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血小板生成不足:
可见于某些病理情况如再生障碍性贫血(AA)、急性白血病(AL)以及感染等时,或者由于某些毒物或药物如苯、二甲苯、环磷酰胺等的有害作用,骨髓内巨核细胞的增殖或生长成熟发生障碍,可引起血小板生成不足和数量减少。
2、血小板破坏过多:
见于某些药物如磺胺、氯霉素、安基比林等的作用或感染时,通过免疫机制,体内产生抗血小板抗体,致使血小板破坏过多和数量减少。
还可见于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症(TTP)、肝素诱发的血小板减少症(HIT)、系统性红斑狼疮(SLE)、HIV-1相关血小板减少症。
3、血小板分布异常:
见于各种原因引起脾机能亢进或脾肿大时,血小板在脾内阻留过多,致使血液中血小板数量减少。
/iknow-pic.cdn.bcebos.com/3c6d55fbb2fb4316825475dd2ea4462308f7d3ca"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3c6d55fbb2fb4316825475dd2ea4462308f7d3ca?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3c6d55fbb2fb4316825475dd2ea4462308f7d3ca"/>
扩展资料:
常见疾病:
血小板减少时,由于血凝过程延缓、纤维蛋白溶解增强和血管通透性异常,容易引起出血不止,严重时可出现皮下、粘膜、内脏器官或其他组织的出血,称此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功能作用:
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凝血和止血,修补破损的血管。血小板的表面糖衣能吸附血浆蛋白和凝血因子Ⅲ,血小板颗粒内含有与凝血有关的物质。
当血管受损害或破裂时,血小板受刺激,由静止相变为机能相,迅即发生变形,表面粘度增大,凝聚成团。
同时在表面第Ⅲ因子的作用下,使血浆内的凝血酶原变为凝血酶,后者又催化纤维蛋白原变成丝状的纤维蛋白,与血细胞共同形成凝血块止血。血小板颗粒物质的释放,则进一步促进止血和凝血。
血小板还有保护血管内皮、参与内皮修复、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血液中的血小板数低于10万/μ1(100×10^9/L)为血小板减少,低于5万/μL(50×10^9/L)则有出血危险。
参考资料来源:/baike.baidu.com/item/%E8%A1%80%E5%B0%8F%E6%9D%BF%E5%87%8F%E5%B0%91/3104892#1"target="_blank"title="网页链接">/baike.baidu.com/item/%E8%A1%80%E5%B0%8F%E6%9D%BF%E5%87%8F%E5%B0%91%E7%97%87#1"target="_blank"title="网页链接">百度百科——血小板减少症
过于疲劳是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原因之一,血小板减少会造成出血不容易止血。 可以调理一个星期然后再去医院检查一下, 诊断结果一:血小板逐渐升高到正常值范围,就不需要特殊治疗。 诊断结果二:血小板仍然很低,考虑属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的现象,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