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代谢异常是指生来就不能进行某种物质的代谢。先天性代谢异常多达200种以上。
其发病的时期和症状,因各种疾病而稍有不同。一般是在生后几个星期到几个月期间,精神和肉体方面的发育明显迟缓,大都有痉挛、呕吐、肝肿大、脑电图异常、精神差等症状。
而且,这种疾病如果放置不管,不仅几乎没有痊愈的可能性,而且还会进一步发展,对其他物质代谢发生二次性或者三次性的不良影响而形成无可挽回的发育迟钝和重症心身障碍儿童,这种情况并非少见。因此,应该尽量在早期发现,并给予积极治疗。
一般来说,婴儿在生后1周做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先天性代谢异常症并给予对症治疗。
在饮食疗法中,为了纠正体内物质的平衡紊乱,可使用特殊的牛奶。在确定治疗方针之前要进行反复检查。也可住院检查然后再进行门诊治疗。
新生儿筛检守护宝宝健康,预知先天性代谢异常6疾病 小宝贝能健康平安的长大是爸妈最大的心愿,但有些宝宝可能一出生就患有先天性代谢异常,像是蚕豆症、先天性甲状腺低能症等,这些疾病是否会影响到日后的生活呢?家长又该注意哪些地方?
所谓先天性代谢异常疾病,泛指患者身体的特定基因产生突变,导致体内缺乏某些酵素合成,以及生化机制出现问题,造成身体无法有效代谢食物中常见的成分,像是胺基酸、糖类、脂肪酸等,使代谢物质堆积于体内,形成毒性物质;经过一段时间的累积才会出现症状,包括呕吐、倦怠、活力表现差,后期更出现食欲差、喂食困难,严重者还会有呼吸急促、痉挛、意识不清等状况,若未及早发现和治疗,有些甚至会造成身体机能与智能永久性的障碍。
宝宝为什么会有先天性代谢异常的情况发生?大部分的先天性代谢异常疾病是自体隐性的遗传模式,因为爸爸、妈妈身上某种酵素的其中一个基因发生突变,但都属于无症状的带原者,而宝宝的基因又来自于父母,若宝宝正好遗传到父母各别的突变基因,就会发病。中国医药大学儿童医院儿童遗传暨内分泌新陈代谢科主治医师谢秀盈指出,由于先天性代谢异常在初期并无明显症状,通常拖到症状出现时才被诊断治疗,可能已错过治疗的黄金时间。
为了及早诊断出常见且可在新生儿期间治疗的先天性代谢异常疾病,卫生署于民国74年开始全面实施新生儿筛检,目前 *** 委托三家新生儿筛检中心,包括台大医院、台北病理中心、中华民国卫生保健基金会进行此项业务。新生儿筛检必须于新生儿进食的48小时之后,在喝奶状况正常之下,采取少量后脚跟的血液(约0.2~0.3c.c.),滴于新生儿筛检的血卡上,晾干后再送到检验单位,大约2周便能得知结果。
大部分的先天性代谢异常疾病只要及早诊断,经由饮食控制与药物辅助治疗,对预后有很大的帮助。不过,做完新生儿筛检,提醒爸妈要特别注意两点,首先,在新生儿筛检的结果出炉前,尽量不要让宝宝接触萘丸(俗称臭丸),也不可任意服用药物,以防宝宝有先天性代谢异常,会因某些成分而造成生命危险。其次,如果宝宝的筛检结果疑似阳性,并不代表已经确定罹患该疾病,当爸妈收到通知时,无须过于惊慌,因为许多因素都会影响初次筛检结果,例如:新生儿出生时,体重较轻、喂食状况不好、怀孕周数较小的早产儿等。原采血院所或确认检查的医院会在最短时间内协助宝宝接受进一步检查,一般而言,在第2、3次复检后,宝宝的指数就能恢复正常。经详细检查确诊为先天性代谢异常疾病,只要遵照儿科医师和营养师的建议尽早治疗,即可改善宝宝的预后。
1葡萄糖 - 六 -磷酸盐去氢酶缺乏症(蚕豆症)
葡萄糖-六-磷酸盐去氢酶缺乏症,俗称蚕豆症,在台湾的带原比例非常高,属于常见的遗传性疾病。根据资料统计显示,每100个宝宝中,约2~3个有蚕豆症,主要是因为宝宝的红血球内缺乏某种协助葡萄糖代谢的酵素,无法保护红血球对抗某些特别的氧化物。
当患有此疾病的宝宝在接触一些特定物质时,例如:吃蚕豆、接触萘丸(臭丸)、擦紫药水、服用磺胺类药物等,都会使红血球被破坏和分解,黄疸指数上升,容易造成急性溶血性贫血,宝宝会出现脸色苍黄、疲累、食欲差、黄疸(眼白及皮肤均变黄)、茶色尿(尿色较深,如茶般)。若未及时处理,胆红素堆积于脑部的神经细胞演变成核黄疸,宝宝会开始出现张力过强与高频的哭闹声,长期下来会对智能产生永久性的伤害,甚至危及生命。由于新生儿筛检于民国74年才开始实施,很可能爸妈本身有蚕豆症,但出生时并未被筛检过,建议爸妈一起抽血检查酵素活性。
有疑似蚕豆症的宝宝,必须转介到大医院检测体内酵素活性,若确诊为蚕豆症,医师会给予照护守则的叮咛小卡。基本上,无须任何药物治疗,只要避免吃进蚕豆或其制品(例如:蚕豆酥)、接触樟脑丸与臭丸、涂抹紫药水等。当宝宝看病时,应告知医师宝宝患有蚕豆症,避免服用到特定的药物(例如:解热镇痛剂、磺胺类、抗疟疾、硝基喃类等)。假若发现有黄疸、贫血(脸色苍白),尿液呈现暗红色或茶色现象,应尽速将宝宝带至医院诊治,避免接触上述之致病因素,照护方面与一般宝宝并无不同。
2先天性甲状腺低能症先天性甲状腺低能症属于内分泌代谢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台湾平均每3000~4000个宝宝就会有1个。发生原因可能是本身甲状腺的生长发育不良(体积过小或没有发育)、甲状腺素的合成异常、脑部的脑下垂体功能低下或暂时性甲状腺低能症(大都因为母体因素造成,包括怀孕时碘缺乏或摄取过量、服用抗甲状腺药物、孕妈咪本身有自体免疫性甲状腺炎及某些不明原因)。
刚出生的宝宝几乎无異常症狀,出生2~3个月后慢慢出现症狀,典型症状可能有持续的黄疸、表情痴呆、哭声沙哑、皮肤与毛发干燥,甚至会出现腹胀、便秘、呼吸及喂食困难等状况,长期下来就会造成脑部的生长发育迟缓。
此病症主要为体内缺乏甲狀腺荷尔蒙,会影响脑神经及身体生长发育,若要确诊,必须进一步抽血检查血清中甲状腺素(T3,T4,Free T4)及甲促素(TSH)之浓度,治疗的关键期为出生后3个月内,如果错过黄金治疗时间,可能会造成永久性的智能障碍、生长发育迟缓、身材矮小。
原则上,治疗方式以口服甲状腺素(L-THYROXINE)为主,1天服用药物1次,每个宝宝所需的剂量会根据体重评估,因此,治疗初期必须每个月定期回诊,抽血追踪甲状腺素的指数是否恢复正常,稳定后于每3~6个月追踪即可。少数的宝宝在治疗初期可能会出现不适应的症状,例如:容易哭闹不安、难安抚、睡不好,若有此情况,建议及早带回医院与医师讨论剂量是否需要调整;若服用1~2个月后,期间并无特别状况,只要记得定期的服药与回诊抽血检查,随着宝宝的体重成长和抽血的数值来调整剂量。
患有先天性甲状腺低能症的儿童和一般正常宝宝同样聪颖健康。3岁后脑部发育较成熟时可以短暂停药,侦测排除「暂时性甲状腺低能症」的可能性。停药后须更密切抽血追踪甲状腺素,若指数又开始下降,即代表终身都需服用该药物。
3先天性肾上腺增生症先天性肾上腺增生症发生率约1万5千个宝宝中会有1个,是一种体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由于参与合成肾上腺皮质激素的酵素缺乏所导致,最常见的因素为肾上腺中21-羟化酵素之缺乏,造成下游的代谢产物皮质醇(cortisol)、留盐激素(aldosterone)缺乏与雄性素(androgen)生成过量,以致于此酵素的前驱物质(17-OHP)升高。依酵素缺乏程度而有不同的男性化征象,严重者会有钠与水分不平衡的问题,主要分成三种型:
‧ 失钠型: 属于最严重的类型,由于皮质醇与醛固酮的不足,大部分于新生儿前几天会出现喂食困难、呕吐、脱水、体重降低、低血压、低血钠、高血钾等状况,若未积极给予治疗,可能在出生1~4周进展成肾上腺危象,出现酸血症、休克、昏迷,甚至死亡。
‧ 单纯型: 初期症状不明显,由于肾上腺本身会分泌男性荷尔蒙,对女宝宝而言,因为酵素的缺乏,反而会使男性荷尔蒙分泌量过多,出现程度不一的外生殖器男性化。除此,男宝宝的患者也会有发育上的问题,若未做新生儿筛检,难以早期诊断,直到3~7岁出现生长过速及 *** 长出才可能被发现。
‧ 晚发型: 这类患者难从新生儿筛检中发现,通常过了婴儿时期,甚至到青春期才会逐渐出现雄性素过高的征象,例如:青春痘、 *** 过早出现、生长过速、骨龄提前。女性患者在出生时具有正常生殖器,但到了青春期时会可能出现多毛、初经延迟、月经不规则与不孕;男性患者则通常无症状,但可能会有胡须过早出现、 *** 增大等情况发生。
由于该病症较复杂,通常会经由抽血检测17-OHP数值及电解质(钠离子、钾离子)、皮质醇、醛固酮等,根据这些数值判断患者是属于哪一型,再决定治疗方向。一般来说,先天性肾上腺增生症是由于严重缺乏酵素,使自身类固醇与控制电解质的醛固酮无法产生,因此,药物方面会给予口服类固醇,剂量会依宝宝的生长发育而定,但当宝宝发烧生病或需进行小手术、压力较大时,必须补充的剂量更高。患童在治疗期间仍要依照其生长而调整剂量,定期验血和检测骨龄,如果能得到及时且适当的治疗,肾上腺增生症的预后良好。除此,「失钠型」的宝宝有盐分快速流失之特性,除了喝奶,仍需在牛奶里额外补充适量盐分。
新生儿筛检守护宝宝健康,预知先天性代谢异常6疾病 4苯酮尿症根据资料统计显示,苯酮尿症在台湾约3万5千个中会有1个。该病症是由于酵素基因突变而丧失功能,或者缺乏辅酶,使宝宝体内无法有效代谢食物中的必需胺基酸-本酸(phenylalanine),食物中的牛奶就含有此成分。新生儿初期喝奶的分量并不多,故症状不明显,到了3~4个月后,累积的量增多,会开始出现呕吐、皮肤毛发颜色变淡、湿疹、生长发育迟缓、尿液和体汗有霉臭味,严重者甚至出现抽慉、颤抖等异常动作,长期可能造成严重智能不足。
苯酮尿症会根据抽血检验苯丙氨酸的浓度和胺基酸分析,以及尿液有机酸的质谱分析做确诊,目前药物仅根据缺乏辅酶而开立口服药物补充,酵素之缺乏应严格控制饮食,婴儿时期使用不含本酸成分的特殊配方奶粉,长大开始可以吃副食品、成人食物后,也要严格限制鱼、蛋、肉、豆类及五谷根茎类中的主食(米饭、面食)等摄取量,因此,需要定期回诊追踪血液中本酸的浓度,尽量控制在2~6mg/dL的范围内,同时也要与营养师配合定期评估孩子的营养状况和生长发育情形。
5高胱胺酸尿症大约10~20万中会有出现1个,主要是宝宝体内的CBS酵素(胱硫醚合成脢cystathionine-β- synthase)功能缺乏,导致甲硫胺酸的代谢出现问题,堆积在血液中引起毒性反应。若未妥善治疗会造成骨骼细长及蜘蛛状指、眼球晶状体脱位、智能不足,甚至影响血管,出现血栓,形成脑中风等并发症。
此病症的检查方式是由尿液做胺基酸定量分析或直接测酵素活性与相关的基因分析,确诊后先给予大剂量维他命B6治疗(或合并维生素B12、叶酸folic acid补充)。对于CBS酵素轻微缺乏者,补充适量维生素B6可使其发挥功能。如果对前项治疗没有良好反应,应配合饮食治疗,食用特殊奶粉或低甲硫胺酸食谱,病患必须定期抽血监测血中甲硫胺酸含量及尿液中高胱胺酸值,并按时接受体格、眼睛及智力发育评估。一般来说,若能及早发现与治疗,患童在智能方面的预后会很不错,唯眼睛的病变较难避免,饮食控制的越严谨,后遗症就越轻。
6半乳糖血症约 100 万个宝宝就会有一个典型的半乳糖血症,主要是因为宝宝缺乏某种代谢半乳糖的酵素,其中3种只要缺乏1种,就无法正常代谢半乳糖转变为葡萄糖。刚出生时并无症状,连续几天喂奶后,才会开始出现严重吐奶与昏睡的情况,时间一久会使脾脏、肝脏肿大、黄疸,免疫功能受到破坏后,严重可能导致血液感染而死亡。
疑似有半乳糖血症的宝宝,会直接抽血检测相关的酵素活性及分析血液中半乳糖及半乳糖-1-磷酸盐的浓度,若确诊罹患此疾病,目前没有特殊药物可以帮助半乳糖代谢,只能从控制饮食方面着手。宝宝必须避免食用含半乳糖成分的食物,包括母奶、牛奶、乳制品与含半乳糖食物,改以喝豆奶、特殊配方奶粉,较大的孩子也要限制乳制品与动物内脏的摄取,并且定期回诊,监测血液中半乳糖及半乳糖-1-磷酸盐含量。
另外,谢秀盈医师提醒,若第一胎就确诊为半乳糖血症,建议怀第二胎的孕妈咪于孕期中要尽量避开奶类、乳制品与动物内脏的食物,避免加重患有此病症胎儿的伤害。
谢秀盈
学历:国防医学院医学系
经历:中国医药大学儿童医院住院医师、中国医药大学儿童医院教学总医师、中国医药大学儿童医院儿童遗传暨内分泌新陈代谢科研究医师
现职:中国医药大学儿童医院儿童遗传暨内分泌新陈代谢科主治医师、中国医药大学儿童医院儿童急诊科主治医师
自闭症的诊断与治疗—自闭症的病因 三、自闭症的病因 1. 自闭症的神经心理学基础 分析自闭症患者魏氏智力测验的资料并与其它诊断的儿童比较,发现自闭症患者在语文测验之记忆分测验得分不比其它诊断者差甚至更高,可是在理解分测验,自闭症儿童就比其它儿童差很多。就大部分自闭症患者而言,其操作智商常高于语文智商。其它测验也发现,大多数自闭症儿童的视觉学习优于听觉学习。例如有些自闭症患者还不会叫爸爸妈妈却会认字,会背课文,但却不知道课文的意思,这表示视觉记忆很好,可是理解力差。然而也有部分自闭症儿童的听觉很敏感,对旋律的学习很强,听觉学习优于视觉学习。笔者的资料显示,视觉学习优于听觉学习的比较多,约占85%。视觉学习快的孩子用视觉的方式教效果较佳。世界著名的TEACCH结构教学法就是强调教材以视觉方式呈现的实用教学方法。 以神经心理病理学的角度探讨自闭症的核心或原发缺陷,有三个主要的假说。「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是指了解个人及他人的心理状态,也就是了解自己及他人的意图、信念、假装、希望等心理状态。患自闭症的儿童很难通过「错误信念」测验,很难理解别人的及自己的心理理论,因此心智理论缺陷是广受注意与研究的假设,此一假设可以用来解释自闭症患者的沟通障碍和社会互动人际障碍,但难以解释同一性及反复的行为。「执行功能(executivefunction)」是指计画行动、冲动控制、抑制反应等功能。自闭症患者的仿说、反复性的思考和动作、缺少计画、难以抑制不适当的反应等,都符合执行功能缺陷的假说,但只能间接解释自闭症的社交及沟通障碍。第三个假说是「中心聚合缺陷(central coherence deficit)的假说」。这项假说主要是针对自闭症患的智能不均衡,常有数字、绘图、记忆、视觉空间等的智能的火花而提出的。这个假说是指自闭症患者,当信息的来源过多枝节时,无法将这些整合到较高层次来理解,而将注意力放在枝节上,以至于不能掌握整体或情境线索。过于注意自闭症次要特征的解释,是此假说的弱点。综合而言,三种假说都无法圆满的解释所有自闭症的症状,可能要将这些理论整合,寻求更合适或更基础的理论,来解释自闭症。 2.易并发自闭症的身体疾病 自闭症是以行为特征来诊断的症候群,其病因不明,如果某些身体疾病,尤其先天性或婴幼儿期即出现的疾病,并发自闭症的比例比一般人高,而自闭症患者有该身体疾病的比例亦比一般人高,则该身体疾病可能提供自闭症病因研究的重要讯息。根据自闭症定义之宽或严,及寻求并发身体疾病方法之周密性,10~37%的自闭症患者有身体疾病,而有些会伤害脑部的身体疾病较多表现自闭症的行为特征,其中比较有名的有先天性德国麻疹、幼儿痉挛、结节性硬化症、大脑脂质沉积症及苯酮尿症等。 先天性德国麻疹是在怀孕早期感染德国麻疹,病毒侵入成长中的胎儿而形成,这类儿童出现自闭症的比例较一般儿童高200至450倍。但自闭症患者只有1% 有先天性德国麻疹,显示它不是自闭症的主要原因。幼儿痉挛是婴儿出生后几个月即发作的一种特殊型态的癫痫,典型的发作是幼儿突然出现像折弹簧刀或回教徒朝拜,头、手和脚部折叠起来的痉挛发作,其脑波呈现弥漫性广泛异常。患幼儿痉挛的儿童也较易患自闭症。结节性硬化症是一种显性遗传疾病,患者出现癫痫、智能不足及在鼻子两侧出现皮脂腺瘤,身体出现白斑,在脑及肾脏长结节。这种病人出现自闭症者达17~61%,而自闭症患者中1~14%有结节性硬化症。目前已知结节性硬化症的基因在第15对染色体,因此第15对染色体也是寻找自闭症基因的热门染色体。苯酮尿症等新陈代谢疾病是由于身体对某些成份的新陈代谢异常而破坏某些器官功能。苯酮尿症若未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会产生智能不足,也较易呈现自闭症现象。大脑脂质沉积症也是一种代谢异常,不过它所产生的不正常代谢物是脂肪性的,沉积在大脑细胞而破坏大脑细胞的功能,除了形成各种神经症状外也可呈现自闭症特征。从代谢异常着手,目前也仍未突破自闭症的病因。 3. 自闭症的神经解剖学基础 到底脑子的哪一个部位出了差错才会造成自闭症呢?这一直是病因学探讨的主题。然而一直到1980年代才有自闭症患者死亡后大脑解剖的病理报告。这个病例解剖并没有发现神经系统的某个部位缺少或多了一块,而病人的小脑蚓部神经细胞的数目却比正常人少。在1985和1986另有三篇报告报导了类似的结果。 病人死亡之后才能解剖研究脑部的结构,这种机会是可遇不可求的,这项限制因使用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振扫描(MRI)而大为改善。可是由于自闭症患者不容易合作接受检查,再加上自闭症患者不多,因此这类报告个案数较少。MRI检查结果有的报告小脑体积较小,有的报告大脑的某些部位有萎缩的现象。直到1995年2月,日本的几位学者有系统的收集了102位自闭症患者和112位正常人比较其头部MRI,结果发现自闭症组的小脑蚓部第六、七小叶比正常人组的小脑体积来得小,他们也发现自闭症组的脑干和正常组比较起来也有一些问题。更重要的是这一群研究者追踪了十几个儿童,他们在周岁前发现有发展迟缓并接受MRI定期追踪,到三岁时医生确定这些病人患有自闭症,MRI发现这十几个儿童在还没诊断出自闭症之前他们的脑体积就比较小了。 然而小脑的体积较小和自闭症有什么关系呢?小脑的体积比较小可以用来解释一部份自闭症的儿童在知觉运动上比较特殊的现象,也可以用来解释部分注意力的问题,可是这些现象能够解释自闭症儿童很特殊的语言沟通、人际互动以及认知缺陷吗?譬如自闭症的孩子不理人、仿说、记忆力优于抽象理解能力和小脑有什么关系呢?何况有一些小脑症的患者,并没有出现自闭症的现象,因此小脑和自闭症之间的关系还需要很多的研究来厘清。 文献上,并不是所有的自闭症报告都显示与小脑有关,有些显示桥脑异常,也有些报告大脑额叶、「海马」或「胼胝体」的异常。因此自闭症患者的脑到底出了什么问题,还在继续研究。笔者认为自闭症不是单纯的一种病,可能有数个亚群,其脑部病变也不只一种,而是有好几种可能性,有的发生在小脑、有的发生在大脑、有的在桥脑,但是他们可能有一个共同表现的机制,而呈现共同的自闭症症状,但这个「机制」是什么?有待继续研究。 4. 自闭症的遗传学基础 常有父母问:生了一个自闭症的孩子之后,生下一个也是自闭症孩子的机率有多少? 在讨论这个问题时,自闭症患者智商的高低很重要,如果智商是较低的,其同胞也是自闭症的机率约五十分之一;如果是高功能的自闭症患者,其机率降到百分之一。这项资料暗示自闭症和智能不足关系密切,要讨论自闭症的遗传要先控制智能不足的因素。 X染色体脆弱症是X染色体长臂远程有一段不易染色容易断裂。X染色体脆弱症的病人,虽然有描述他们是合作、愉快、情绪和行为都正常的,但有更多描述他们是过动、不专心、避开视线接触、常同行为、自我伤害及攻击,尤其是过动和不专心,80%以上的此症男性患者都有此现象。由于出现沟通障碍和避开视线接触、常同行为等自闭症特征,部份X染色体脆弱症的病人遂被诊断为自闭症。但自闭症有较严格之诊断条件,且各报告之诊断条件不完全相同,因而要统计到底X染色体脆弱症男性患者有多少呈现自闭症时,很难将已有之报告予以综合比较。根据Bregman等人的综合统计,六个研究532位男性X染色体脆弱症病患,122位(23%)呈现自闭症。该文亦统计十个研究594位自闭症病人,50人(8.4%)呈现X染色体脆弱症。但后续报告,自闭症与X染色体脆弱症的关系反而不如智能不足与X染色体脆弱症的关系。 除了上述X染色体之外,学者不断报告自闭症患者的形形色色染色体异常。综合而言,除了第12、14和20对染色体之外,其余共19对及X、Y染色体都曾被报告出现在自闭症患者身上,其中以15、X、7、10、16和17染色体较被注意。 由于自闭症患者之同胞亦为自闭症之出现率为一般人口之75~150倍,及同卵双胞胎患自闭症之一致率为60~90%,而异卵双胞胎患自闭症之一致率仅0~10%,以此计算其遗传率达91~93%。这些资料均显示自闭症和遗传有密切的关系。现有数据显示自闭症并不符合单基因遗传的特征,故自闭症是多基因遗传的可能性较大。英国的研究者大规模收集自闭症患者及其一、二、三等亲的行为特征,发现自闭症在一等亲之出现率较高,在二、三等亲之出现率迅速大幅下降,据其资料推估,自闭症的基因少则2个,多则可达10个,最可能是3个基因。欧美有数个中心联合研究自闭症的基因,曾报告自闭症的基因在第7染色体,但接着又被推翻。在投入大量人力经费的跨国合作之下,加上人类基因图谱初现,在未来几年必然会有重大突破,然而即使找到基因,仍有更多后续研究要阐明基因-蛋白质-脑结构-脑功能-行为之关系。然而大部分的家庭只有一个自闭症患者,这显示自闭症是基因突变而来的占绝大多数,因此,从发现自闭症基因到自闭症的治疗和预防,仍是一条漫长的研究之路。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