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铁涛(1916.10-2019.01)首届
国医大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科创始人、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现代著名中医学家、中医内科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非典时期担任中医组组长 「 ”养生重于治病”是邓铁涛教授一直倡导的健康理念,早在1986年,邓铁涛教授就设想把人们的健康要求上升到精神世界,使气功、文学、音乐、歌舞、美食、药膳、模拟的环境和梦幻世界成为「 ”保健园”,让人们能享受到健康的快乐。 他强调应发扬传统的食疗养生和体育运动等保健方法,用中医扶正固本、祛邪防病理论,指导保健工作。他身体力行,年逾百岁仍然耳聪目明,思维敏捷,气色红润,皮肤富有弹性,除了他最强调的养心养德及运动外,邓老的日常饮食,也值得我们去整理和研究,看似非常简朴的生活,却是蕴含着中医阴阳学说及五脏相关学说的内涵。 1杂食不偏 近十年来,记者采访邓老时问得最多的是,平时吃什么能够长寿,每当这个时候,邓老总是笑着说:「 ”只有四个字,那就是‘杂食不偏’。这是邓老从中医经典和日常生活保健中总结出来的,五行学说认为万物能分为五行,食物更不例外,自然界诞生的食物与阴阳五行,五脏六腑有着直接的关系。 《黄帝内经》中总结了「 ”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的膳食配制原则,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当以五谷、五果、五畜、五菜合理搭配,才能充分补充人体气血精微,从而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邓老日常饮食偏于清淡,注意营养,强调要容易消化和吸收。主食以米饭为本,每周有1至2顿杂粮,如番薯、芋头、淮山、土豆、燕麦、馒头等。喜食蔬菜、水果、豆类、牛奶、鸡蛋、
核桃等,在动物食品的选择上 ,邓老喜欢吃鱼、虾、鸡肉和牛肉等 ,在饮食养生方面,他强调的是饮食要有节度,邓老说:「 ”大凡食无定时,过饥和过饱,都易伤脾胃,脾胃损伤,则诸病丛生”。无论是养生保健,还是治病救人,他都重视脾胃功能的调理。强调进食「 ”七分饱”。 2每日一杯奶 邓老对牛奶情有独钟,每天早上一杯牛奶,已经坚持十年,有一次邓老出差回到家,已经很晚了,邓老想起当天还没有喝牛奶,就对媳妇说:「 ”安琳啊,你帮我冲杯牛奶吧,我要喝完这杯牛奶才能睡觉「 ”,邓老的二媳妇陈安琳女士回忆说。邓老认为,牛奶具有补虚损,益肺胃,生津润肠及安神之功效,结合现代研究,常喝年奶还可以有效补充钙质,防止骨质疏松。 3每天1至2颗核桃 邓老特别喜欢吃核桃,多年来,他每天吃1至2颗核桃。具体做法是:先将核桃肉放在小碗中,加少量水和盐,然后放在微波炉上加热2分钟,取出来凉至5至10分钟后即可食用,松脆可口。邓老晚年时多用来送饭,他爱开玩笑说,「 ”人老了,牙齿不好,用饭与核桃一起吃更好”。 邓老说:「 ”核桃外形像大脑,有益智的作用,常食能增长智慧,保持大脑的记忆力,在烹饪核桃时加少量盐,既能增加食欲做菜吃,而且咸能入肾,吃核桃让我感到最明显的作用是夜尿减少,次日早晨大便通畅。”中医认为,核桃有补肾壮腰,温肺定喘,润肠通便的作用。 4每周3至4餐鱼 鱼是邓老最常吃和吃得最多的肉类之一。邓老说:鱼属高蛋白低脂肪的肉食,而且其蛋白质容易消化吸收。平时邓老吃得比较杂,任何一种鱼类他都吃,但是在食疗辅助方面,邓老强调多用鲫鱼、草鱼和鳙鱼。 邓老说:「 ”鲫鱼有益气健脾,利水消肿,通络下乳等功能。对于肝硬腹水患者用鲜鲫鱼与赤小豆共煮汤服食有一定的疗效;而草鱼有暖胃和中的作用,是温中补虚的鱼类食品,对于脾胃虚寒者可多食草鱼”。 鳙鱼又叫
大头鱼,其鱼头大而肥,肉质雪白细嫩,邓老喜欢吃大头鱼中鱼腮下边的肉,其肉呈透明的胶状,每次煮大头鱼,家人都将这部份肉留给邓老吃。邓老说:「 ”鱼腮下边呈透明的胶状肉,不但口感好,易食用,没有骨刺,而且现代研究其胶质中富含胶原蛋白,能够对人体老化及修补身体组织细胞,有利于身体健康,延年益寿。鱼汤中邓老最爱吃的是大头鱼淮山猪横脷汤。 大头鱼淮山猪横脷汤 材料:大头鱼一个,淮山15克,猪横脷1条,姜3片。 做法:先将大头鱼洗干净,斩成小块状,下油锅,用中火煎双面至微黄色,煎前抹少量盐在鱼的表面,放鲜淮山和猪横脷,然后加开水,调大火煮20分钟调味后放进焖烧锅,随时可以食用。 邓老说:「 ”猪横脷是猪的脾脏,有健脾胃,助消化,养肺润燥的功效,不温不燥,适合于男女老少食用。淮山健脾又养阴,此汤不但营养价值高,对于消化功能不好,而且容易腹泻者尤为适用。 总结邓老的养生理念,无论是运动养生,还是日常饮食,他都特别注重轻松、愉悦,要能持之以恒,值得后人学习。 国医大师邓铁涛一日作息表 (一)早晨起床时段: 7点起床,喝一杯热开水 梳头,左右手交替共100次 自我保健 *** 鸣天鼓、聪两耳,击枕处等动作 在阳台练习八段锦 回房间量血压,做详细记录 (二)上午时段: 约8:30 分吃早餐,每天一杯牛奶 餐后看《广州日报》,看书看杂志写字,打电话, 写文章。 接待来访者 11点喝热茶一小杯,约12点吃午餐 午餐后习惯看一小会报纸。 中午约13:30分午休 (三)下午时段: 下午15:30起床,喝热茶。 看书报,常看《光明日报》《中国中医药报》《参考消息》 约1630分散步 站桩20分钟,用电动 *** 锤自我 *** 20分钟,(主要穴位是足三里、涌泉穴等) (四)晚上时段: 约18:00晚餐 晚餐后看电视新闻 21:00冷热水交替洗澡 休息10分钟后测量血压,做详细记录 冬天睡前热水沐足 本文作者:陈瑞芳 主任中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预防医学学科带头人。国医大师邓铁涛、孙光荣教授学术继承人。本文首发于2019年3月11日《中国中医药报》,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没有“中国现代十大名医”的说法,知名的有钟南山、林巧稚、邓铁涛、吴咸中、任应秋等。
1、钟南山
钟南山,男,汉族,福建厦门人,1936年10月出生于南京,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学专家,中国抗击非典型肺炎的领军人物,曾任广州医学院院长、党委书记,广州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广州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华医学会会长。
钟南山出生于医学世家;1959年9月,在首届全国运动会上,钟南山以54.4秒的成绩夺得男子400米栏冠军,创造了当时的全国纪录。
1960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2007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荣誉博士;2007年10月任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14年获香港中文大学荣誉理学博士。
钟南山长期从事呼吸内科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重点开展哮喘,慢阻肺疾病,呼吸衰竭和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规范化诊疗、疑难病、少见病和呼吸危重症监护与救治等方面的研究。
2、林巧稚
林巧稚(1901年12月23日-1983年4月22日),医学家。她在胎儿宫内呼吸、女性盆腔疾病、妇科肿瘤、新生儿溶血症等方面的研究做出了贡献,是中国妇产科学的主要开拓者、奠基人之一。
她是北京协和医院第一位中国籍妇产科主任及首届中国科学院唯一的女学部委员(院士),虽然一生没有结婚,却亲自接生了5万多婴儿,被尊称为“万婴之母”、“生命天使”、“中国医学圣母”,又与梁毅文被合称为“南梁北林”。
2019年9月25日,被评选为“最美奋斗者”。
3、邓铁涛
邓铁涛(1916年10月-2019年1月10日),广东省开平县人。首届国医大师。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常务理事,博士生导师,广东省名老中医,内科专家。
2009年7月1日,93岁的邓铁涛教授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国家三部委联合评定为“国医大师”并获证书,邓铁涛教授是广东唯一获此殊荣者。
2019年1月10日上午6:06,104岁的邓铁涛教授去世。
4、吴咸中
吴咸中,男,满族,1925年8月出生,天津医科大学、天津市南开医院主任医师、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1951年起即用中医药治疗常见病症,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国中西医结合领域的开拓者之一。
5、任应秋
任应秋,当代著名中医学家、中医教育家。出生于四川省江津县(今重庆市江津区),4岁即就读私塾,及长,入江津县国医专修馆攻读经学,其间曾求学于经学大师廖季平。
当时廖季平已年逾七旬,甚喜其聪敏好学,故悉心指点,并传授治学之法,使任应秋在治经学、训诂学、考据、目录等方面打下扎实基础,为以后研究中医学奠定了文学方面的根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