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标志物
相关肿瘤
肿瘤标志物
相关肿瘤
肿瘤标志物
相关肿瘤
AFP(甲胎蛋白)
肝细胞癌
CEA (癌胚抗原)
常见的癌症
CA125(癌抗原125)
卵巢癌
CA199(糖基抗原)
胰腺癌、胆管癌、结直肠癌
CA153
乳腺癌
CA724
胃癌
CA50
胰腺、结直肠癌
NSE
小细胞癌
PSA
前列腺癌
SCCA
宫颈鳞癌
CA242
胰腺癌、胃癌
CYFRA21-1
肺鳞癌、宫颈癌、食管癌
影像检查,最常见的是X光照相,它成本低廉然,但提供的信息比较有限,CT是更常用的检查手段,此外还有PET/CT检查和磁共振成像,对于早期癌症筛查来说,CT、X片以及超声最为常见,磁共振成像有自身的优势,如在脑部检查时可以提供丰富的信息,有助于医生诊断。对于乳腺检查,还有专门的钼靶检查成像。
内镜检查,如检查肠胃的肠镜、胃镜,诊断鼻咽癌的鼻咽镜等,内镜可以直接观察到人体内丰富的信息:形态、色泽、纹理。如果能发现病变,还可以同时采集某些组织,为进一步做病理活检提供帮助,可以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加准确的信息。
其他检查,其他零零散散的检查方法可以归入此类,比如宫颈癌的细胞涂片检查,直肠癌检查的肛门指检,新型的技术还有基因检测,可以发现特定基因片段的突变情况。
上面只是说了早期发现癌症的手段,并非“方法”,因为CT和血检只是检查的工具,不是早期发现的策略。正如问题“在拳击场上如何击倒对手?”回答显然不是“用拳头”,而是“如何使用钩拳,摆拳等拳法配合技巧抓住时机以取得胜利”,同样的,人们最想要明白的是,什么情况下“我去抽血化验?”,什么情况下“我去放射科拍一张CT片?”否则,身体没有任何症状,人们为什么要无缘无故去做检查呢?无论是时间还是金钱,看起来都不太划算。
还有两个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一是癌症本身不是一种病,而是多种疾病的集合。因为不同人体器官产生的癌症性质不同,对于同一种病不同人产生的特征也是不同的,所以早期癌症的检测方法应随部位的不同、病人的不同而进行调整,试图用一种手段一劳永逸地发现所有早期癌症,是非常困难的,至少目前看来有相当长的路要走;二是以上的手段均无法100%确定“得癌”或者“不得癌”,因为医学上有所谓“假阳性”和“假阴性”之说,即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不是癌症的病人,被诊断成癌症了,或者反过来,本来出现了病变却没查出来,这些源于检查手段的局限性。
正是一些检查手段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率较高,所以对于一些癌症检测方法带来的整体收益是否有利于病人,还存在一些争议。假阳性是一种“过度诊断”,被误诊为癌症的病人会带来疾病的重压,亲朋好友也会焦虑恐慌,进一步会导致更多的检查,乃至侵袭性的治疗,在《众病之王:癌症传》中有一个很好的比喻:蜘蛛耗尽体力来织出完美的网来捕获空中的苍蝇,如果网的密度增加,虽然捕获苍蝇的可能也会增加,但同样,捕获到空中的垃圾和碎屑的概率也会增加(假阳性),如果把网织得稀松一些,那么会出现一些漏网的苍蝇(假阴性)。
同时,就上面提及的检查手段来说,血液检查的准确性其实不高,因为很多癌症分子可以释放的,我们体内正常的细胞也能释放,所以就算是“肿瘤标志物”也有很高的错误率;对影像检查来说,从CT影像上早期辨别癌症也是相当困难的工作,所以很多肿瘤临床部门往往是多个医生各自提出意见,共同下最后的诊断。国外曾经有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乳腺癌早期钼靶检查,并没有使病人的生存时间延长,反而大大了“致乳腺癌”的可能性,大量放射性检查(如CT,PETCT)也对患病儿童的健康很不利,在患病儿童的癌症预后方面,复查频率和剂量有严格的限制。
这样说来,什么样的方法才能算早期发现癌症的方法呢?它至少要满足以下几个特性:
1.时效性。能把控时机,我们刚好能在癌前病变或者局部病灶时就能发现,不会在检查时让我们扑个空,不会让我们发现已经很大或者转移,就是提高医疗实践中的“投入产出比”。一些早期的“体征”,如“长时间”的咳嗽和便血等,这样的现象值得我们多加注意;女性朋友也可以对乳腺进行自检,可以发现早期的包块等;
2. 准确性。太高的“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是无法接受的,这种方法应有令人满意的准确度,否则会得不偿失;
3. 经济性。时间短,成本低,最好能让我们自己在家里测,国外很多城市已经实现家庭医疗的远程数据分析,以减少交通支出,采集对象可以使用血液,这样采集快速方便,一般影像设备都复杂精密,决定了其检查费用很难降低。希望伴随着基因检测的普及化,相关检测费用会降低。
根据以上的特性,我们可以归纳“早发现”的一些建议:
1. 正是因为血液检查的不确定性,我们需要做动态监测,以减少“假阳性”和“假阴性”的可能;最好将自己之前的检查资料留存,建立自己的健康数据库,这样通过“健康曲线”的走势,我们会发现一些端倪;
2. 情况允许的条件下,建议做基因检测,了解基因缺陷可能导致的癌症倾向,医学上这叫做“易感基因”。有必要了解自己家里的家族病史,如结直肠癌,现在已经有孕前基因检测,据观察,在家庭中如果父母患结肠息肉导致的结肠癌,那么子女患上同类癌症的可能性高达50%;家族中姐妹患有乳腺癌,那么其患乳腺癌的几率会加倍;视网膜母细胞瘤大约有90%发生在3岁之前,有家族遗传性,与遗传缺陷有关系;
3. 建立符合经济和时间要求的癌症筛查策略,对此请看下面的表格:
1次/年
<30岁
>30岁
>40岁
>50岁
男 性
直肠指检
痰液细胞学检查(肺癌)
胸部低剂量CT
乙状结肠镜检查
大便潜血试验
前列腺癌筛查(PSA,超声)
女 性
宫颈刮片检查
盆腔检查
B超乳腺检查
直肠指检
钼靶检查结合超声
乙状结肠镜检查
大便潜血试验
当然科研人员不会满足于现有的手段,最新出现的一些技术给我们带来新的曙光,如清华大学去年发现的新的肿瘤标志物Hsp90α(热休克蛋白),对于早期肺癌的检测会带来帮助(注意,媒体据此解读成“一滴血”检测癌症是很不准确的)。美国的一个研究团队最近设计了一个检测早期癌症的原型机,通过特质的生物制剂与人体血液中一种特别的核苷酸序列反应,可以检测一些早期的癌症;美国Google公司著名的前沿创新实验室(GoogleX,曾设计出无人驾驶汽车,Google Class等产品)今年开始了一个新项目,利用纳米粒子融入我们每个人的血液中,让它无时不刻检测我们的血液,也许不远的将来,人们可以只是戴着一个监测腕带,帮助我们早期发现癌症,提醒我们及时就医。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虽说早期发现可以提高癌症的治疗疗效,其实癌症预防是更加睿智的抗癌方法,举例来说,烟草是避免癌症最大可以避免的因素,所以世界卫生组织提倡“无烟草运动”,因为烟草不仅仅与肺癌,还与食管癌、喉癌、口腔癌等密切相关,世界卫生组织估计烟草使用每年导致22%的癌症死亡,2004年,全球740癌症死亡者中,有160万为烟草使用导致的,因此要是论效用,改善生活方式,积极预防是更加有效地抗癌策略。
0~1岁健检 17个重点项目一次看懂 【腹部】检查方式: 抚摸、按压腹部观察腹部是否凸起或出现硬硬的肿块,腹部出现硬块有可能是神经母细胞瘤或肝、肾等内脏长肿瘤。再来触摸肋骨下方确认是否摸得到肝脾、肝脾是否肿大,肝脾肿大通常和血液或肝胆疾病有关,也可能是地中海型贫血。
【肚脐】检查方式: 脐带脱落以后须确认肚脐伤口是否干净完整、有无息肉或发炎。
【疝气】检查方式: 观察腹股沟是否因为肠子掉落而单侧肿大或鼓起,若确认宝宝罹患疝气,医师通常会转介小儿外科处置,以免宝宝哭闹造成肠子再度掉落。宝宝开始走路以后腹压增加,出现疝气的机率较高,家长须多加留意。
【外生殖器】检查方式: 外生殖器检查分成男、女两个部分,男宝宝须检查阴囊中是否摸得到两颗睾丸、是否有隐睾症、 *** 是否因为包皮较短而露出,若 *** 明显露出,宝宝可能有尿道下裂的问题。女宝宝须检查大小 *** 、 *** 构造是否正常、 *** 开口是否打开,若宝宝出现 *** 增大、外 *** 颜色较深等雄性化表现,可能是先天性肾上腺增生症。
【 *** 】检查方式: 无论男女宝宝皆须确认 *** 位置是否正确。 *** 位置前移通常是 *** 廔管,会产生长期便秘的问题。
【心杂音】
检查方式: 心杂音检查通常会在满月以后施作,此时医师会用听诊器确认心脏是否有杂音,若发现明显杂音,会转介小儿心脏科做心脏超音波检查。有心杂音的宝宝通常有先天性心脏病的问题,如心室中膈缺损、动脉导管未关闭,必须持续追踪治疗。
【髋关节发育】检查方式: 满月以后须检查髋关节是否发育不良,爸爸妈妈也可以自行替宝宝检查,检查方式是让宝宝正躺,双脚往两侧打开呈两个相对的「ㄑ」字型,观察两脚打开角度是否一致、两脚长短是否一致、单侧大腿是否较粗并向上向外凸起、两脚活动力是否充足;两边大腿内侧、鼠蹊部、会 *** 、臀部皮肤皱褶是否对称。髋关节异常的孩子通常患肢那一侧活动力较差,较不容易向外展开,爸爸妈妈检查时可以针对这个部分多加留意。
【髋关节脱位】宝宝满2个月以后须检查髋关节是否脱位,检查方式有两种:
检查方式1「Ortolani test」: 让宝宝正躺,打开尿布,两手握住膝盖及大腿骨向外翻转,观察髋关节是否脱离髋骨、出现喀喀声。
检查方式2「Barlow test」: 让宝宝正躺,打开尿布,两手固定膝盖及大腿骨往内下压弯曲,观察髋关节是否脱离髋骨、出现喀喀声。
详细完整内容请见108年6月号婴儿与母亲杂志
0~1岁健检 17个重点项目一次看懂 带宝贝体检时,通常会检查身高、体重、头围、眼睛、听力…等,如何观察北鼻发展是否健康?其实有些检查也可以自己在家做!快跟着专家来瞧瞧!
0 ~1 岁身体检查项目【身高】检查方式: 身高未达标准有可能是遗传家族疾病,或罹患先天性成骨不全症(俗称玻璃娃娃)。
【体重】检查方式: 体重未达标准有很多可能的原因;包括营养不足、吃得太少(奶量不足)、肝脏发炎、内分泌失调、生长激素缺乏、幽门狭窄、肾病症候群、先天性心脏病、妈妈营养不均或营养不足…等,这些因素都会对宝宝的食欲、身体代谢及发育造成影响。
【头围】检查方式: 头围未达标准有可能是囟门(脑部骨缝)提早愈合。
在众多检查项目中,身高、体重、头围是每次健检皆会量测的基础项目。正常发育的宝宝身高、体重、头围应该会落在同一区间,如果宝宝其中一项或两项数据特别高或特别低,或三项数据脱离原有区间,突然大幅增长或减少,代表发育出了问题,必须做进一步检查。
延伸阅读:带宝贝健检 「这件事」千万别疏忽!
【头部】检查方式: 满月以后医师会检查宝宝头部的血肿块是否依然存在、是否已经被身体吸收钙化,同时也会检查宝宝头皮是否长出皮疹,确认皮疹是否为脂漏性皮肤炎。
【囟门 】检查方式: 满月以后医师会检查宝宝的囟门,确认囟门大小与平坦度,并确认囟门骨缝是否存在。正常囟门的宽度大概在3~4公分之间,约1~2个指腹宽;囟门平坦代表正常,膨出代表脑压高,凹陷有可能是缺水或脱水。囟门骨缝消失代表囟门提早愈合,宝宝未来头型恐发展异常。
【颈部】检查方式: 宝宝满2个月即可检查是否有斜颈。此时会先让宝宝正躺,观察宝宝的头是否会倾斜朝向某一侧,触摸脖子两侧检查是否对称、是否有硬硬的肿块(硬肿块代表颈部纤维化)。接着会让宝宝趴在床上,观察宝宝是否可以将头部抬离地面45度、头抬高以后是否斜向一侧。
【眼睛】检查方式: 宝宝满2、3个月以后即可做眼睛检查,此时会用探照灯检查瞳孔大小是否一致、瞳孔反射的光点是否平行落在两个瞳孔的正中央、光点颜色是否正常,若某一眼光点位置往内偏或往外偏,有可能是内斜视或外斜视,须转介眼科检查。
体检可以帮助排查疾病,因此学校一般会组织一年体检一次,儿童的不同年龄阶段,体检的项目也是不一样的,一般出生后就至少需要进行一次新生儿体检,后面还要再进行其他体检,那么我们来具体说下儿童体检项目有哪些吧。
11岁儿童体检项目有哪些
11岁儿童还没有发育完全,可以体检确定健康,那么11岁儿童体检项目有哪些呢?
十一岁的儿童一般常规检查的项目包括:检查儿童的身高、体重、血压、关节的活动度、心音、心率、视力、智力测试、肝胆触诊等一般检查,化验室检查包括骨密度(看骨骼发育)、血常规(检查有无贫血及感染)、肝功能、乙肝五项(有无肝炎)、微量元素(有无缺乏钙锌等)、甲状腺功能、尿常规、大便常规、生长激素测定(排除性早熟)等一系列检查。
其中对于肥胖儿体重控制应从早期开始。现在家长都知道孩子太胖了不好,可是孩子怎样才算超重,如何把孩子体重降下来,还是需要医生来指导的。因为孩子正处在生长发育期,孩子减肥与成人减肥不太一样,不过,小胖墩儿还是越小进行干预越好,因为肥胖会影响孩子智力发育的。
12岁儿童体检项目有哪些
12岁儿童虽然还小,但也是可以定期体检的,那么12岁儿童体检项目有哪些呢?
12岁儿童体检项目主要包括一般检查、血常规、胆红素结合、肝功能检测、内科、外科、眼科检查、口腔检查、血常规等。通过血液分析可以发现有没有贫血、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白血病等血液方面的疾病;胆红素结合可以检查肝脏胆红素代谢功能有没有异常;眼科可以检查孩子的视力,有没有屈光不正、色盲等;口腔科可以检查有没有龋齿和牙科疾病。
对于儿童体检,首先要注意避免疾病的状态。例如儿童存在呼吸道感染或者是消化道感染,是不适合儿童体检的。等到孩子疾病痊愈之后,再到医院进行体检。而对于小婴儿,尽量选择在孩子两顿奶之间清醒、安静的状态下进行,因为这个时候候孩子的配合度比较高,便于医生发现一些问题。
0-3岁儿童体检项目有哪些
0-3岁儿童是需要体检的,这也是为了保证儿童健康,通常0-3岁儿童体检项目有哪些呢?
儿童0-3岁体检项目一般都包括身高,体重,骨龄,抽血查生长激素,血常规,牙齿发育,视力发育等。在三岁也就到了幼儿阶段,因此也需要做一个全面的体格检查,有利于宝宝正常的入幼儿园的体检项目也是比较好的,同时如果是存有营养不良的情况,也可以及时的给予纠正。
其中在宝宝42天的时候,主要为宝宝做听力筛查。存在听力问题的宝宝,出生后三个月内是最佳的治疗时间,所以这次检查很重要。注意42天的基础检查很重要。刚刚做了妈妈,照顾宝宝时肯定有很多疑问,最好随时把它们记下来,等到医院的时候再一一询问清楚。
学龄前儿童体检项目有哪些
学龄前儿童在上学前可以去体检,一般学龄前儿童体检项目有哪些呢?
学龄前的儿童进行的体检项目,通常主要是进行身高体重的测量,同时也需要进行视力方面的检测,以及进行肝功能和乙肝五项等方面的检查。同时也需要进行肺部的听诊和心脏的听诊检查,以及进行心电图和胸片等方面的检查,看是否有异常的情况。如果孩子出现有体重偏轻营养不良等情况,也需要进行微量元素等方面的化验检查。
学龄前儿童是指尚未达到入学年龄的儿童。从世界范围看,各国对儿童入学年龄的规定各有不同,一般为6岁或5岁,因此,学龄前儿童的年龄界限也不尽相同。中国儿童的入学年龄规定为6岁,所以,3~6岁前的儿童即为学龄前儿童。一定时期内,学龄前儿童的统计信息,是国家发展幼托事业和安排保健机构的重要依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