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牛骨汤的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吃起来超级棒,是比较受欢迎的一种汤料,很多人都会在家熬牛骨汤。牛骨汤的做法比较多,也会有很多的讲究和技巧,尤其是食材的选择。那么牛骨汤用什么骨头比较合适呢?下面让我们具体来看看吧!
熬牛骨汤用哪种牛骨最合适我们知道熬猪骨汤最好的骨头是猪筒骨,确切地说是猪的后腿骨上面叫做扇骨的部分,这种骨头个大中空,里面有很多的骨髓,做出的骨头汤就比较香浓。
其实做牛骨汤也是一样,挑选那种骨骼比较粗大的牛腿骨为佳,这种骨头中骨髓和矿物质都是非常丰富的,是熬牛骨汤的首选。
光后腿骨是不够的,必须搭配脊骨或者尾骨。单纯的想让牛骨汤醇厚的话,就不能只用后腿骨了。后腿骨的骨髓90%都是油脂,所以想让汤口醇厚,必须要放入脊髓以及胶质丰富的部位。
所以炖制牛骨汤,一定要牛后腿骨和牛脊椎骨或者牛尾骨一起食用,同时还可以放入一些牛肉一起炖。不差钱的话直接上牛尾,效果更好。
牛骨汤的家常做法主料:新鲜牛大腿骨1根
配料:白萝卜1根,老姜1块,香葱2根,枸杞20粒,红枣10颗;白醋、油、盐各适量
开始制作:
(1)牛骨头的个头比较大,如果自己斩块比较费事,买的时候让摊主斩断敲裂即可。买回后用清水冲洗一遍。放于面盆中,加足够的清水淹过骨头,浸泡时间长一些,每次30分钟左右,中间换2次水,直至水清为止。顺便将生姜切片,白萝卜切滚刀块,葱叶切末,葱白切片。
温馨提示:浸泡是去腥最简单最有效的办法,营养损失最小。
(2)净锅添水,量要多一些,冷水下入牛骨,加1勺白醋,2片老姜,水开后焯水2-3分钟,撇去表层的浮沫和油脂。关火捞出,水不要倒掉。把焯水的牛骨用清水冲洗干净,去掉牛骨上多余的油脂和肉渣,这样熬煮出来的牛骨汤不油腻。
温馨提示:焯水一定要冷水下锅,这样去腥去血水比较充分。
(3)再次净锅,烧干锅中水分,加少量的油润锅即可。开中火,油热后下入姜片煸炒出香味,接着倒入牛骨,不停地翻炒至骨头变色,出油渗出香味后即可。
温馨提示:加的油不要多,否则牛骨油脂香味不易渗出来。
(4)将第一次焯牛骨的水倒入锅中,加姜片,1勺白醋,开大火敞锅煮开。如果汤水中有浮沫和浮油,将其撇掉。改为中小火,下入白萝卜,红枣和枸杞继续熬煮2小时左右,保持汤水一直是轻微翻滚的状态,这样熬煮的汤汁比较白皙浓稠,如牛奶一般。时间到,加1勺食盐调味,撒一点葱花增香即可。
温馨提示:敖牛骨汤期间不要去翻动,也不要揭盖和添水。这样会导致温度下降,汤水停止翻滚,不容易做出浓稠的汤汁。
牛骨汤的制作技巧(1)选择的牛骨最好是牛腿骨,骨头粗,里面的骨髓和脂溶性物质比较多,做出的牛骨汤才比较香浓,营养比较丰富。
(2)牛骨浸泡时间一定要足,而且中间要换水,保证血水腥味去除充分,后面熬出的牛骨汤才比较美味。
(3)牛骨头要煸炒(或者油炸)一遍,这样熬出来的牛骨汤汁水奶白,味道香浓。
(4)熬牛骨头的时候加白醋,可以溶解更多的矿物质,营养全面,补钙最合适。但是量不要多,一般1勺即可。不建议在熬煮的时候加香料和其它的调料,这样会掩盖掉牛骨汤本身的鲜味。
(5)调味加简单的食盐即可,保证牛骨汤原汁原味。而且食盐要在最后加,提前加导致牛骨蛋白凝固,影响牛骨蛋白的释放和溶解。
牛的部位分解图和吃法如下:
1、牛颈肉:肉质干实,肉纹较乱;适宜制馅或煨汤,做牛肉丸不错。
牛颈肉,又称“脖头”、“脖子”,位于牛头后部。牛颈肉由于运动得多,所以肉粗且硬,颜色血红,带些筋,其硬度仅次于牛的小腿肉,为牛身上肉质第二硬的,爽滑而有嚼劲。适用于“红酒炖牛颈肉”这类需要小火熬煮引出鲜味的炖煮料理或汤品。
2、牛上脑:该部位肉质细嫩,肥瘦相间;可用来涮、煎、烤。
牛上脑是位于肩颈部靠后,脊骨两侧的牛肉。又名前腿里脊,位于牛前腿部位最上端,肉质纹理较细,尤以内侧偏下部位的“羽下肉”为佳。上脑油脂分布适中,但有点硬,肉也有一定厚度,所以能吃出牛肉特有的风味,可做涮牛肉或切成小方块拿来炖。适合炖、烤、焖,咖喱牛肉。
3、牛肩肉:牛的前部肉,纤维较细,口感滑嫩;适合炖、烤、焖。
牛肩肉,位于牛的前肩胛部,前腿的上部,由冈上、冈下肌、前臂筋膜张肌,臂三头肌外侧头肌构成,牛肩肉的间隙脂肪含量较多,肉质鲜嫩。适合炖、煮、卤。
4、牛排骨
牛排骨是从牛腩上取下来的,肉质基本上比较细,没有那么多油花,适合炖煮、熬汤、红烧。肉质较嫩多汁。不适宜老年人食用。
5、牛眼肉:眼肉就是牛肋脊肉与称作外脊肉的西冷,由于横切面宽且油脂丰富,稍作切割即可用作牛排料理。牛身上共有13对肋骨,从头部开始数第1~6对肋骨附近部位称为上脑,第7~10对称作肋骨。
附近部位称为牛肋脊肉即眼肉,上脑与外脊肉之间的部位则称之肋眼,较之其他部位纹理更细,肉质更柔软。牛肋脊肉第11-13对肋骨附近部位称为外脊肉即西冷。
6、牛前胸肉
牛前腿上端部位的总称,与牛颈肉同样属于牛身上活动频繁部位,肉质较硬,富含胶原蛋白,适用于能完美表现出其鲜美味道和口感的炖煮料理或汤品。
在日本,牛前胸肉还被细分为胫中肉、翼板肉、三角肉、板腱肉等部位,其中位于牛前腿胛内侧的板腱肉产量极少,一头成年肉牛身上的板腱肉仅有2千克左右,加之油脂丰富,肉质鲜嫩,适用于各类烹饪方式,属于牛肉中的贵族肉品。
7、牛腩:肉质稍韧,口感肥厚而醇香;清炖或做咖喱很不错。
牛腩即牛腹部及靠近牛肋处的松软肌肉,取自肋骨间的去骨条状肉,瘦肉较多,脂肪较少,筋也较少,肉质稍韧,口感肥厚而醇香,适合红烧、炖汤或咖喱。高胆固醇、高脂肪、老年人、儿童、消化力弱的人不宜多吃。
8、牛腱:牛腿肉,熟后有胶质感,通常是用于酱烧或炖。
牛腱是牛腿部位肉,经精细修割干净,剔除筋油,不带肥脂。其外观呈长圆柱形状,肉质红色,感观新鲜细腻,纯瘦肉型,硬度适中,纹路规则,最适合卤味。
9、牛外脊:牛背部的最长肌,肉质为红色;煎、烤的味道更香,口感也好。
牛背部的最长肌,肉质为红色,容易有脂肪沉积,呈大理石斑纹状。我们常吃的西冷/沙朗牛排就是用到这块肉。比起菲力,沙朗牛排的操作起来容错率要稍微大一些,因为有脂肪所以煎、烤起来味道更香,口感也很好。
10、牛里脊:就是大名鼎鼎的西冷牛肉.肉质最细嫩的部位,大部分是脂肪含量低的精肉;一般用来做牛扒。
牛里脊是牛肉中肉质最细嫩的部位,大部分都是脂肪含量低的精肉。是运动量最少、口感最嫩的部位,常用来做菲力牛排及铁板烧。菲力牛扒对操作要求比较高,多一分就柴,所以一般菲力牛扒都在3-5成熟,已保持肉的鲜嫩多汁。
11、牛臀:肌肉纤维较粗大,脂肪含量低;适合切丝或切片后爆炒。
主要包括臀中肌,臀深肌,股阔肌膜张肌的一块净肉。位于牛的后腿部,其肌肉纤维较粗大,脂肪含量少,口感略涩,属于瘦肉。较适合垂直肉质纤维切丝或切片后爆炒。适合人群比较广泛。
12、牛尾
有奶白色的脂肪和深红色的肉,由于常常运动,所以基本是瘦肉,富含胶质、风味十足,肉和骨头的比例相同,营养价值极高,宜炖食。加在砂锅菜或汤肴中长时炖煮即可尽释美味。
牛蹄牛蹄中除了有丰富的营养之外还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质。能增强细胞生理代谢,延缓皮肤的衰老,使皮肤更有弹性。吃牛蹄还可以强筋壮骨,有助于生长发育,脂肪含量很低,所以无论吃再多也是不会长胖。牛蹄可卤可烧可炖,非常美味。
上至西式大宴、下到快餐汉堡,牛肉都是当仁不让的主角,直以为牛肉似舶来品一般。其实由《庄子》中庖丁解牛的典故,和《淮南子·齐训篇》“一牛之体,齐味万方”的见解,便可知国人食牛由来已久。偌大一头牛,肉质自然也是因部位而异。一只牛可区分为肩胛、肋脊、前胸、牛小排、前腰脊、后腰脊、后腿、腱子、腹胁等九大部位。而一般市面上所贩卖的牛肉,均是依据这九大部位细分而出。接下来就要告诉大家,哪些部位的肉适合做什么料理,让您在品尝鲜美牛肉时能吃得更地道!开启分步阅读模式
各部位肉名称(食材)解析
01
1、肩胛部
由于肩胛是经常运动的部位,肌肉发达,筋多,肉质较坚实。肩胛部又分为:
(1)嫩肩里肌(板腱):是附着于肩甲骨上的肉,富油花且肉质嫩。适合牛排、烧烤及火锅片用肉。(2)翼板肉:含有许多细筋路、口感Q、油花多、嫩度适中、具独特风味。适合牛排、烧烤及火锅片用肉。
02
2、肋脊部
肋脊部的运动量较小,中间有筋,结缔组织受热易胶化,肉质较嫩,油花均匀,具独特风味,是极佳的牛排部位,而俗称的沙朗牛排即是切自肋脊部。常用于煎、蒸、火锅等方式烹调
03
3、牛小排
这个部位是位于胸腔左右两侧,富大理石纹脂肪,肉质鲜美,分为两种肉:
(1)牛小排:香Q滑嫩、骨头具有香味。适合烤、煎、炸、红烧等方式烹调。(2)牛肋条:肋骨间的条状肉,油花多、受热后油花与肉质熔为一体,汁多味美、入口即化。适合红烧牛腩、红烧牛肉面常用的部位。
04
4、 腹胁
腹胁肉的肉质纤维较粗,常在修去脂肪后,以腹胁排的方式贩卖。适合当作薄片烧肉。
05
5、腱子
又为牛腱心,是属于常运动的部位,筋纹呈花状,烹煮后Q劲又多汁,口感极佳。 适合卤、清炖,或是切薄片后以火锅、炒的料理方式食用。
06
6、前腰脊部
腰脊肉的运动量较少,肉质较嫩,大理石纹油花分布均匀,是属于大里肌的后段。适合以煎、烤牛排方式烹调,也常用于蒸牛肉、火锅片、铁板烧等。像是丁骨、纽约客牛排,正是由此部位的肉切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