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队伍建设是关系到护理事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目前,护士队伍的整体水平在数量、业务素质、知识结构等方面明显不足,表现在:一是缺乏对护士权益的依法保障和对护士准入的依法管理,侵害护士权益的事件屡有发生,未经正规护理专业培训进入护士队伍、从事护理技术工作的问题在部分地区较为突出;二是医疗机构护理岗位的护士人力配备不足、医护比例连年下降呈倒置状况,根据卫生部统计中心的统计数据,1952年医护比例为1:2.28,2001年下降到1:1.09,2003年为1:0.68;近期调查的126所综合医院的护士与床位比平均仅为0.33:1,未达到卫生部1978年《综合医院组织编制原则(试行草案)》和《医疗机构基本标准》有关护士配备的要求,部分医院所缺的护士数是现有护士的一倍以上;三是护士的整体素质偏低,知识结构、业务素质、技术水平和能力相对于医疗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群众多元化健康服务的需求存在差距,由于护士的专业技术水平所导致的医疗事故时有发生;四是缺乏对护士人力资源的合理规划和科学管理,与临床医学相比,护士的专业化发展相对滞后,护理专业的学科带头人不足。
(二)护理教育需要进一步发展和规范
护理教育的发展是培养高水平护士队伍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护理教育虽然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与社会经济和医学科学、护理专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仍存在差距,表现在:一是护理教育的层次结构需要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二是护理教学的办学质量有待提高;三是缺乏系统和规范的护士的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四是缺乏对专科护理岗位和护理管理岗位护士的规范化培训。
(三)临床护理服务质量和专业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护理是以维护和促进健康、减轻痛苦、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运用专业知识和技术服务于人民群众健康的工作。高质量的护理对保障病人安全、促进病人康复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在实际工作中,护理工作与病人的需求、临床诊疗工作的要求尚存在差距,表现在:一是“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尚未全面落实在实际工作中,护理的服务意识和服务理念与人民群众的需求和临床工作的需要存在差距,一些医院忽视了对患者的病情观察、身心方面的照顾与帮助、康复和健康指导等护理工作;二是护理的专业技术水平需要同步于诊疗技术的发展,对疑难、危重患者的护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护理工作领域需要进一步拓展,向家庭、社区和社会延伸;四是护理工作需要突出以人为本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营造关心、关怀和爱护患者的职业文化,弘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
(四)护理管理的科学化水平需要提高
据估算,我国约有10万余名护理管理人员从事临床护理管理工作,大部分是从临床护士中选拔到管理岗位,从技术型人才转变为管理型人才存在一定差距。护理管理领域的主要问题:一是护理管理者的管理水平、能力需要提高,管理的方式、方法需要与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现代管理经营策略、人力资源的科学管理以及护理信息的转化利用相适应;二是护理质量的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应当着眼于影响护理服务质量全过程的关键因素,客观、科学地反应和促进实际护理工作质量。
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与改进:在护理实施过程中,广大护理人员只是用传统的方法机械地进行治疗与护理,而忽视了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方面的问题,缺乏与病人沟通的技巧,使护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受到了很大影响。
加强护士上岗前的培训。上岗前安排培训,加强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和道德规范教育、职责教育。要求新护士加强基本理论学习,进行强化护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术为基础的重点培训,同时采取临床工作量化培训,提高护士实际操作技术。
加强护理人员管理
(1)深化人事制度改革。采取灵活的用人机制,对全院护理人员实行全员聘用制,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择优选聘护理部主任、护士长。护士长再根据各科的实际情况,聘用科内各级护理人员。充分调动起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完善护理专业技术职称评定,护士按职称、岗位上岗,激发竞争活力。
(2)聘用护理员分担护士的非技术性工作。根据各病区护理单元的实际情况,聘用部分护理员来承担大量非护理、非技术性工作。
(3)科学合理的利用人力资源。各科在护士工作岗位的安排上做到新老结合,相互协作,实现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高低的合理分配。促成护理人员关系的协调性,发挥互补性,提高护理群体质量。
(4)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组织学习严格执行,真正做到一切规章制度,人人都遵守,措施得力,奖罚分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