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我们说一个人的命很硬,多半是说他在遭遇特别危险的情况之后,还能好好地活下来,俗话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所以命硬的人,又怎能说他“福薄”呢?
体弱多病反而长寿?命硬的人福气少?这句俗语所表达的意思似乎有违常理,这种说法有道理吗?
这种从古代流传下来的俗语,通常都蕴藏着一定的道理,否则也不会流传至今,有些看似不合理的古语,实际上都早已经过了一代代人的验证,只不过当我们还没有经历体验过的时候,就会想当然地觉得这句话似乎不太合理。
多病寿长的情况,并不少见,有些老人家看上去体弱多病,动不动就往医院跑,很多人可能觉得这样的老人多半命不久矣,但偏偏他就活得比其他同龄人要长很多,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多不胜数。
为什么经常病的人,反而比较长寿呢?我觉得这句话的本意应该是指那种“小病不断,大病不犯”的人,其实过去的老中医也经常说“破罐熬百年”,就是说那些与药罐相伴的病人,药罐子都熬破了,他还照样活得长命百岁,为什么呢?
因为经常小病不断的人,会更加注意自己身体的健康变化,有些甚至把自己熬成了半个医生,而且每次到医院各种检查做下来相当于定期给自己做了体检,对于重大疾病实际上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而那些看似健康的人很少警惕自己的健康变化,一旦生病,就病来如山倒,所以古人说“多病寿长”并非没有道理。
当然,这也不是说想要长寿那就得多生病,我们从中汲取到的经验应该是:在没有病的时候要多关注身体的变化,定期做一些体检和预防,咱们的中医也有“治未病”的说法,所以“预防疾病”才是长寿的关键。
古人比较信“命”,过去有“命薄”“命硬”之说,比如“红颜薄命”。那么命硬的人,主要是指那种虽然经常遭受性命之忧,但总能扛过去怎么折腾都能把命捡回来的人,出事之后往往会用“福大命大”来安慰自己。
但是古人说:命硬福薄。为什么呢?虽然这种人自己的命很硬,但在遭受危险的时候,那些刚好和他一起的人估计就凶多吉少,而这些在他身边的人,多半往往是他的亲人,因此过去有种比较愚昧的说法认为“命硬”的人要么克夫要么克妻,总之会克到身边比较亲近的人。
那么这样一来,即便这个人自己命硬活了下来,但也依旧难逃痛苦和孤独,这就是“命硬福薄”的由来。当然了,万事没有绝对,古人的说法也并非就是真理,如果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也欢迎留言评论,大家一起来探讨交流。
身为北京大学唯一终身教授的季羡林先生,在学术方面的成就着实让人望尘莫及。语言学家、史学家等太多的身份造就了他传奇的一生。早年留学海外,精通12门语言的季羡林,对于“ 养生 ”却有独到的见解。 季羡林:体弱多病却能活到98岁,“三不两好”的养生术令人称奇。
“三不”与“两好”
众所周知季羡林算是比较长寿的老人,但实际上在季老步入晚年后,身体状况并不乐观。季老频繁生病,像哮喘、冠心病等老年病他都得过,但即便如此他仍然能够活到98岁高龄,这跟季老的“三不”与“两好”的 养生 术有很大关系。
不锻炼:
季老的“不锻炼”,不是完全不锻炼或是排斥锻炼,而是没有必要刻意锻炼,勉强性的锻炼。他提倡适度锻炼,很多时候过度锻炼反而会过犹不及。
另外锻炼不光指锻炼身体,更要重视大脑的锻炼。季老的房子里最多的就是书,即使到晚年之后仍旧笔耕不辍,创作出很多佳作。在他看来一生勤于思考,对大脑便是一种有益的锻炼。坚持锻炼大脑,人的思维方式也会有所锻炼,随之变化的便是心态,好的心态对 健康 绝对有帮助。
不挑食:
很多老年人胃肠功能紊乱,导致对很多事物没有胃口,因此对饮食会比较挑剔。但时间久了便会营养不良,反而对身体无益,甚至会造成身体其他方面出现问题。
季老曾患过胃溃疡,但他从不挑食,保持营养均衡,从不过分调理或是食用补品,对他来说简单而全面的食物更有利于营养的吸收,这种饮食习惯更加延年益寿。
不嘀咕:
“不嘀咕”其实就是不纠结的意思。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很多不开心的事情没必要一直纠结,想得开、放得下,才是人生之大智慧。
所谓“气大伤身”,少生气,尽量不生气对身体绝对有益。要随遇而安、顺其自然,不要时刻给自己找不自在。上班想下班的难、下班又想上班的苦,一天到晚都在伤神,时间久了便成了伤身。
有很多人看似与世无争、随和、好相处,然而转过身去却是诸多埋怨,牢骚不断。这种表面的谦和仍对身体无益。能够做到真正的放下,凡事向前看,必会豁然开朗,心理 健康 了身体才能 健康 。
季羡林除了“三不” 养生 术,另外还有“两好”。
“一好”是看书。
季老这一辈子最重视的就是书,在他的家中,家具几乎都是破旧不堪,而书籍却堆满了整个书房。他一辈子离不开书,书也离不开他,不仅读了一辈子的书,还写了一辈子的书。书伴随了他的一生,成为他的 娱乐 、消遣、必需品。所有的不愉快只要走进书房,一切都会变得微不足道,很快便会忘掉所有烦恼。
“二好”是养猫。
季老步入暮年之后,与儿子常年无来往,在老伴和女儿相继去世之后,他确实感到苦闷难耐,然而此时的他养了一只猫,就这样猫和书一直陪伴他左右,使他苦中作乐,排解忧愁。
在我们得知季羡林老先生的 养生 之道后,觉得做起来简单又困难。他的喜好在常人看来几乎都能做到,但他的心态很少有人能够真正的拥有。长寿没有什么 养生 之道,心态才是真谛。
凡事看得通透,舍得舍得,有舍有得,不与他人计较,不与自己计较。不论所处何种境地,努力将自己的 情感 有所寄托,所谓“ 养生 无术是有术”当是这个道理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