《丹溪心法·咳血》)、鼻出血[7]、鼻沥血(出《兰台轨范》卷五)。若出血不止则称鼻洪(见《大明诸家本草》)。是指以鼻出血为主要表现的鼻病[1]。鼻衄是血证中最常见的一种。《黄帝内经素问》对此有丰富的论述。《黄帝内经灵枢·百病始生》:“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鼻衄多由火热迫血妄行所致,其中尤以肺热、胃热、肝火为常见[3]。另有少数病人,可由正气亏虚,血失统摄引起。中老年人反复鼻衄者,应注意排除鼻咽部肿瘤[2]。
古人根据病因及症状不同对鼻衄有不同命名。“鼻衄”之证名,见于《备急千金要方》卷六。《诸病源候论》有伤寒鼻衄、时气鼻衄、热病鼻衄、温病鼻衄、虚劳鼻衄等。《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有五脏衄、酒食衄、折伤衄等。伤寒太阳病的“红汗”、妇科病的“经行衄血”(或称“倒经”)也都属于鼻衄的范畴。鼻衄严重者,又称“鼻洪”或“鼻大衄”。
鼻衄可见于西医的鼻病、高烧病证、血液病、风湿、高血压、动脉硬化、肝硬化、多种传染病。
鼻出血是多种疾病的常见症状,小量出血,称为“鼻衄”;严重出血不止,称为“鼻洪”。鼻孔出血量,或少或多,严重时出血不止,口干口渴,舌质红、苔黄。
饮食应禁忌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胡椒、油条、油炸辣蚕豆、咖喱牛肉、咖喱鸡肉、浓咖啡等;严禁喝烈酒,禁吸烟。
饮食宜吃些清淡、易消化而富有营养的食物,如猪瘦肉、兔肉、羊肉、蛇肉、豆腐等。多食含有维生素C的食物,如苹果、雪梨、橙等。多食新鲜蔬菜,如青菜、黄瓜、丝瓜、苦瓜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