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戴帽子是满族男子的习俗,自从清朝定都北京以后,剃发垂辫已成定制,因此北京的男子不分种族也不分长幼都戴起帽子来了。当时北京人戴的帽子大致可分为礼帽、便帽和风帽。所谓礼帽就是官帽,多用呢、缎或布制成,也有用皮子制成的。老北京的便帽,无论老少也无论尊卑都可以戴,这种帽子由6块同质料子拼制而成,据说早在明代初年,就因为它有天地四方的“六合统一”的意思而盛行于京城。风帽有棉、皮两种,用呢子或缎子制成的较多。帽扇至肩,可以保护脖颈以御寒。
2、清朝男子的服装以长袍、马褂为主。长袍的特点是,长过膝、领为圆,带大襟,有扣襻,袖适中,摆开衩。按规定:皇室宗族的长袍前、后、左、右开四衩,官吏的长袍开两衩。开衩的长袍,袖口要装饰箭袖,形似马蹄,故名“马蹄袖”,平时翻起,行礼时放下。普通百姓穿的长袍下摆不得开衩,俗称“一裹圆”,袖口为散口状。马褂是一种对襟、圆领、有开禊带扣襻儿的外罩衣,马褂多以绸缎织物为材料,也有用兽皮制作的。马褂颜色有蓝、紫、灰、黄多种,以黄色为贵,俗称“黄马褂”。一般平民不准穿,皇帝、巡行扈从大臣们可穿明黄色马褂。清代中晚期,赏穿黄马褂的勋臣相当多。
3、清朝的汉族妇女服装一般有披风、袄、裙等。披风即外套,作用与男人马褂相似。披风内依次为大袄与贴身小袄,下装为遮足长裙。满族妇女的便装一般为长袍。有些讲究装饰的妇女,往往在长袍的衣襟、领口、袖边处镶上绦子花边,作为美的点缀。
4、穿靴子也是满族的习俗。满族未入关前,常以皮子为面,然后絮进“兀刺草”,因此这种靴子被称为“皮兀刺”。入关以后则以布或缎为面制靴,同时也不再絮兀刺草了。当时,作为京城的主要居民的汉人,仍然是以穿鞋为主。总的来说,京城男子穿便服时以穿鞋为主,若穿官服则要以穿靴为主了。汉族妇女有缠足的习惯,着弓鞋(尖足鞋)。满族妇女不缠足,多穿装有木底的绣鞋,俗称“高底鞋”、“花盆鞋”。
同时,老北京布鞋也是老北京穿鞋文化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由于布鞋的用料以布料为主,具有透气、休闲、舒适、绿色环保、轻便等特点,深受广大百姓爱戴,成为人们衣着不或缺的一部分,代表品牌有合记、步瀛斋、内联升等,在鞋文化的发展上起着重要的作用,早期老北京布鞋以工艺绣花为主,后来渐渐发展成为使用多种工艺相辅相成的布鞋。
清末时,北京百姓还曾不分男女流行穿裤子。裤子分满裆和套裤两种。满档裤用绸或布制作的都有。女裤在裤腿边上往往还绣着各种花纹,男裤多为素色。至于套裤,是一种无裤腰裤裆、只有两只裤腿的裤子,穿着时用带系在腰间。
民国时期,北京妇女一般穿戴为上衣下裙。青年妇女多喜欢穿瘦身秀长的衫袄,衣领挺高,下穿黑长裙。后来,满族妇女穿的长袍推陈出新,逐渐成为体现女性曲线美的旗袍。民国成立后,政府曾发布“剪发通令”,而且还制定了“服制条例”,条例中规定了男子和女子礼服式样。但这些并没有贯彻实行,对普通百姓的穿着打扮影响不大。
裤裆大的裤子有以下两种:
1、吊裆裤
吊裆裤的原型最早出现在监狱里。为了防止犯人们用皮带上吊自杀,即使裤子再大也只能让它松松垮垮地荡在腰部以下。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这种款式的裤子开始出现在匪帮影视片中,并逐渐在城市滑板少年和高中学生中流行开来。此外,这种吊裆裤也是黑人饶舌歌手的象征之一。又叫哈伦裤。
2、哈伦裤
哈伦裤,是一种来自保守的穆斯林妇女服装,这种裤子的名称来源于伊斯兰词汇“哈伦”,它起源于伊斯兰后宫女子的穿着,所以又名“伊斯兰后宫裤”。哈伦裤经过时尚品牌设计师的妙手出现在T台上,随之也受到了更多明星及潮人们的喜爱。
扩展资料:
哈伦裤有以下几种
1、传统哈伦裤
这种哈伦裤的裤型类似于我们所看到的灯笼裤,很宽松,很舒适。法国设计师保罗·波烈最早将穆斯林后宫妇女的裤子引入时尚圈,解放了当时法国妇女长期受禁锢的身体。
2、窄脚哈伦裤
传统的哈伦裤类似于灯笼裤,但又比灯笼裤来的有型,但还是上宽下肥的款。
3、窄脚哈伦裤
窄脚哈伦裤的特点主要是小腿部位尺寸比较窄,但臀部或大腿部还是保持着原有的宽松和舒适。这种形态的裤子不仅可以拉长小腿,塑造出小腿的曲线轮廓,还可以有效的掩盖臀部或者大腿处的缺点,有效的塑造腿部线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