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由于没有现代的各种电子设备伤害人的眼睛,也没有电力和灯管,他们看书看东西一般都是在自然光线的状态下,加上古代的毛笔字也比现在的印刷字大,所以他们很少人会得近视。可是一些读了几十年书的古人仍然会被近视折磨,他们那个年代没有近视眼镜,于是就想出了各种方法解决近视问题,下面就让我们看看他们这些方法有什么科学道理。
水晶放大镜一向都知道古人很聪明,可是没想到东汉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放大镜这种东西。在东汉王室刘荆安眠的古墓中就出土过一件水晶放大镜,可以把普通的东西放大5倍,放大镜的周围还镶有一圈金边,算是一件解决近视比较土豪的工具了,也是非常罕见的珍贵文物,说明那时候上层社会已经有不少人拥有放大镜解决近视问题了。
热敷按摩眼部苏东坡是唐宋时期的大文豪,一生中看书练字的时间当然不少,也因此落下了近视的毛病。他却发明了一种“外洗法”缓解近视,就是先弄来一盆热水,然后捧起热水敷在眼睛周围轻轻按摩,这种方法跟现代的护眼仪原理非常相似,都是通过按摩和热量来使眼睛周围的神经肌肉得到放松休息、缓解近视。
药物法孙思邈在自己的医书中阐述过多种治疗近视的药方,其中就有一种叫神曲丸,里面的配料有朱砂和磁石等,据说服了这种药能够使眼睛恢复,百岁时仍可看书。
孙云球攻克近视镜明朝崇祯时期的技师孙云球,因为看到近视的书生很痛苦,而当时国外传过来的镜片价格非常昂贵,只有比较有钱的人才用得起,他便决心专研镜片制造技术。经过一番刻苦的探索实践,他最终攻克了这个难题,能够通过对光和打磨制作出适合不同人的各种类型近视眼镜,使普通老百姓也能用得起近视眼镜了。
一、古代人近视眼患者少
为什么古代文人少有近视眼呢? 有人总结出以下六大原因:
1.古时候大部分人不认字,也没多少人读得起书。只有家庭条件好或有地位的人才读得起书,即便是读书,用在读书上的时间也很少,而那种头悬梁、锥刺股的读书人更是凤毛麟角。这就决定了古代不存在形成近视眼的大环境,患近视的风险和概率都很低。
2.古人书写用的毛笔比较长,眼睛距字的距离较远,写的字也相对大些,客观上起了一定的预防作用。
3.古人读的是私塾,没有现在的黑板,不会产生看黑板困难,也就不用想什么办法治近视。加上古代自然科学不发达,那时的学生读的书很少,也没有外语、物理、化学等,数学也只是加减乘除等简单运算,主要是四书五经,一本《论语》要读好几年,没有太多书读自然不太会近视了。
4.古人的生活节奏慢,交通以骑马与步行为主,不用担心交通安全,所以患近视的危害就小。
5.古人没有眼镜,尽管看似不利,但客观上能防近视度数加深,所以近视的危害就很小。
6.古人行路、骑马不戴眼镜,对眼睛都有预防近视作用,所以古人的近视非常之少,危害也很小,与其他疾病相比,简直算不了什么。
二、古人近视怎么办?
毋庸置疑,古代还是有一定数量的近视眼,这从一些史料和笑话中也可以看出来。明代有人作了一首嘲讽近视眼的打油诗,诗中说道:“笑君双眼太稀奇,子立身旁问谁是?日透窗棂拿弹子,月移花影拾柴枝。因看画壁磨伤鼻,为锁书箱夹着眉。更有一般堪笑处,吹灯烧破嘴唇皮。”64个字的一首打油诗,将在云山雾罩中过一生的近视眼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
看来,要解决近视眼的问题,只能靠眼镜了。但是,眼镜发明的年代较晚,且应用极少,在那个时候绝对是身份的象征。镜片由水晶石、石英、黄玉或紫晶磨制成,材料稀少,价格昂贵,普通老百姓是戴不起的,故而皇帝当作好东西赐给大臣。
据记载,眼镜最早出现于南宋,发明家可能是南宋狱官史沆。古时候,眼镜是一个椭圆形的透镜,透镜是用岩石晶体、玫瑰色石英、黄色的玉石和紫晶等制成,跟现在我国北方依然流行的水晶眼镜相差无几。
那时,人们把配眼镜看做一种尊严的象征,因为制作镜框的玳瑁被认为是一种神圣和有象征意义的动物,而透镜的材料又是选自各种名贵的宝石。所以人们配戴眼镜,常常不是为了增强视力,而是为了显示尊贵及给自己带来好运。
在公元1260年,马可·波罗就曾经描述中国老人戴着眼镜看小字的情景。据说,中国古代的眼镜呈大椭圆形,镶在龟壳做的镜框里,用铜制的眼镜脚卡在鬓角上,或用细绳子拴在耳朵上,或者直接把眼镜固定在帽子上。而且当时的眼镜造价不菲,曾有一位乡绅用一匹马换一副眼镜的记录。
正因为人们很少注意眼镜的实用性,再则这种眼镜价值不菲,制作也比较困难,所以眼镜在古代不能流行起来,估计那时候的眼睛不是为了近视眼用的吧!
首先要了解为什么会得近视,造成近视除了遗传外,最主要的就是环境因素,由于眼睛长时间处于视近状态才导致的近视。
在现代,造成近视的最大原因,往往是因为身边的环境,比如一直看书,一直打 游戏 ,尤其是打 游戏 ,电子对视网膜的破坏是极大的。
而在古代,很少人会得近视,排除遗传的,首先古代人读书的很少,或者用眼盯着某东西长时间看的几率少,更没有电子环境来干扰,而且古代人大多都在劳作,比如下田干活,比如赶集等等,眼睛接触的都是清晰的东西,最重要的是,古代的空气环境多好啊,所以古代人很少会有近视。
当然随着年龄的增大,我相信肯定会有近视的,但是那已经无所谓了,古代人的生活方式和我们不一样的,首先他们没有很好的交通工具,不常远游所以不用担心,即使做生意,那也都是人与人直接交易,人在眼前都看不见那叫瞎,当然古代人一般是步行上街,即使有马车过来那声音都会提醒他的,所以不用担心这个近视问题。
放大镜
说到近视,在现在这个时代,就算是小学生戴眼镜也显得不足为奇了,同时,这也说明了现在这个 社会 的条件可以满足遭受近视的人们的需求,但是要是近视眼放到古代,古人又会怎么面对呢,如何解决呢?
其实,中国在古代时也有眼镜这一发明,但是那时候的眼镜清晰度并不高,所以很难在整体上发挥多大的作用。古代的眼镜大多呈大椭圆形,镜框也没有很多的选择,镜片由水晶石、石英、黄玉或紫晶磨制成,镶在龟壳做的镜框里,用铜制的眼镜脚卡在鬓角上,或用细绳子栓在耳朵上,或者直接把眼镜固定在帽子上。在古代,这种眼镜造价不斐,因此在当时也被当作身份地位的象征。当时的眼镜数量极为稀少而且非常珍贵,并且古代的人们也没有现在先进的机器和条件去检查眼睛到底是否得了近视,所以,这古代做成的眼镜可能对于那些真正有近视的人,戴上了也只是于事无补吧。
其次,在古代,也不会有很多人患上近视。这都是因为古代并没有手机、电脑等这一系列费眼的产品,古代的人们每天都会有自己的作息时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并且他们每天面对的都只是大自然和新鲜的空气,所以,因为这些原因加起来,古人患上近视的可能性很小。
但是,古代也有不少凿壁借光,挑灯夜读的读书人因为这样,也会造成近视,于是,古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从《本草纲目》中发现了这一书中记载了多种有明目功效的药材,比如芜菁花“主治虚劳眼暗,久服长生,可夜读书”,槐实“令人可夜读书,延年益气力”,苍术“治目盲,燥脾去湿宜用”。其次就是决明子,决明子又名草决明,为豆科植物决明的成熟种仁,入药以颗粒均匀,饱满,黄褐色者为佳。根据中医认为,决明子性味甘、苦、凉,入肾、肝经,有清肝明目,润肠通便之功,历来被推崇为治疗多种眼病的有效药物,凡是由肝火上冲,或风热上壅所引起的羞明多泪,青盲内障,头昏头痛等,皆为必用之品。
虽然说无论古代还是现代都有解决和应对近视的方法,但是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爱护眼睛也是必不可少的事情。
文:尼古拉咕噜
古人读书刻苦,眼睛难道不会近视吗?答案是有,只是数量少一些而已,就是发现,也不知道啥叫近视。在那个没有眼镜没有激光治疗术的时代,要怎么熬过被老眼昏花和近视眼折磨的漫长岁月?
蜡烛用不起
白天读书自然光没什么大问题,眼睛劳损大多发生在夜读的时候。
蜡烛被正式发明大约是在唐代,白蜡是寄生在女贞树上的雄性白蜡幼虫的分泌物。
白蜡熔点是82.9 ,质地硬而脆,燃烧时不至于变成液态,这个时期蜡烛才能被做成细长的柱状物使用。白蜡在明代时产量大增,从而取代蜜蜡成为制取蜡烛的主要原料。
虽然蜡烛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形态,但是因为生产成本高昂,普通老百姓是用不起蜡烛的。
北宋时期秉烛每根400文,常料烛每根150文。按照北宋当时的物价来看,10文钱就可以买到一斗粮食,也就是现在的12.5斤。一根秉烛可以换500斤粮食。按照一晚平均烧3根来算,秉烛夜读一晚上就要花费1200文,合1500斤粮食。
普通老百姓哪里有钱买秉烛?他们晚上照明多用油灯。宋代的灯油一般为植物油,这些植物油既可用来食用,又可用来点灯照明。“庆元间,油钱每斤不过一百会”,即一斤灯油100文钱。宋代读书人乔行简酷爱读书,常常夜以继日,“每夜提瓶沽油四五文,藏于青布褙袖中归,燃灯读书”,如此可见燃灯一晚耗费灯油大概值5文钱,比起蜡烛确实要便宜很多。
更穷一点的连灯油也烧不起,只能在晚上映着月光读书。
由于光线暗,加上灯油燃烧时冒出的黑烟,为人熟悉的唐代诗人白居易、宋代诗人杨万里、黄庭坚、陆游等都是重症眼疾患者。
古人创造的治近视方法
不少现代读者熟知的 历史 名人都是“近视眼”。如“唐宋八大家”中的韩愈和欧阳修,视力都不好。
韩愈曾在文章中提到自己视力不好。在《祭十二郎文》中韩愈称:“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欧阳修的近视眼记载则见于南宋叶梦得《石林燕语》一书中,称欧阳修“近视,常时读书甚艰,惟使人读而听之”。因为视力不好,欧阳修很苦恼,他曾在《读书》诗中说:“吾生本寒儒,老尚把书卷。眼力虽已疲,心意殊未倦。”
唐宋两朝的文化名人杜甫和王安石也曾对视力下降感叹不已,他们在各自的诗中曾不约而同地用了“老年花似雾中看”一语。
视力下降大都是用眼不当造成的,与读书过度有关,苏辙在《夜坐》诗中便称:“少年读书目力耗,老怯灯光睡常早。”陆游也有同样的感觉,他曾在《夜坐闻湖中渔歌》中感叹:“少年嗜书竭目力,老去观书涩如棘。”
所以,古人认为纠正视力的最好办法是让眼睛得到充分休息。刘禹锡建议减少阅读以保护和恢复视力,他在《闲坐忆乐天以诗问酒熟未》诗中提出:“减书存眼力,省事养心王。”
另《本草纲目·葛蒲》记载:“石菖蒲置一盆于几上,夜间观书,则收烟无害目之患。”菖蒲在古代被誉为“花草四雅”,可不单单是因为观赏价值高,主要是因为它有吸收有害黑烟的功效。
也有人直接从灯油上着手,把普通的植物油换成枸杞子榨出的油,宋代赵浩《养病漫笔》记载:“枸杞子榨油,点灯观书,能益目力。”
老少咸宜的方法是外洗法。外洗法就是打一盆热水,用双手将水洒在紧闭的眼睛周围,据记载苏轼本人因写作过劳所患的目痛,“沃之而愈”,邵兴宗长期坚持洗目,“令昏目复明,遂能读小字。”
有没有效果不好说。至少从讲卫生这一点上,是不错的。
古人还通过医药手段,如通过针灸、服药来恢复视力。唐朝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六上(七窍病上)中,列出的医目、护目、明目诸药方多达71方,不少都是很好的视力保健品,如有一种加了磁石和朱砂的“神曲丸”,“主明目,百岁可读注书方”。
还可以药补加上食补。《本草纲目》记载多种药物有明目助读的功效,比如芜菁花“主治虚劳眼暗,久服长生,可夜读书”,槐实“令人可夜读书,延年益气力”,苍术“治目盲,燥脾去湿宜用”。
各种医学典籍中也记载了不少方剂用于治疗眼疾。熟地、黄连、决明子、没药、菊花、防风、羌活、肉桂调制而成的地黄丸;巴戟天、肉苁蓉、五味子、枸杞、菊花组成的菊晴丸等等。
还有一种是火骨针灸法,大小骨针,用前先用火烤,刺入对应穴位,即可治疗眼疾。《针灸易学·眼目门》《奇效良方》《针灸问答》都提示,灸大小骨空穴七壮,可以治愈多种眼疾,如眼睑赤烂、迎风冷泪等等。
古代没有眼镜吗?
那么,古代真的没有眼镜吗?当然不是。
眼镜出现之前,中国人民已经发明了读书必备利器:放大镜。国内现已发掘的最早的镜片是东汉王室刘荆的墓中出土的金圈嵌水晶放大镜,该镜直径1.3厘米,嵌水晶直径1.1厘米,边厚0.2厘米,中间厚0.3厘米,可以放大物体5倍。
而真正意义上的眼镜传入中国是在明代宣德年间,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天文学获得了极大发展,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应用促成了眼镜的发明。此后,眼镜被西方传教士带入中国,清朝后期真正流行开来。
清代的眼镜片有水晶、茶晶、墨晶及玻璃之分,镜片一般为圆形或者椭圆形,眼镜架梁有金、银、铜、骨、玳瑁、牛角、黑漆木描金花边及丝绳等材质。眼镜盒有圆形、椭圆形、桃心形、长方形等,质地有绿鲨鱼皮套、丝绸、紫檀木等等。
清代早期眼镜一般都用来进贡,只有皇族才有资格享用,中期以后我国有了自己的眼镜生产作坊,产量有所提升,但还是主要用来进贡,皇帝会把质量一般的作为赏赐赏给有功的大臣,得到赏赐的大臣会把这视为无上荣耀。
古代人应该不知道什么是近视吧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
隋唐以前
我国关于近视记录最早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那个时候一般把近视归类为“眼疾”或“目疾”。
但很明显,因为隋唐以前读书识字都是豪族门阀的专利,加上用来书写文字的竹简很大,患近视的人也是极少的。
如果说在那个时代真患了近视怎么办呢,只能凉拌了,在感冒发烧都治不好的年代了,你有点近视算个啥啊,充其量大家会说你眼神不好,也就那样了。
隋唐以后
隋朝发明了科举考试,科举考试的发明意味着寒门也可以进入仕途,一时间识字读书的人数大比例增加,这个时候挑灯夜读的人也开始增加了,患近视的人数比例也在不断增加,但是别着急,那个时候没有手机和电视,人们虽说近视,度数一般顶多就两三百度,对于生活影响并不是很大,很显然那个时候的近视情况远远好于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时代。
到了宋朝以后,印刷术的发明,随之又出现了造纸术,为了节约成本,字变得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小了,这个时候患近视的人就相当的多了。
但不用着急,据书籍记载,在十五世纪初,眼镜便被引入了中国,那个时候虽然眼镜的种类和质量不如现在,但是已经可以满足近视群体最基本的视物需求了。
哈哈这个问题有趣,据说明清之后才有眼镜,这之前的古人如果眼睛近视,估计也只能雾里看花凑近了去看吧。
有人搞怪,非要从诗句里去寻找古人近视的蛛丝马迹,比如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诗句的正解是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白霜,有人偏偏说这哥们近视吧,月光都能看成是白霜。或许这只是一种脑洞大开的调侃吧,我们姑且一笑了之。
1.雇人读书给自己听在古代,人要是近视了,该怎么办?毕竟到了清朝中期,中国才有了自己的眼镜生产作坊,才能够不依赖西方传教士的代购和周边小国的朝贡。宋朝时,欧阳修眼睛近视,十米之外人畜不分。南宋叶梦得在《石林燕话》卷十中记载:“欧阳文忠近视,常时读书甚艰,惟使人读而听之。”也就是说,欧阳修干脆自己不看书了,那些书上文字密密麻麻,又没有句读,又没有插图,读起来特别费劲,何况是现在眼睛看不清楚?于是,欧阳修便请人读书给自己听,就好比是现代人不想看书,就上喜马拉雅FM听书。于是,欧阳修“在政府数年,每进文字,亦如常人,不以为异。贵人真自有相也。”其实不是他有贵人之相,而是因为他有钱请得起人读书给他听。 2.利用放大镜把放大镜放在书上,把字放大,不失为近视者看书的好方法。清学者赵翼《陔余丛考》(卷三十三)“眼镜”条引北宋刘《暇日记》称:“史沆断狱,取水精十数种以入,初不喻,既而知案牍故暗者,以水精承目照之,则见。”就是说,北宋的某些近视的官员已经开始用放大镜来阅读卷宗了。 1980年从江苏邗江甘泉2号汉墓中出土的金圈嵌水晶片,该镜直径1.3厘米,嵌水晶直径1.1厘米,边厚0.2厘米,中间厚0.3厘米,可放大5倍。为什么是水晶片呢?因为古人不会制作玻璃片啊!3.滋养肝肾明代《景岳全书》卷二十七:“不能远视者,阳气不足也”、“治宜滋养肝肾,益气明目,用定志丸或驻景丸加减”。古代医生认为,近视的原因不是因为不好的阅读习惯,而是由于“阳气不足”,所以要滋养肝肾,要吃汇仁肾宝片,把透支的肾补回来,然后就不再近视了。
古代人近视了怎么办?
一、古代人会近视吗?
古代人没有如今种类繁多的 娱乐 设施,同时文盲率较高,没有长时间用眼的必要。存在近视这一现象的大多数是寒窗苦读的书生。这部分在夜晚有阅读需求的人群,近视情况还是很严重的。主要原因在于古人缺乏【好用】+【廉价】的照明工具,蜡烛的照明效果如何我们都知道,但是大部分读书人并无力承担昂贵的蜡烛,大多数使用煤油灯,甚至直接借助月光,所以读书人是很容易近视的。比如我们熟知的韩愈,欧阳修就有比较严重的眼疾。
二、古代人近视了怎么办?
毋庸置疑,中国古代人使用眼镜的 历史 很晚,据记载,可知的最早的眼镜可以追溯到明朝,而乾隆时期,我们已经可以生产眼镜。嘉庆年间,眼镜开始普及。但此时的眼镜还不是今天普遍采用的树脂镜片,清晰度较差,所以眼镜仍不是近视者的首要解决方案。
那么在明代之前,古代人又是如何做的呢?那时的人并没有找到“眼睛模糊”这一症状的缘由,中医将其症结归结于神志恍惚,不能集中注意力,所以会吃一种叫做“定志丸”的药物。
定志丸如今也有售卖,这是百度百科上对其材料,功效的记载:
方 名:定志丸(明目之剂)
总 结:不能远视
编 号:003
组 成:远志、石菖蒲、人参、茯苓
主 治:1.治目不能远视,而能近视者。
2.常服益心强志,能疗健忘。
这种药丸的效果见仁见智。在此之外,古人还会用针灸等方法进行治疗。最后还有一个途径比较特殊,有如此耗眼读书需求的人大多数士人官员,财力雄厚,无论做什么都有仆人陪同,近视带来的不方便并不大,比如据记载,欧阳修近视之后,是让仆从给自己朗读书籍,其实对于正常生活也并无障碍
明朝有首打油诗,其中几句是这么说的,“笑君双眼太稀奇,子立身旁问谁是?……因看画壁磨伤鼻,为锁书箱夹着眉。更有一般堪笑处,吹灯烧破嘴唇皮。”短短几句可爱的俏皮话,生动地描绘出了当时有些人饱受近视之苦的现象,这就自然而然地引申出一个问题——这些人要怎么解决近视问题?他们有眼镜可戴吗?
1981年,考古工作者在江苏邗江甘泉二号汉墓发掘出一件文物——金圈嵌水晶石放大镜。这件文物不大,直径不到1.5厘米,总重量也只有2克左右,可就是这么一个小东西,四周镶嵌了特别精美的黄金制的连珠花纹金圈,更重要的是,它是一个用水晶石加工出来的凸透镜,换言之,是一个小型的放大镜,我们可以想象,墓主人有可能是视力略有缺陷,需要用这样一种小型放大镜来观看微小事物。
金圈嵌水晶石放大镜
相比于今天,近视对于古人而言是一种不大容易患上的疾病,毕竟过往两千多年的岁月里,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很少会出现用眼过度的现象,只有读书人才整日伏案,穷苦人家买不起油灯,晚上要借着月光读书,甚至还要像匡衡那样凿壁偷光,这也导致了中国古代很多刻苦读书的文人患有近视,比如欧阳修、陆游、司马光、苏辙。
吾生本寒儒,老尚把书卷。眼力虽已疲,心意殊未倦。——欧阳修《读书》
少年嗜书竭目力,老去观书涩如棘。——陆游《夜坐闻湖中渔歌》
少年读书目力耗,老怯灯光睡常早。——苏辙《夜坐》
素有眼疾,不能远视。——司马光
司马光画像
近视归近视,这书还是必须得读的,那怎么办呢?这些读书人都是有些小办法的,比如南宋叶梦得在《石林燕话》中就讲出了欧阳修的解决办法。
欧阳文忠近视,常时读书甚艰,惟使人读而听之。——《石林燕话》
意思就是说,欧阳修近视得厉害,有时候连书都读不进去,只能让别人读给自己听。
《本草纲目》
在中国古代,也有很多治疗近视的方法,不过这些方法在如今看来更像是偏方,比如《本草纲目》中就记载,“石菖蒲置一盆于几上,夜间观书,则收烟无害目之患。”再比如,宋代一个叫赵浩的人在《养病漫笔》中写道,“枸杞子榨油,点灯观书,能益目力。”这两种方式对于缓解近视是否有效,我个人是持怀疑态度的。
等到明朝时,真正意义上的眼镜开始出现。明朝嘉靖年间,《士修类稿》中记载,“闻贵人有眼镜,老年观书,小字毕见,城世宝也。”这一点在绘画作品中也有体现,比如明朝永历年间,画家仇英在《南都繁会景物图卷》中就绘制了一个戴眼镜的老人,但是在这一时期,眼镜还算是比较稀有的物件。
《南都繁会景物图卷》(局部)
而等到明清之际,情况就发生了改变。清朝嘉庆年间,一个叫做张子秋的人在《续都门竹枝词》中写道,“近视人人戴眼镜,铺中深浅制分明。”可见佩戴眼镜已经成了当时近视人心中的不二选择。
或许正是由于庞大的近视群体的出现,清朝还诞生了一位著名的眼镜改良者——孙云球。这位34岁就逝世了的江苏人在其短暂的一生中创造出多达七十多种光学仪器,并且提出“随目对镜”、“以年别者老少花,以地分者远近光”等观点,创制远镜、水镜、端容镜、焚香镜、摄光镜、夕阳镜等多种镜片,帮助不同的人群改善视力,在此基础上,苏州的眼镜产业才得以快速兴盛发展起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