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的七情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其云:“药有阴阳配合……有单行者,有相须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恶者,有相反者,有相杀者,凡此七情,合和视之。”后人据此把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和相反七个方面,称为“七情”。
1、单行:即单味药即能发挥预期效果,不需其他药辅助的称为单行。如独参汤,只用一味人参治疗元气大脱证即效。
2、相须:即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其原有疗效。如石膏配知母可以增强清热泻火的功效。
3、相使:即在性能和功效方面有某种共性的药物配合使用,而以一种药物为主,另一种药物为辅,能提高主药物的疗效。如补气利水的黄芪与利水健脾的茯苓配合时,茯苓能增强黄芪补气利水的效果等。
4、相畏:即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如生半夏的毒性能被生姜减轻或消除,故说生半夏畏生姜。
5、相杀: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如生姜能减轻或消除生半夏的毒副作用,故云生姜杀生半夏的毒。从上可知相畏、相杀实际上是同一配伍关系的两种提法,是药物间相互对待而言。
6、相恶:即两种药物合用,一种药物与另一药物相作用而致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药效。如人参恶莱菔子,因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
7、相反:即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毒性反应或副作用。如“十八反”中的若干药物。
关于“七情”是什么好像有好几种说法,按照中医的说法是“喜、怒、忧、思、悲、恐、惊”,儒家的说法是“喜、怒、哀、惧、爱、恶、欲”,到了佛家那又解释为“喜、怒、忧、惧、爱、憎、欲”了。粗看起来都差不多,但还是有一些微妙的区别。大概爱、憎和欲是不能靠服用丸、散、膏、丹等中药来调节的,所以中医就没有把它们算进来。这里先暂时不深究他们的差别,总之“七情”是人的各种情绪的表现,它们是人的心理活动,是内在人性的外在表现。现在人们似乎更习惯于把“七情”和“六欲”捆绑在一起,笼统地称为“七情六欲”,用来泛指人的各种感情欲求,这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不是吗?尽管“情”和“欲”一个是心理活动的范畴,一个是生理活动的表现,但两者确总是紧密缠绕在一起的。如果非要问是哪个是“因”哪个是“果”,恐怕就像是在问“先有的鸡还是先有的蛋”一样永远也没法说清楚。没有情,哪来的欲?没有欲又怎么会有情?其实在《西游记》里也并没有把两者截然分开,前面提到的那六个毛贼的名字什么“眼看喜”,“耳听怒”,“鼻嗅爱”等等不就是把欲和情连在一块儿的吗?当然,那仅仅是“情”和“欲”的诸多联系方式中的一种。事实上不仅眼看可以喜,耳听也可以喜呀!当然,眼见还可以怒,还可以思……
七情:1:人的七种感情。儒家以喜,怒,哀,惧,爱,恨,恶,欲为七情(见《礼记·礼运》)
佛教以喜,怒,忧,惧,爱,憎,欲为七情。
2:中医学名词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的总称。
3:中药学名词。(见《神农本草经》)。又称“药性七情”。指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反,相恶七种中药应用形式。
六欲:
人的各种欲望。《吕氏春秋·贵生》:“所谓全生者,六欲皆得其宜也。”高诱注以为生,死,耳,目,口,鼻之欲。佛家以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想欲为“六欲”(见《大智度论》卷二十一)。也泛指各种情欲。如“七情六欲”
反正上面两解和起来看就好了
(*^__^*)...嘻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