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出现心悸、胸闷等不适情形,去看了心脏内科,做了一连串检查却发现没有异常,可是还是会时常出现心悸不适吗?出现这样的情况有可能是自律神经出现失调了!但是造成心悸和胸闷的原因众多,究竟要如何与自律神经失调做出分别呢?首先要观察发病时机和伴随的症状喔!
1.心脏疾病:
通常在剧烈运动后出现,若伴有冒汗、易喘、心悸等症状,需赶紧就医检查善。
2.胃部疾病:
胸闷、心悸都发作在吃太饱、过饿或是身体平躺时,同时伴随喉咙痒,极可能是胃食道逆流等胃部疾病所造成。
3.呼吸道疾病:
出现在换季或天气变化大时的胸闷、心悸,加上也有出现过敏症状,则可能为气喘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引起的。
4.甲状腺疾病:
当甲状腺功能失调时,会出现「持续性」的心悸和胸闷,通常会在情绪紧张时变得更严重。
5.更年期症候群:
当心悸、胸闷发作时,伴有停经、热潮红等更年期征象。
6.自律神经失调:
若都不是前 5 个的原因引起的胸闷、心悸,并且看了医生却还是找不到根本问题,则可能为自律神经失调所引起的。
如何改善自律神经失调?
冠心病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心力衰竭 心律失常 还有一部分环境因素都会导致心慌气短胸闷如果出现不适症状请去医院就医。
1.冠心病:冠心病患者由于冠脉狭窄、心肌供血不足有可能发生心慌、气短、胸闷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替格瑞洛片或者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行冠状动脉造影或PCI治疗。。
2.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由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导致了一系列心脏不舒服的症状,对于这一类患者一定要调节情绪,保证睡眠,适当的运动,即可恢复。
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情,不要抽烟,均衡饮食,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做到劳逸结合,不熬夜,保持充足的休息,不乱用药、更改药量,定期复查。
3.心力衰竭:
①心肌损害:原发性心肌损害、:冠心病所致的缺血性心肌损害如心肌梗死、慢性心肌缺血;炎症和免疫性心肌损害如心肌炎、扩张型心肌病;遗传性心肌病如家族扩张型心肌病、肥厚性心肌病、右室心肌病等;继发性心肌损害包括:内分泌代谢疾病(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系统性浸润性疾病(如心肌淀粉样变性)、结缔组织病;
②心肌负荷过重:压力负荷(后负荷)过重:见于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肺动脉高压、肺动脉瓣狭窄等、左右心室收缩期射血阻力增加的疾病。容量负荷(前负荷)过重:见于心脏瓣膜关闭不全及左、右心或动、静脉分流性先天性心血管病。此外,伴有全身循环血量增多的疾病,如慢性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围生期心肌病、体循环动静脉瘘等。
③心室前负荷不足:二尖瓣狭窄、心脏压塞、限制性心肌病等引起心室充血受限,体、肺循环淤血
4.心律失常:心动过速、过缓以及心律不齐都可能引起胸闷的感觉,诱因不明显,常伴心悸、大汗、面色发白、休克、晕厥。
心源性胸闷心慌气短——表现为劳累後胸闷、呼吸困难,或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患者可睡眠中憋醒,见於心脏病患者出现肺淤血、心功能不全,当平卧位时,肺淤血加重,产生胸闷与呼吸困难,坐起後好转。胸闷也可以是冠心病心肌缺血时,心绞痛的一种表现。肺源性胸闷心慌气短——见於支气管哮喘、胸腔积液、自发性气胸、肺纤维化等。
神经功能性胸闷心慌气短——最常见於心血管功能紊乱。患者自觉胸闷、气短,主观感觉空气不足,呼吸不畅,常有叹息样呼吸,长出气後自感舒适;有时还常伴有心悸、心前区刺痛,以及乏力、头晕、头脑不清、惊恐、焦虑、多汗、失眠等神经症状。该病大多为青年女性,自觉症状明显,但心电图、心脏b超、胸部x线检查等,均无器质性病变发现。本病发生的机制为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交感神经张力增高,引起心血管系统一系列功能症状与表现。
若有胸闷心慌气短的症状,应做胸部x线、心电图、心脏超声或心肌酶等检查,先排除心肺等病理性与器质性的病变,如检查未发现异常者,则不必太担心,多为神经功能性症状。
记得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