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与药物剂量有关的中药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由药物本身或其代谢物所引起,使固有药理作用持续和增强。其不良反应包括药物的不良作用、毒性作用、继发反应、首剂效应、后遗作用等。与药物剂量无关的中药不良反应分为特异性反应和变态反应。
现在很多父母会选择中药来治疗小儿疾病,但是,中药味苦,很多小宝宝都不喜欢吃,父母就拿糖来哄孩子,或者直接把糖加到药里,那么,宝宝喝中药能加糖吗??接下来我为大家解答吧。宝宝喝中药能加糖吗
加糖分热证、寒证
1、小便黄、面赤、身热、便秘等症状的患儿多为热证,药物中最好不加糖。
2、患有寒证疾病的患儿药物中可加适量红糖,但白糖性寒,服之易加重病情,也不要加。
3、由于红糖味甘易生溼,因此尤其是舌苔厚腻的溼热患儿更不能加。
1、怎么为小儿煎中药
小儿患某些疾病时,经常需服中药治疗,但如何煎煮和服用中药也有一定的学问。煎煮中药时最好用砂锅,因为砂锅受热均匀,而且不会使中药的有效成分起化学变化。也可用不锈钢或搪瓷器皿,但忌用铁锅,这是因为铁的化学成分不稳定,可与中药所含的多种成分发生化学反应,从而改变药液的外观和内在质量。
煎中药前,先用冷水将中药泡透,一般需浸泡30分钟。煎中药时,要掌握好时间、水量及火候。煎煮的时间和水量因药物的性质不同而异。清热解表药煎煮的时间不宜过长,煮沸后10-20分钟即可,故水量要放得少些,水的液面只要高过药即可。滋补药和杂类方药,需煎煮半小时,水量要多放些,没过药后,再高出2-3厘米。有些药物为了充分发挥其药效,减少毒性,须采取不同煎煮方法,因此应按医生或药房交待的方法进行煎煮,如先煎、后下或用纱布包好再煎等。煎药的火候也要掌握好。药液未煮开时用旺火,煮开后改用文火,并应经常搅拌。
2、煎煮小儿中药的时间、次数
因小儿体质弱,胃容量小,加之喂药较困难,因而煎药要少而精。
为小儿煎煮的药液不宜过多,应根据小儿的年龄控制药液的多少,如3岁以上可煎至40毫升,分4次服下3--7岁幼儿可煎至45毫升,分3次服下7--12岁儿童可煎至60毫升,分3次服下,12岁以上儿童可煎至90毫升、分3次服下。
3、服药时间
应在两餐***或两次喂奶***之间服药,这样才能使药物充分吸收并发挥作用。因为饭前服药容易 *** 胃粘膜,饭后服药容易造成呕吐。
补养药宜空腹服,以利于吸收
驱虫药应于早上空腹服,可提高杀虫效果助消化的药要在进食稍后再服,以助疗效。
一般来讲,服用中药时只要按医嘱正确执行,就能达到治疗作用,而且也比较安全。
4、服药的温度
中药煎好后,放到不冷不热时服用叫温服,一般多采取这种方法服药。但也有一些病人需要冷服或热服。如消化不良、痢疾等腹泻的病儿畏寒则需要热服外感风寒感冒时也需要热服,热服可助发汗,解表退热。患扁桃体炎、腮腺炎、口腔炎、脑炎等热性病时,中医往往使用清热解毒、泻下通便的凉性中药,这类中药冷服效果比较好。这种温药热服,寒药凉服的原则,是根据疾病的寒热性质而定的,也是中医治病的一个原则。这样不但可以提高药物的疗效,还可以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小儿服药过热容易烫伤婴幼儿咽喉、食道、胃粘膜等过凉不但造成胃不适,肠道紊乱,还会影响药效。不要捏著婴儿牌子灌药,免得药液呛入气管,可用小勺将药液顺嘴边慢慢喂进。药中不要加糖,以免影响疗效。
宝宝喝中药能不能加糖,,上面的文章都为我们做出了介绍,父母以后喂小儿喝中药就要注意这些事项,正确喝中药。
感冒可以喝中药,但是要注意在感冒期间,如果是风寒感冒的,不能吃寒性的食物或者中药,而风热感冒就不适合服用过于滋补的中药。无论中药还是西药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的,都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具体情况根据个人体质的医生指导下进行选择和使用,并且需要定期进行复查,治疗期间饮食以清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