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来,熏蒸药方均掌握在活佛喇嘛手中,经过历辈僧医的不断改进,藏熏蒸终于成为一套完善的医疗保健系统。上世纪下半叶,著名藏药大师尼玛耗费50年心血,在原熏蒸秘方基础上加入藏奇石,研制出各种保健功效的“活佛熏蒸秘方”,尼玛被尊称为“熏蒸活佛”。
藏秘熏蒸疗法是根据蒸汽药力导入中药的原理,将中药药液蒸汽雾化,通过蒸汽导管把蒸汽输入浴足桶,桶内的蒸汽导引装置和脚踏登上散汽网装置,疏导中药蒸汽熏蒸双足和小腿部位,势力和药物的共同作用,通过扩张皮肤毛孔及毛细血管,加快血液循环,通过药液的势熏作用,使之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解毒化瘀,扶正祛邪,平衡阴阳促进肌体功能的恢复。具有持续、和缓、副作用小、不引起胃肠道肠道反应的优点,因此特别适合养生保健和治疗慢性疾病。
科学研究表明,熏蒸对防止高血压、风湿关节炎、糖尿病、腰肌劳损、无名肿痛,感冒发烧、脚气、各种妇科杂症等均有十分明显的疗效,同时对改善睡眠、消除疲劳、祛寒暖生、减肥健体有立竿见影之功效。从而达到防病、治病、保健的目的。
早在远古时代,生活在西藏高原的居民在同大自然作斗争中逐步认识到了一些植物的性能及其用于治疗的经验;在狩猎过程中,又逐渐知道了一些动物的药理作用。相传在公元前三世纪,就有了“有毒就有药”的说法。
历史记载藏医已有二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他对世界屋脊上的藏族人民的生存,繁衍生息,生产力发展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藏医学鼻祖宇妥云丹贡布(708-833年)集古代藏医之大成,吸收四方医学的精华,编著了《四部医典》该巨著是80幅唐卡的最早来源。公元8世纪初,吐蕃王朝侍医比吉赞巴希拉,编绘《尸体图鉴》26章。《尸体分布图》、《活体及尸体测量》等藏医腹腔图画见于许多藏医历史典籍。公元1730年圆满完成了《四部医典系列挂图》79幅藏医唐卡画图的绘制。史籍记载,唐卡画图是为了使四部医典通俗易懂,从学识渊博者到初学的童龄均能理解,犹如一颗掌上透明珠宝,一目了然。
藏医80幅唐卡是祖国医学宝库的璀璨明珠,是藏族人民智慧的结晶。1998年由强巴赤来教授担任主编,编写了藏、汉、英《四部医典80幅彩色挂图释难蓝琉璃之光》著作,作为注解的小圆圈图表5000多幅,为系列挂图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据《玉妥.云登贡布传》记载,西藏最早流行的一种医学叫《本医》,当时还没有系统的理论,主要靠三种疗法,即放血法、火疗法、涂摩疗法来治病。同时,还用酥油止血,用青稞酒治疗外伤等等原始简单的办法。 公元四世纪,天竺的著名医学家碧棋嘎齐和碧拉孜入藏,传播了《脉经》、《药物经》、《治伤经》等五部医典,对《本医》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公元六世纪以来,从内地传来了医学和天文历算;七世纪,文成公主入藏,带来四百零四种病方,五种诊断法,六种医疗器械以及四种医学论著如《门介钦莫》(即《医学大全》)等。八世纪,金城公主入藏时又带来了许多医药人员和医学论著,并把其中一些著作译成了藏文,如《索玛拉扎》(即《月王药珍》)等等。赤松德赞时期,藏医有了很大发展,出现了九大著名医学家,即玉妥.云登贡布、碧棋列贡、吾巴曲桑、齐齐谢布、米娘绒吉、昌提杰桑、聂巴曲桑、冬门塔杰和塔西塔布。其中玉妥.云登贡布最为有名。
玉妥.云登贡布(708~835年)是吐蕃王朝时期最杰出的医学家,曾担任过赞普的御医,是藏医学理论体系的奠基人。他走遍西藏各地,广泛搜集和研究民间医方,总结民间医药经验,还多次赴内地五台山以及印度、尼泊尔等地,拜中外名医为师,曾邀请著名中医学家东松(即韩文海)、印度医学家新提嘎瓦、尼泊尔医学家达玛锡拉、克什米尔医学家库雅巴等来藏研讨学术。他结合中外医学成果,编著了三十多部医学论著从而形成了藏医的一整套体系。
从此,藏医药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藏族是分布于我国青藏高原的一个古老民族。藏族医药学的文字记载始于1300多年前。公元8世纪以后流传下来的藏医药文献很多,其中影响最大的有以下六种:
(一)《敦煌本藏医残卷》(公元8世纪)收载53方133味药;现能考证的127味中动物药66味(占52%),植物药51味(占40%),矿物药12味(占18%)。
(二)《月王药诊》(多认为是公元8世纪中叶),医僧摩诃衍、毗卢遮那翻译。收载药物329种,其中植物药212种,约占65%,大半为高山植物,绝大部分至今仍使用。
(三)《四部医典》(12世纪),宇陀·元丹贡布著。收载药物1002种,其中第2部第20章药物性能390种,收载方剂400个。
(四)《四部医典蓝琉璃》,第司·桑吉嘉措(1653~1707)著。收载药物1400种。
(五)《晶珠本草》,帝玛·丹增彭措(1673~1743?)著。收载药物2294种,其中植物药1006种,动物药448种,矿物药840种。
(六)《正确认药图鉴》,绛久多杰(18世纪后叶)著。图文并芪,收载药物580多种。 现代藏药应用的地域,除西藏自治区以外,还包括青海、四川、云南和甘肃等省所属的一些藏族自治州和自治县。青藏高原是藏药的主要产地,据有关单位的调查,藏药资源有2436种,其中植物类2172种、动物类214种、矿物类50种。青海占据着青藏高原的北部和东部地区的广大地区,据调查,省内有药用资源1294种,其中植物类1087种、动物类150种、矿物类57种。全省常用的几百种藏药中有70%采自青藏高原,据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调查,全州有藏药资源1000多种;甘孜州1127种中药资源中有23%为藏医所用。
从有关资料的统计来看,目前我国有藏药3000种左右,西藏是藏医药的发源地,藏药应用历史悠久。这一地区常用藏药有360多种,主要来源于菊科、豆科、毛莨科、罂粟科、伞形科、龙胆科、蔷薇科、玄参科、十字花科和百合科等植物,重要的药用属有:绿绒蒿属、马先蒿属、紫堇属、报春花属和虎耳草属等。常用藏药中,含生物碱的种类约占50%,这些活性较强的成分多见于乌头属、翠雀属、唐松草属、莨菪属、槐属、龙胆属和小檗属等药用植物。例如,大黄是一味重要的藏药,青藏高原分布大黄属植物28种,其中藏药应用的有21种,藏药用大黄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君母札)的种除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之外,尚有藏边大黄 、喜马拉雅大黄、塔黄,西藏大黄等,青海、甘肃等地还用波叶大黄;中品(曲什札)有穗花大黄、歧穗大黄、长穗大黄、网脉大黄、心叶大黄、红脉大黄、卵叶大黄;下品(曲玛札)有小大黄。
藏药是我国药用植物的一大宝库,有上千种以上。
藏药是民族药之一,主要发源地为西藏,有很多是青藏高原特产,比如大黄。藏药是我国药用植物的一大宝库,有上千种以上,其中包括冬虫夏草,贝母,三七,天麻,灵芝,红豆,鬼臼,八角连,软紫草,纤细雀梅藤,野百合等等。
十二味金丸,二十五味珍珠丸。五味松石丸。七味铁屑丸,七味红花殊胜丸,九味牛黄丸,二十五味绿绒蒿丸等都是藏药。
使用藏药的注意事项:
1、 因为珍宝类药品含有珊瑚、珍珠、玛瑙、天珠、佐太等很多珍贵原料制成,浸泡服用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2、 藏医理论中所说的,机体经过一夜休息调整后,此时肠胃内没有其他杂食,有利于药物的有效成份在人体内完全分解、溶化、吸收,才能达到完整治好疾病的理想效果。
3、藏药同其它传统医学一样,整体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即:“隆、赤巴、培根”,是维持生命的三大因素。只有三大因素保持平衡人体才能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失衡则发生疾病,调节平衡过程,也就是治疗过程,因此,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达到完整治好疾病的目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