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三的习惯许多地方都有,比如,无锡曾流传一首“洗三歌”,有“洗洗蛋,做知县;洗洗沟,做知州;洗洗头,做王侯”之句。虽然笔者不知道西北“洗三”的具体含义,但有一点想必是肯定的,那就是起于男尊女卑和妇女生殖系统不洁的看法,想清洁婴儿身上来自母体的连带。何以见得?女人裤子晾在高处的绳子上会遭到干涉,认为男人有可能不慎从下面穿过而带来霉运;妇女生孩子用来接羊水和血液的草木灰不倒进厕所作肥料,而是深埋到某处,以免污染了庄稼;有些老头老太太说自己见不得月婆子,见了她们就眼睛疼;不慎闯入月房,出门会朝地上吐唾沫以除去秽气;三年前我在长途车上被挤得站立不稳,不小心坐在了旁边一农民的粮食口袋上,他愤怒地说:“一个婆娘坐过的粮食,让我怎么吃?”等等。由此可见,孩子如果不洗三,以后大家要亲他们抱他们,还不得了心理疾病?洗三以后一辈子是否再洗澡,各地和不同民族就有了差异,比如,有些地方姑娘出嫁前,会在大木桶里洗一次;回民去世后会洗一次;气温较高河流较多的地方,会在夏季清洁清洁,等等。
不洗澡是没有洗澡的条件。
西北山区很少有水库,除了水少,很少有田地具备灌溉条件,蓄水也无用。绝大多数河沟的水来自高山融雪和地下山泉,水温极低,而且多为小溪,人爬在水里不得没背,很滑稽的样子。一些大的河流,由于山洪等原因,河床上到处是尖利的石块,如果不想被冻僵和剖腹,最好还是不要下去爬行摸索了,挽起裤子淌一淌水赶紧上来吧。至于黄土高原上的水塘,那是从各家各户厕所和路沟里流下去集中起来的水,你想洗就洗吧,越洗越脏。游泳?在哪里游?水塘边上的稀泥滑得要命,稍不留神滑进去,栽在底下的泥潭里不得动弹。见过黄河边上剑齿象的骨骼化石吧?就是这样形成的。家里洗?人吃的水来自远处的小泉眼,翻山越岭挑回来一担,洗脸都未必舍得,你忍心洗澡吗?再说,谁家也没有准备洗澡的木桶,去哪里洗?如果生活困难,换的衣服都没有,洗了也等于白洗。
不洗澡是没有洗澡的迫切需要。
西北农村以土炕为主,睡觉、吃饭、游戏、聚会,等等,几乎都在炕上。老人和小孩不少有上炕不脱鞋的习惯。就是上炕脱鞋的,为免于自己的鞋子在炕沿下被频繁上下炕的人踩个乱七八糟,往往将鞋子脱到离炕沿较远的地方,光着脚从泥土地上走过来,然后上炕,实际上脱不脱就没有了区别。讲究些的人家,扫炕和扫地用两把笤帚,许多人家用一把笤帚先扫炕再扫地,土里来土里去,土里坐土里睡,土粘在身上,又被摩擦到地上,衣服不可能一天换洗一遍,洗澡就成了多此一举。气温比较低的地区,如青海和甘肃西部海拔较高的地方,短暂的夏季最高气温不到摄氏25度,关节不好的老人夏天穿着棉裤,人出点汗都难。比起洗澡后短暂的舒服感觉,折腾和寒冷更加烦心。
不洗澡还是不愿袒露肌体的文化传统。
因为气温低,地势复杂陡峭,加上思想保守等原因,西北农村几乎没人穿裙子和比较透亮、超短的服装,以简洁便利的长裤长袖衣服为基本装束,长此以往,养成了尽量小面积和尽量低概率透露自己身体的习惯,将身体看的很隐秘,笔者印象中第一次洗澡就有如此思想。上大一时,从洗澡间端个盆出来经过操场,大老远看见班里几个男生在打篮球,于是躲得远远地赶紧走,总觉得刚洗过澡是很害羞的一件事,替男生浮想联翩。不料快到宿舍时,迎面走来我班一个大我好几岁的进修生,他问我一句“干吗去了?”我头一低不吭声,脸上火辣辣的,再抬头,人家脸上一丝奇怪的笑容,径直走了,想必明白了我的意思,不定回宿舍后怎么笑话我呢。
不洗澡和衣服少肯定带来卫生问题,虱子和虮子泛滥就是最突出的表现。这些家伙生命力极其顽强,繁殖的结果,女孩子的发辫底下白花花一片,严重时蔓延到头顶上,不得不在洗头水里滴进醋,将它们泡膨胀后用篦子梳洗过滤。衣裤上更不用说了。怎么办?冬天在寒冷的夜里将内衣挂在外面反复冻,夏天烧开水烫几遍。相比于前者,开水烫很毁衣服,给贫困的人家雪上加霜。所以,捉虱子依然是消灭寄生虫很必要的方式。2000年龚书铎先生给笔者讲中国近代文化史的课程,记得他说过几遍:英国人编的中国历史教科书上有藏民在墙根捉虱子的图片,他说西方人就是对中国有偏见,不知这是哪个年代的照片?究竟是哪里搞到的?先生生在台湾,新中国建立前后到了北京,自然不熟悉内陆的生活。当时我真想给他说晒太阳捉虱子是我们那里所有女人会做的功课,我就托人给自己捉过,也替别人捉过。这些年农民打工的多,加上其他形式的改善,衣服换的勤了,虱子虮子在不少人家绝迹,此乃社会进步的表现,但不洗澡的情况依然如故,虱子虮子也没有绝迹。
不洗澡少洗澡又不仅仅是水源、习惯、物质生活水平、卫生因素,也与气候情况密切关联。
我到北京读研时,冬天每周发一张澡票,其他得托老师买。我觉得还好,冬天应该这样。来自江西的同学设法多买票,说你们西北人行,我们南方人一周洗一次不行。我再次惭愧,觉得自己得加强卫生习惯了。几年后我去了九江,一上午洗了三次澡,比江西人勤快多了,甚至不想从水里出来。那个鬼地方,闷热闷热,汗珠子不挥发,直往地上滚,周身黏糊糊的。这时的南方人要在我们西北,不定舒服成什么样子呢,还想洗澡么?
一、适当清洗外阴,如非必要不要冲洗阴道,不破坏阴道的生态平衡,不让外界的病菌侵入阴道。二、备好自己专用清洗用具、毛巾。清洗用具要使用前清洗,毛巾使用后晾干或在通风处晾干,最好在太阳下嚗晒,有利于杀菌消毒。因毛巾日久见不见阳光,容易滋生细菌。
三、大便后养成用手纸由前向后揩试净,并最好养成用温水清洗或冲洗肛门的习惯,若不揩净,肛门留有粪渍污染了内裤,粪渍内含有的肠道细菌会趁机拐入阴道,引起炎症。
四、例假期间,要用温水勤洗下身、勤换卫生护垫,因为潮湿的环境细菌最易繁殖。
五、不要使用碱性大的肥皂或高锰酸钾等化学物质以免改变阴道正常的酸性环境。经常用水清洗外阴和肛门,清洗时要讲究顺序,即先洗外阴再洗肛门,切不可反其道而行之,以免污染尿道口。此外,女性通常采用的先排尿再清洗的做法也是不科学的,因为这样做,细菌极易侵入前尿道。假如先清洗而后排尿,在清洗过程中带入的细菌可被尿液冲洗出体外。
大家都是女生,一般推荐女生在浴室,卫生间或寝室用清水,流水洗外阴,不要用浴液、香皂,任何一种洗剂除非是白水,否则都有杀菌的作用,外阴应该是有自己的环境,不要去破坏。还有一些人有阴道冲洗的习惯,这是非常不正确的。很多人特讲卫生,阴道里面也干干净净的,阴道有自己的菌群,阴道就像一个屋子,这个屋子里有一些居民,如果这个屋子里没有任何一个人,假如来了任何一个人都可以住下。
阴道里正常的菌群应该是乳酸杆菌,乳酸杆菌把女性的阴道都占满了,致病的微生物进来以后没有地方贴壁,就不会出现问题。正常情况下如果经常拿消毒剂清洗,可能把正常的菌清洗走了。另外人体都会分泌一些有益的物质,冲洗的时候也可能把好的东西冲走,容易造成其他致病的微生物贴壁以后造成感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