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临床实验室常用检测项目包括三类:1、自身抗体,2、常规检查,包括一般免疫功能、三大常规, 3、组织器官特异性功能指标。其中最主要的是各种自身抗体:
一、抗细胞核抗体
抗核抗体(ANA):是一种非常敏感的检测指标,对于各种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的敏感性几乎为100%。但其特异性差,因此,主要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筛查。ANA的检测方法主要是以HEP-2细胞和鼠的肝组织为基质的间接免疫荧光法,其最大优势就是除了能够判断血清中是否存在自身抗体及其滴度,而且能够对自身抗体进行初步分类,这对于区分疾病有一定意义。如均质型可能是SLE或药物性狼疮等;核仁型可能是硬皮病;核膜型和多核点型可能是PBC;着丝点型可能是硬皮病的局限型,也可能是PBC;颗粒型则可能是各种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当然,这只是根据经验作出的初步判断,尚不能做出定论。ANA只能作为筛选实验,阳性时,一定要进行下一步的实验检测。
临床实验室
抗dsDNA抗体:该抗体可能是ANA中的均质型或是ANA阴性。最近研究发现,也可能是颗粒型或核仁型。其靶抗原为dsDNA,是SLE的特异性指标,特异性可达95%以上,已被列入SLE的诊断标准之一。而且,该抗体会在SLE出现明显症状之前几年就呈现阳性,因此,可以作为SLE的早期预测指标。但该抗体诊断的敏感性较低,多见于活动期的SLE,阳性率为70%-90%,因此,阴性时并不能排除SLE。目前已经明确,该抗体参与SLE的发病。
抗Sm抗体:该抗体是ANA中的粗颗粒型,通常伴随抗U1RNP抗体而出现,基本不单独出现。靶抗原为snRNP,亦是SLE的特异性指标,特异性可达99%,而且能够反映疾病的活动度,另外,也可以作为SLE的早期预测指标。该抗体敏感性更低,阳性率约为20%。阴性时也不能排除SLE。
抗U1RNP抗体:该抗体是ANA中的粗颗粒型,靶抗原为核糖核蛋白。是混合结缔组织病(即SHARP综合征)较为特异的抗体,是该病的诊断指标之一。但该抗体也可出现于SLE、干燥综合症等类风湿性结缔组织病。
抗SSA(Ro)抗体和抗SSB(La)抗体:此两种抗体是ANA中的细颗粒型,但在IIF检测中也常为阴性。靶抗原分别是60和58KD的SSA蛋白和48KD的SSB蛋白。此两种抗体是干燥综合征的诊断指标之一。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阳性率可达到88%-96%和71%-87%。此外,亦可以出现于RA、SLE、新生儿狼疮伴先天性心脏传导阻滞、PBC等。 临床实验室
抗核点抗体:分少核点型(1-5)和多核点型(5-20),前者靶抗原是p80盘曲蛋白,后者靶抗原是Sp100和PML。少核点型多见于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干燥综合征,也可见于SLE和PBC等。多核点型常与AMA并存,多见于PBC,特别是对于AMA阴性的PBC患者更有临床意义。
抗核膜抗体:又称抗核周因子抗体,靶抗原是核孔复合物(包括gp210和核孔蛋白p62)和板层素B受体。该抗体在PBC中亦具有较高的阳性率,此外抗板层素B受体抗体也可见于自身免疫性肝炎、抗磷脂综合征及SLE等。抗gp210抗体和核孔蛋白p62抗体对于判断PBC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前者阳性常提示PBC有向肝衰竭发展的危险性。
抗着丝点抗体:其靶抗原是着丝点蛋白CENP-A、CENP-B和CENP-C。该抗体与硬皮病局限型密切相关,患者常表现为CREST综合征,即钙化症、雷诺现象、食管运动障碍、硬指(趾)症及毛细血管扩张。该抗体在PBC中亦较为常见,可以为PBC提供预后信息。此外,该抗体还见于SLE等疾病。
抗SCL-70抗体:该抗体是ANA中的核仁型,其靶抗原是拓扑异构酶Ⅰ。该抗体是硬皮病弥漫型较为特异的抗体,并常预示着预后不良。此外该抗体也可出现与多发性肌炎、IgA肾病等患者。
抗原纤维蛋白抗体、抗PM-SCL抗体和抗RNA多聚酶抗体:此三者抗体均多为ANA中的核仁型。抗原纤维蛋白抗体的靶抗原是U3nRNP,抗PM-SCL抗体的靶抗原是核仁中的颗粒成分,抗RNA多聚酶抗体是RNA多聚酶Ⅰ和Ⅲ。此三种抗体在硬皮病中亦较为常见,亦可见于多发性肌炎等疾病。
临床实验室
抗增殖细胞核抗原抗体:其靶抗原是参与DNA复制的一种辅助蛋白。是SLE的特异性抗体,但敏感性很低,在平时检测中很少见,也很少见于其他疾病。
此外还有抗中心粒抗体、抗纺锤体抗体、抗核仁形成中心抗体、抗Ku抗体、抗Mi1及Mi2抗体、抗分离带抗体等等,但这些抗体的临床意义尚不清楚或尚缺乏特异性。
二、抗细胞浆
临床助理医师考试风湿免疫性科目的复习方法是什么?这是很多要参加临床助理医师考试的考生们都非常关注的,为此,环球网校快问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临床助理医师考试风湿免疫性科目的复习方法的具体内容,供大家参考。针对医师资格来说风湿免疫性疾病每年助理所占分值是4分;其他篇每年助理所占分值在10分左右。可以看到这两个科目所占不是很多,助理两个单元都可以出现;助理医师风湿免疫性疾病一般都是出现在第二单元,总体来说此部分的知识点基本都不是难点,但是知识点比较零碎。针对这两个系统简单的介绍或者总结部分内容,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
一、风湿免疫性疾病:
1.系统性红斑狼疮
核心考点——诊断
1.颊部红斑——两颧部位的固定红斑。
2.盘状红斑——片状,可有脱屑、色素脱失和萎缩。
3.光过敏——日光照射后出现皮疹,或原有皮疹加重。
4.口腔溃疡——口腔或鼻咽部溃疡,无痛性。
5.关节炎——关节疼痛或伴肿胀,但极少出现骨质破坏。
6.浆膜炎——胸膜炎或心包炎。
7.肾脏病变——尿蛋白(+++)或大于0.5g/24h,或出现管型尿。
8.神经病变——癫痫发作或精神病样表现。
9.血液学疾病——溶血性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
10.免疫学异常——抗Sm抗体,或抗dsDNA抗体,或抗磷脂抗体阳性(包括抗心磷脂抗体、狼疮抗凝物、梅毒血清试验假阳性中一项阳性)。
11.抗核抗体阳性。
2.类风湿关节炎(RA)
核心考点——实验室检查
(1)类风湿因子(RF):70%(+);
滴度与疾病活动性和严重性相关;(-)不能排除;(+)不一定能够诊断。
(2)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早期诊断。敏感性66%,特异性>95%.高滴度阳性——预后不良。
(3)血沉、C反应蛋白:活动性。(4)轻中度贫血、血小板增高。
3.风湿免疫性疾病的总论
警惕B型题!
A.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炎;
B.系统性红斑狼疮——小血管炎;
C.骨关节炎——关节软骨变性;
D.强直性脊柱炎——附着点炎;附着点:肌腱、韧带、关节囊附着于骨的部位
E.干燥综合征——外分泌腺体炎症;
F.多发性肌炎/皮肌炎——肌炎;
G.血管炎——大、中、小动、静脉炎;
H.系统性硬化病——皮下纤维组织增生。
二、其他篇
1.手术前准备和手术后处理
手术后早期恶心、呕吐常见的原因是麻醉反应;
术前常规禁食的时间是禁食12小时,禁饮4小时;
轻度或中度高血压病人,术前要求血压维持原水平。
2.外科营养
比标准体重减少15%为营养不良;
清蛋白低于21g/L表示重度营养不良;
正常人每日需能量为7535kJ;
长期采用全胃肠外营养,理想静脉为颈内或锁骨下静脉。
3.外科感染
预防手术后感染的最重要的措施是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的原则;
诊断丹毒最有意义的临床表现是色鲜红界限清楚,治疗小腿丹毒应首选青霉素;破伤风最初出现典型的肌肉强烈收缩是咬肌;
化脓性感染形成脓肿后,外科治疗的基本原则是立即切开引流;
脓血症的主要特点是转移性脓肿。
4.烧伤
判断烧伤创面深度的主要依据是创面残存上皮的有无和多少;
大面积烧伤早期发生的休克,多为低血容量性休克。
5.乳房疾病
急性乳腺炎多见于哺乳期女性;
乳腺囊性增生症的疼痛与月经周期有关;
乳腺癌多见于外上象限;
压迫Cooper韧带可以出现“酒窝征”;
腺皮下淋巴管被癌肿阻塞,引起淋巴回流障碍,出现真皮水肿,皮肤呈现“橘皮样”改变。
其实上述内容也只是给各位考生很简单的介绍这两个系统的相关知识点,希望各位考生伴着新学期第一轮冉冉升起的太阳,我们每个人都掀开了人生历程中新的一页,也许有人会说:是啊,想想过去,失误太多,错过太多,那么,就让伟大诗人泰戈尔的诗句来唤醒我们的希望吧“我曾经错过太阳,但不哭泣,否则我将错过星星和月亮。”各位考生:扬起你的笑脸,把影子抛在身后。
【环球网校快问原创,转载必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