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思维角度可以有逻辑、时间、空间等多个角度,存在思维误区选择自杀的人一般就只有逻辑角度,也就是只有因果关系,即什么事情引起自己的不能承受的状态,导致自己绝望以致自杀,他们通常脑海里必须、一定、万一等思想偏差比较严重,通常会比较极端,都会认为自己没得选了,除了自杀没有别的选择了。
自杀人员一般只从逻辑关系上考虑问题,在家庭受到不公平待遇或被冷落、被忽视、被轻视、被虐待而觉得特别委屈,在学校受到不公平待遇或被老师性侵欺负、被同学虐待、被恐吓而觉得特别委屈和害怕,在工作单位受到不公平待遇或被领导轻视、被同事忽视而觉得委屈伤心,在感情里受挫自己付出那么多却被对方忽视、轻视甚至还遭遇被抛弃而觉得委屈,在对未来的规划和期望中缺乏现实正向反馈,总是达不到目标看不到希望而觉得心灰意冷,当遇到这些委屈时,尤其是委屈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只有逻辑思维,只有因果关系,因为这些委屈的累积所以导致思想上的崩溃,这时如果思维容易绝对化,同时把不好的事情再恐怖化,把痛苦无限扩大,就很容易绝望轻生。其实不仅仅只有逻辑关系的,还可以有时间关系和空间关系的。
如因性侵跳楼的女博士,先不说家里人把她养那么大有多么不容易的话,也不说国家培养一个博士花费多少钱,就说除了跳楼自杀来用舆论谴责和惩罚导师外,没有别的解决办法了吗,必须要轻生吗,从时间上看,导师骚扰她那她能不能先办了休学啊,过上一两年能不能换个导师和下一届的学生一起读书,在这段时间里可以上班寻找自己的不足,也可以休息休息调整自己状态,从空间上看,她可不可以不读了,直接换一个城市找个工作上班,即便博士没毕业那硕士学历找个工作好好过自己生活也不是不可能啊,没必要只有逻辑关系非要选择轻生啊,付出自己的生命就为谴责和惩罚犯错误的人,不值。
再说为殉情跳江硕士,先不说好心人和家里人供养他多么不容易的话,就说除了跳江自杀来证明爱她外,没有别的解决办法了吗,从时间上看,她拒绝他了他伤心是人之常情的事,但她为什么拒绝他呢,她拒绝他和他分手那是他还不够优秀,他能不能把时间拉长些,靠自己的努力奋斗让自己变的优秀,当他足够优秀了,他还爱她再去找她,他不爱她了那就让她为当初的决定后悔吧,从空间上看,她拒绝他了他伤心,他可不可以直接换一个城市找个工作上班,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重新寻找自己的爱情,没必要只有逻辑关系必须选择轻生,付出自己的生命就为让别人后悔和遗憾,更不值。
很多人选择轻生都是为了证明什么或报复对方,很多是愤怒情绪冲昏了头脑,其实关键点还是自己无知,博士和硕士也不例外,有学历不一定就有与之相匹配的阅读量和知识储备量以及智慧量,自己不能找到自己的价值和认清自己的价值,自己又没有勇气重头开始,自己没有较高的容错度和包容度,自己没有度量原谅伤害自己的人,在一定程度上原谅了别人也就是和自己和解了,一个能够与自己和解的人才是一个明智的人和理性的人,不能原谅别人也就意味着自己放弃了生的机会。
自杀的一个原因是思维认知偏差,需要我们提高认知水平来修正认知偏差,自杀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价值感的丧失,觉得自己没有价值或找不到自己的价值,觉得自己活着没有意义,这就需要提高认知水平来认识自我,重塑自我价值感。
是人嘛,都会遇到不顺时,甚至大多数人都会遇到绝望的时候,成年人的世界里谁的人生不是经历过无数次的绝望失望再绝望的,谁没有经历过无数次深夜痛哭和彻夜难眠呢,每一个成功的百毒不侵的人也都曾有过无数次的无药可救,在决定要放弃时候,最好还是好好想想轻生是最好的选择吗,放弃生命是最好的选择吗,想想自己真正的价值是什么,重新找到自己真正的价值,从空间、时间、逻辑等多角度想想,只要用心想,大多数时候会有更好更佳更适合自己的选择,而不是自杀。
其实人们的大多数的痛苦都是想不通造成了,即存在有思维误区,其实想通了也就没有那么痛苦了,记住时间会帮我们抚平伤痛的,时间真的是好东西,很少有时间摆不平的伤痛,就像余华的小说《活着》中的福贵,时间就是上天赐予他最宝贵的东西,也是愈合他伤痛最好的礼物。
《一个平凡人的生活感悟》—16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