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阴虚,为中医名词术语。是指由于阴液不足,不能滋润,不能制阳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证候。临床可见低热、手足心热、午后潮热、盗汗、口燥咽干、心烦失眠、头晕耳鸣、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症,治以滋阴为主。
若阴虚火旺者,宜养阴清热。阴虚可见于多个脏器系统组织的病变,常见者有肺阴虚证、心阴虚证、胃阴虚证、脾阴虚证、肝阴虚证、肾阴虚证等,以并见各脏器的病状为诊断依据。
2、阳虚(yangdeficiency),中医名词。指机体阳气虚衰,机能减退或衰弱,代谢活动减退,机体反应性低下,阳热不足的病理现象。
阳气有温暖肢体、脏腑的作用,如果阳虚则机体功能减退,容易出现虚寒的征象。常见的有胃阳虚、脾阳虚、肾阳虚等。阳虚主证为畏寒肢冷、面色苍白、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脉沉微无力等。
/iknow-pic.cdn.bcebos.com/b58f8c5494eef01fa522c594eefe9925bc317da9"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b58f8c5494eef01fa522c594eefe9925bc317da9?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b58f8c5494eef01fa522c594eefe9925bc317da9"/>
扩展资料:
区分肾阴虚和肾阳虚
1、善恐:无缘无故地出现恐惧的感觉。
恐就是俗称的胆怯,即自己事先是知道的,就是害怕。由肾虚导致的善恐,一般会同时伴有头脑发空、健忘、腰膝酸软等症状,可以把这一特点作为判断的参考。
肾阴虚的人,在恐惧的同时还伴有手足心热、心烦失眠、遗精盗汗等症状,如果看看舌头,还会发现舌质红、舌苔少而干。肾阳虚的人,在恐惧的同时还伴有怕冷、四肢发凉、疲惫乏力等症状,如果看看舌头,还会发现舌质淡嫩、舌苔白。
2、畏寒:怕冷。
中医认为,人体阳气充足,能够抵御寒冷,维持正常体温,不会产生怕冷的感觉;如果人体阳气虚弱,不能温煦机体,就会产生寒冷的感觉。
肾阳虚引起的畏寒,常常伴有精神不振、腰膝酸软冷痛、面色黧黑等症状。另外,男子会有阳痿、早射、滑精的问题。
3、打喷嚏:喷嚏频频,经久不止。
作为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的打喷嚏,中医认为有两种情况下打喷嚏:一种情况是急性打喷嚏,多发生于气候突然变凉之时、身体受凉时以及感冒流行的时候,多与感冒症状同时出现。
另一种情况是肾气虚引起的打喷嚏。肾气虚引起的打喷嚏,往往是喷嚏频频,经久不止,同时伴有疲乏无力、腰膝酸软或疼痛、面色无华、怕冷、手足不温等症状,以过敏性鼻炎患者为多。
参考资料来源:/baike.baidu.com/item/%E9%98%B4%E8%99%9A/6335443?fr=aladdin"target="_blank"title="百度百科-阴虚">百度百科-阴虚
参考资料来源:/www.baidu.com/link?url=jApVOltru1zxMCDGlTMd2xLbNmU6Lw6R9MSPkgPkG25oQlJdq9JZOmVgRr9npeOeFdWxZwemCa7Zj520YwpYUYuwRpF0wvSUPE4B7aHfySO&wd=&eqid=f25c4738000d0f76000000045cbaa24b"target="_blank"title="百度百科-阳虚">百度百科-阳虚
参考资料来源:/health.people.com.cn/n1/2016/0707/c21471-28532161.html"target="_blank"title="人民网-如何区别肾阴虚和肾阳虚只需三招轻松分辨">人民网-如何区别肾阴虚和肾阳虚只需三招轻松分辨
“上虚火”就是中医说的“阳虚”(作者按)。
广东、广西那边喝凉茶很普遍,但很多人就是喝凉茶喝出病的。他们不知道这个是“阳虚”,以为上火:嗓子疼、脸上长痘,就去喝凉茶。其实那不行的;更糟糕的是,成终生疾病了,永远好不了。舌头红、喉咙痛、起痘,是由内向外自我修复的一种机制,已经启动了,你再喝凉茶把它压回去,那不成了一个终生疾病啊,怎么好得了?
中医里面讲“从治”,有“正治(从治)”有“逆治(反治)”,“逆治”就是表现为热,就给它用寒;“从治”就是顺其势,它本来是个热症,一大片的热象,然后你用热药,把它引回到它应该去的地方。《内经》不是讲“君火以明,相火以位”?这个位很重要,这个相火应该在什么地方?君之下,水之中,如果它离开水,跑到这个君的前面、上面去了。实际上就是它不应该跑到上面去,而应该回去;但是它脾气很暴,你要顺着来,你不要揍它、不要骂它,这个就是引导。
秋天来到,世间万物阳气收藏,寒气顿生,但秋燥邪气仍在,容易耗伤阴气,造成肾阴不足虚火上扰,两种因素影响之下,很多人最终形成上热下寒之体质。
1
秋季阴阳失和
容易形成上热下寒体质?
每逢秋季,总有不少人抱怨自己一方面 皮肤干燥、毛孔粗大、痤疮、口臭、口干渴、牙痛出血,咽喉干痛、耳鸣、心烦失眠 ,另一方面却又有少腹冷痛、痛经、尿频、小便清长、大便溏烂、白带清稀、畏寒怕冷等截然相反的表现,此正是所谓亚临床类型上热下寒型体质。
而秋季所出现之上热下寒表现, 上热多为虚热,下寒则可虚实夹杂 ,归根到底,是 下元虚弱、上实下虚 的生命状态,是 阴阳不相和合、寒热脱节严重偏颇 的病理体质,而此类型体质形成的基础无外乎两大原因:
1、秋季人体阳气升发有余,收敛潜藏不足
《素问·宝命全形论》云:“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遵循自然界春夏秋冬四时阴阳的变化规律,如此才能维持体内阴阳平衡。
秋季昼夜温差悬殊,正是人体阳气收敛潜藏体内的时候。但秋季也是燥邪主令之时,倘若起居不慎,必定容易受燥邪所伤。 燥为阳邪,伤人最易损伤津液 ,出现各种干燥症状,如口鼻干燥,咽干口渴,皮肤干涩,甚则皲裂,毛发不荣,小便短少,大便干结等。
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燥胜则干”,津液损伤,则阴分不足,水浅不养龙,真水亏虚,阳无以附,龙火离位上越,上冲于头面,故见口鼻干燥,咽干口渴等头面部热症。长久以往, 阳气升发有余而潜藏不足,违背人体正常生理循环,必定损耗阳气,导致阴阳失和,寒热脱节之上热下寒。
图源:摄图网
2、秋冬寒气侵袭,脾肾阳气虚衰
步入深秋之际,万物肃杀,寒气渐浓,寒邪发病,具有收引、凝滞、趋下的特点,寒的趋下作用表现在,寒邪往往容易停留在人体的下半身,其中对肾阳的损害尤为突出。
《素问·至真要大论》有云 “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寒邪引起肾阳不足,必定引起痛经、关节疼痛痹病、四肢发凉厥病,小便清长、夜尿较多等下寒症状。
而人体诸脏腑阳气之生成,必定仰仗脾脏后天运化之精,寒邪伤人,亦易伤脾,正如《理虚元鉴》曰: “凡阳虚为本者,其治之有统,统于脾也”。脾阳不振,则见食少不化、呕吐、泄泻、四肢清冷诸症。
2
从中医角度辨证体质论治
改善“上热下寒 ”体质的4个办法
如上所述,上热下寒是外界因素及人体自身原因影响下形成的 阴阳不相和合、寒热脱节严重偏颇 的病理体质,严格意义来说,属于阳虚体质的一种特殊表现,而针对其治疗,中医大致分以下 两种 情况辩证论治:
1、肾阳浮越,则需潜火归藏、引火归元
肾为先天之本,内藏真阴真阳,水足则火藏于下,则阴平阳秘 。若水亏不足以制火或水寒迫阳外越,相火上奔,上冲于头面,则见上有虚热之火,治宜将离源之火,使之向下归于本源,达阴平阳秘的状态。具体治法则需 潜火归藏、引火归元。
而引火归元治法有两大特点:一是大量的 滋肾壮水药 ;二是少量的 引火归元药 。
引火归元常以滋肾阴之品如生地黄、淮山药、黄精、熟地黄、山茱萸、龟板、天冬、知母等,同时加入少量的肉桂、附子、巴戟天、干姜等,或者牛膝引火下行,使阴阳互生,阳得阴则可潜伏于下,阴得阳则泉源不竭。
2、脾阳不振,治当以健脾温阳为焦点
中焦脾胃 既是气血生化之源,也是气机升降之枢纽,更是诸火之源泉,故阳虚体质调治之本在脾胃,寒邪伤脾,脾虚无以运化,更耗损阳气,治当以健脾温阳,通常可用 五苓散或理中汤类。
图源:摄图网
除了汤药治疗以外, 中医外治理疗 对于改善上热下寒体质有独到疗效,更加方便长期坚持:
1. 针法:
引火归元:穴取隐白、太白、太冲、行间、涌泉:
以上组合具有 温阳补虚,凉血降火 的作用,达到 调和阴阳 的目的。
温补脾阳:穴选中脘、足三里、三阴交、脾俞、胃俞:
上述组合,具有 温补脾阳,理气和中 的作用。
2. 艾灸:
悬灸气海、关元、中极、肾俞、命门: 气海、关元 为临床常用组合,具有培元补气,壮阳固脱的功效; 中极、肾俞、命门 诸穴则为命门之火发生之地,肾气聚拢之处,温灸上述组合,可奏固本培元,引火归元之效。
隔物灸 神阙 :神阙穴具有回阳救逆、开窍苏厥之功效,覆盖姜片于其上,加艾柱温灸,既可以建中温阳调和五脏亦可 引浮阳归隐 。
3. 穴位贴敷
用吴茱萸、黄连,按10:1比例共研细末,取药末10g醋调,睡前敷两足涌泉,清晨去之, 涌泉 是足少阴经穴,此方外敷涌泉具有治疗头痛、鼻衄、口疮、失眠的功效。
4. 中药沐足
使用温性药物 沐足 是中医温补肾阳常用治法,盖因足少阴肾经如《灵枢·经脉》所云:“起于小趾之下……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肾经由人体最偏远之地——小趾而始,血脉最难顾及之地,故最容易受寒邪侵扰,而 温阳中药沐足恰好从肾经起始之处固护阳气,是故有温肾奇效。
艾叶泡脚是一个享受又有效的方法。清代吴仪洛在《本草从新》中说: “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亡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艾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
泡脚时加入艾草也很有讲究,国货铺这款艾草足浴饼,用的材料是艾草中的翘楚—— 蕲艾 。经现代科学检测, 蕲艾的挥发油含量是普通艾草的2倍 ,其渗透力比一般艾草强,也更温煦,有力透酒坛的行话。而且用机器压制成饼, 有效降低艾草精华的挥发 ,艾草味浓厚,比普通艾草更适合泡浴。尤其是秋季皮肤干燥、易秋乏、“上热下寒”体质的人,用艾草足浴饼泡脚最合适不过了,有助于畅通经络,排出体内淤积的湿寒气,改善体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