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原体:衣原体是自然界中传播很广泛的病原体。多呈球状、堆状,有细胞壁,以一般寄生在动物细胞内。从前它们被划归病毒,后来发现自成一类。是一种比病毒大、比细菌小的原核微生物,呈球形,直径只有O.3-0.5微米,它无运动能力,衣原体广泛寄生于人类,哺乳动物及鸟类,仅少数有致病性。
1、真核(微米级): 霉菌2~10微米;真菌2—30微米,最大的可达100微米是真核生物,细胞直径一般10~100微米。
2、原核(微米级): 细菌,绝大多数细菌的直径大小在0.5~5μm之间 放线菌0.5~1微米 支原体0.2~0.3um,, 衣原体直径只有0.3-0.5微米,立克次氏体0.3~0.6μm×0.8~2.0μm。
3、无细胞结构(纳米级) : 病毒:多数病毒直径在100nm(20~200nm),较大的病毒直径为300-450纳米(nm),较小的病毒直径仅为18-22纳米。
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与人类关系密切。涵盖了有益跟有害的众多种类,广泛涉及食品、医药、工农业、环保、体育等诸多领域。
在我国教科书中,将微生物划分为以下8大类:细菌、病毒、真菌、放线菌、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
原因:支原体(mycoplasma)没有细胞壁,高度多形性,能通过滤菌器,而且是可用人工培养基培养增殖的最小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其大小只有0.1~0.3微米。
由于能形成丝状与分枝形状,故称为支原体。支原体广泛存在于人和动物体内,大多不致病,对人致病的支原体主要有肺炎支原体、溶脲脲原体、人型支原体、生殖器支原体等。巨噬细胞、lgG及IgM对支原体均有一定的杀伤作用。
扩展资料
支原体的生物学性状:
革兰染色为阴性,但不易着色,一般用Giemsa染色,染成淡紫色。支原体主要以二分裂方式繁殖,亦可以出芽方式繁殖,分枝形成丝状后断裂呈球杆状颗粒。大部分支原体繁殖速度比细菌慢,适宜生长温度为35℃,最适pH值为7.8~8.0。
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形成典型的“荷包蛋”状菌落。支原体抵抗力较弱,对热、干燥敏感,对75%乙醇、煤酚皂溶液敏感,对红霉素、四环素、螺旋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等药物敏感,但对青霉素类的抗生素不敏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支原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