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沙、南沙群岛远离祖国大陆,交通极为不便,供应困难,而且当地气候炎热,海上天气有变化较快,所以生活条件极为艰苦。守岛部队常年缺乏谈水、蔬菜、医疗、用电、通信资源,基本的生活保障都相对供应困难,平时的生活就更加艰难了。近些年,国家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对守岛部队的关怀也越来越大了,改扩建营房、港口、码头,同时兴建雨水收集工程、海水淡化工程、无土栽培工程和冷藏库等生活保证设施,使得守岛部队的基本生活条件得到了大幅提升。
目前守岛部队的生活条件,普遍得到提高,尤其是三沙市的设立,使得南海诸岛官兵生活条件大幅提高,不仅可以收看电视,而且在工作之余,还可以通过电话、短信、视频等同家人沟通联络。现在几乎所有相对面积大一点的海岛,都可以保障一天24小时持续供电,广播、电视设备齐全,并且可以接受100多个频道,同时建设有各类体育休闲设施,极大的丰富守岛部队的日常生活。
虽然目前来看,守岛部队相对陆上部队来讲,相对还要困难一些,但是整体条件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未来随着国家实力的大幅提升,守岛部队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好。
岛上没有电,只能点煤油灯;吃的一根葱、一棵菜都要托过往的渔船从岛外捎上来。
夏天岛上湿热,蚊虫奇多,夫妻俩只好睡到房顶上;冬天阴冷难忍,两人不得不搬进海风吹不透的山洞里过夜。没过多久,他们都患上了风湿性关节炎和严重的湿疹,硬币大小的白色斑点布满了身上,疼痒难忍,常常半夜里疼醒,只能互相敲打着,度过一个个不眠之夜。
台风来时,船只无法出海,开山岛就真正成了与世隔绝的孤岛。“茫茫大海上只有我们两个人,断粮断水的日子每年都会遇到几回。”王仕花回忆,一次,连续刮了17天大风,柴火都用光了,没法做饭,“我们饿得头晕眼花,两腿发软,只能把生米用水泡酥后,捞起来干嚼,像嚼沙子一样,那滋味实在难以接受。一连嚼了5天生米,饿得话都说不出来。”
日子虽苦,但王继才夫妇每天雷打不动的工作依旧是:升旗、巡岛、观天象、护航标、写日志……如今守岛日志摞起来有一人多高,32年间开山岛的每一天都有据可查。
扩展资料:
守岛都要面对的问题
1、淡水资源
作为独立驻防的连队,首先面对的难关就是淡水稀缺的问题,同时,也要解决水质不达标、细菌超标的实际困难。为此,连队官兵如“探险家”般跑遍整个岛,寻找可用的淡水水源,待军医做好水质检测并消毒后,方能抽取饮用。
2、蛇虫关
驻守在北礵岛官兵曾私下称北礵岛为“北三多”:蛇多、虫多、蛤蟆多。尤其到了夏天,白天夏蝉鸣,中午蚊子扰,晚上蛤蟆吵。营区周边还时常出没银环蛇、眼镜蛇等毒蛇,官兵光是在这个月的执勤巡逻中,发现毒蛇出没次数就不下十余次。
为了保护自身安全,连队统一为官兵请领了蛇药、驱虫液,并分发到个人。同时,在出没杂草较多地带时,要求官兵必须扎紧袖口领口,着作战靴。班排每周组织环境卫生整治,卫生员定期喷洒消毒液、雄黄水,尽可能铲除蛇虫的生存空间。
哈喽,大家好,我是棉言麻语,每天都会有不同的精彩资讯分享给你。
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守岛部队是我国不可或缺的部队,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呢?
下面我们来具体说一下守岛部队的日常生活以及环境。
海洋岛总面积不足20平方公里,坐落在祖国版图的最东边,素有“黄海第一哨”之称。守岛官兵斗天斗地斗风浪,守岛守礁守家园,他们坚持自力更生,充分发扬“南泥湾”精神,大搞农副业生产建设,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最终把曾经的荒岛野滩变成了如今营房矗立、瓜果飘香、基础设施齐全配套的“北海明珠”。
来到农副业生产基地,6座现代化温室大棚矗立在眼前,走进一座温室蔬菜大棚,顿时感觉温暖如春、绿意盎然。大棚一角,采用无土立体式无土栽培技术种植的新鲜生菜,长势喜人,分布在大棚顶端的自动浇水装置,正在进行喷雾式浇灌。据该基地班长朱成敏介绍,进入冬季以来,为满足官兵的生活需求、改善伙食,他们共种植了茄子、蘑菇、西红柿、芹菜、茼蒿、西兰花等10个品种的蔬菜。走进明亮的猪舍,饲养员赵波涛怀里抱着一只小猪崽正细心地进行辅助喂奶,一群可爱的“猪小弟”也在摇头晃脑地吃着美食。
现如今,经过一茬又一茬官兵的接力奋斗,把生产基地打造成了远近闻名的“生态家园”,其年产蔬菜7万斤,牲畜最多时猪120头、羊50只,年产各类鲜肉2.6万斤,可保证部队80%的蔬菜和肉食供应,基本解决了官兵吃蔬菜、鲜肉的问题,并被上级评为全军边远地区“菜篮子”工程建设先进单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