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天士、李茂盛、王三祝、邹润安、赵学敏等。
1、叶天士
叶桂(公元1666年~公元1745年),字天士,号香岩,别号南阳先生。江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叶桂是清代著名医学家,四大温病学家之一。
祖籍安徽歙县,其高祖叶封山从安徽歙县蓝田村迁居苏州,居上津桥畔,故叶桂晚年又号上津老人。
叶桂本来就“神悟绝人”、聪明绝世,加之这样求知如渴、广采众长,且能融会贯通,因此自然在医术上突飞猛进,不到三十岁就医名远播。
除精于家传儿科,在温病一门独具慧眼、富于创造之外,天士可谓无所不通,并在许多方面有其独到的见解和方法。
叶桂最擅长治疗时疫和痧痘等症,是中国最早发现猩红热的人。在温病学上的成就,尤其突出,是温病学的奠基人之一。
2、李茂盛
李莪华(1722~1795),原名李茂盛,山东寿光侯镇李家官庄人,后定居于寿光九巷。生于清康熙末世,自幼无意仕途而立志为民造福。随父精研岐黄之术,医术精湛,尤长外科。尤其令人敬仰的是他医德高尚,口碑留芳于民间。
李莪华先生凭高尚的医德、精妙的医术行医民间,不知救活了多少濒临死亡的伤病者,所以他名垂千古,迄今人们还怀念他,尊之为神仙,世代祭祀,香火不绝。
李莪华生前曾著《临床验方》一册,四方传抄,远及邻县,惜今已散佚无存。
3、王三祝
王三祝(1798——1882年),字道馨,号贞一子,安宁区孔家崖真乐庄人。清代兰州名医、诗人。13岁中秀才,熟读四书五经。
此后,废举业而致医道,以行医为生。他为人豪爽,重义气,轻财物,医德高尚,为人治病不受谢,乡里敬如父母。
他热心家乡的公益事业。孔家崖虽地处黄河边沿,但旧旱不雨时,人们只能望水兴叹。王动员全村人堵河坝、修水车,并亲自勘测设计。
当时群众因天旱欠收,生活困难,他将青海看病的人送给他的干枣,每天给做工的农民补助一合,以补充饥。后水坝修成,水车转动,黄河水流进了干涸的农田。农民为了纪念他的功劳,把水坝命名为“枣儿坝”。
王不仅是著名的中医,而且是爱祖国、爱家乡的诗人和书法家。他先后著有《达雅堂诗》、《验方集》等数卷。
他一生笃信理学,以理为贵,倡孔孟之“正学”,以“仁”为本。一生清贫,为人耿直,不求权贵,勤于著述,医术精,医德高尚,深受后人推崇。
4、邹润安
邹润安(1790—1845年),名澍,子润安,江苏武进人,清代医药学家。有孝行,家贫绩学,隐於医。道光初,诏举山林隐逸,乡人议以澍名上,固辞。
澍通知天文推步、地理形势沿革,诗古文亦卓然成家,不自表襮。所著书,医家言为多。伤寒通解、伤寒金匮方解、医理摘要、医经书目,并不传。所刊行者,本经疏证、续疏证、本经序疏要。
谓明潜江刘氏本草述,贯串金、元诸家说,反多牵掣,故所注悉本伤寒、金匮,疏通证明,而以千金、外台副之。
深究仲景制方精意,成一家之言。一生勤苦自励,所著甚丰。其学识渊博,文理淹通,为世通儒。
5、赵学敏
赵学敏(约1719-1805),字恕轩,号依吉,一说字依吉,号恕轩,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著名医学家。
其父晚年得二子,长子即赵学敏,次子赵学楷。出于济世利人的目的,赵父让学敏习儒,学楷学医。
为了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他们的父亲在养素园中收藏了许多医书,又专门开辟一块土地作为栽药圃,让弟兄俩人终年吃住在园中,接受儒学和医学教育。
赵学敏虽被指定为学儒,但他的兴趣却集中在医药方面。他博览群书,对天文、历法、术数、方技、医药、卜算之类的书籍多有涉猎。
闲暇时,他与弟弟就以默写“针灸铜人图”作为游戏。长期的过度用目,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赵学敏患了眼疾。
但他眼疾刚愈,就凭借自身的体会,写下了一本眼科专著《囊露集》。赵学敏对此书甚为得意,认为可以超过前人所有的眼科书。只可惜这本书最后没有流传下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叶天士
百度百科——李茂盛
百度百科——王三祝
百度百科——邹润安
百度百科——赵学敏
安宁复兴厚中医理疗养生中心成立于2015-07-24,经营者为吕承洋,企业地址位于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安宁东路66号,所属行业为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经营范围包含:按摩、推拿、刮痧、养生理疗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安宁复兴厚中医理疗养生中心目前的经营状态为注销。收起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