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小时48分钟。
计算方法:1小时=60分,所以7.8小时=7小时+0.8小时=7小时+0.8x60分钟=7小时+48分钟=7小时48分钟。
换算:1天=24小时=1440分钟,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
扩展资料
常用时间单位换算:
1、1年=12个月(平年,闰年为13个月)=4个季度;1个季度=3个月。
2、1个星期=7天;1天=24小时=1440分钟;1分钟=60秒。
3、短于秒:
(1)、1毫秒=千分之一秒;
(2)、1微秒=百万分之一秒;
(3)、1纳秒=亿分之一秒;
(4)、1皮秒=10的负12次秒;
(5)、1飞秒=10的负15次秒;
(6)、1阿秒=10的负18次秒;
(7)、1瞬间=10的负24次秒的3倍;
(8)、1YS=10的负24次秒;
(9)、1普朗克时间(理论上可观测的最短时间)=为10的负43次秒。
4、中国古代时间单位换算:
(1)、一甲子即60年。
(2)、1个月=3旬;1旬=2候=10天;1候=5天。
(3)、1刻=15分钟;1字=5分钟(闽南广东地区用法)。
(4)、1夜=5更;1更=5点;1点=24分钟。
(5)、1个时辰=2个小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小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分钟
8时等于480分。
一小时等于60分钟,8小时等于8×60,得出480分钟。
小时(hour)是一个时间单位。除闰秒外,一小时一般等于3600秒,或者60分钟,或者1/24天。人类日常生活的时间度量一般是以小时为单位进行的,例如一天中的时刻,如早晨8点就是一天中的第八个小时。
扩展资料:
一、小时的由来
中国古代用“铜壶滴漏”的方法来计时,将一昼夜分成十二个时辰。一个时辰,相当与西方钟表的两个钟点。当钟表由西方传入中国后,人们把中国的一个时辰叫“大时”,而把西方的新时间一个钟点叫“小时”。后来,随着钟表的普及,“大时”一词逐渐消失,而“小时”一直沿用至今。
中华民国成立以前,采用十二地支计时,地支既表示年、月、日,也表示时,将一天分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时辰。
中华民国成立以后,采用公元记年、月、日、时,同时又保留中国的阴历,公元记时,把一天分成24个时辰,比传统的十二个时辰小一倍,故称之为小时。
二、分钟的换算
一天=1440分钟 ,1小时=60分钟 ,1分钟=60秒
一刻=15分钟,一字=5分钟(闽南广东地区用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小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分钟
8.65小时等于8小时39分8.65小时
=8小时+0.65小时
=8小时+0.65×60分
=8小时+39分
=8小时39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