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众行为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
人们为什么会从众?社会心理学家主要从两个方面研究导致从众的因素:一是信息性影响(informational influence)过程------希望准确无误,想了解给定情境下正确的反应方式;二是规范性影响(normative influence)过程------希望被别人喜欢、接受、支持。
本文拟从经济学角度对从众行为进行一些简要分析。
从众隐含的一个前提条件是:承认别人也是“经济人”。由于任何人都是自我利益的最佳判断者和最佳追求者;所以,某人从事某种行为,肯定符合某人的效用最大化法则。既然别人的行为都是对自己负责,所以我模仿别人的行为很大可能是对自己有利的,除非别人是傻瓜,而这种可能性又是较小的。
从众使个人减少了信息搜寻成本。任何人在从事某一行动前,总得付出一些信息成本,包括时间和金钱等方面。决断本身就需要时间,在情况不明的条件下,用于决断的时间就会相应较长。对于一些优柔寡断者,会更是如此;但对一些果断者,相应用时就会少些,但此时有可能会造成较大失误。要进行正确决断,就得搜集信息,并且搜集的信息越多会越有利于决策。但搜集信息需要付出成本,这时,其他人的行为选择本身就构成了一条重要的信息。
就从众所造成的结果而言,从众行为也显示了一种较为理性的特征。一般而言,个人在社会中的行为目的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追求个人在社会中绝对位置的提升,包括生存和发展资源的绝对量的增加,各种机会的绝对扩展等;另一个是追求个人在社会中相对位置的提升,包括贫困相对程度的减少、富裕相对程度的增加、拥有各种发展机会的相对增加等等。就这两种行为目的而言,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后一种行为目的对个人而言在社会中的作用会显的更突出、更强烈。一般而言,从众所造成的结果无非有三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别人吃亏。这时由于“我”与别人采取了一样的行为,所以“我”也跟着吃亏。但这种情况对“我”造成的结果是:虽然改变了“我”在社会中的绝对位置,但对“我”的相对位置影响并不大,因为别人都吃了亏。另一种情况是别人占便宜。这时对“我”而言,由于“我”采取了与别人同样的行为,所以,“我”也会跟着占便宜。这种情况对“我”造成的结果是:虽然相对位置变化不大,但绝对位置提升了。第三种情况是别人既不吃亏也不占便宜,这种情况对从众的个人而言,其结果是既不会改变社会的绝对位置,也不会改变社会的相对位置。上述三种情况总体的结论是:从众的选择对个人的行为目的而言,总体上呈现了一定的理性原则,并非都是非理性特征。
从众行为一定程度满足了心理不确定性的需求。个人从事任何行为,面临的约束条件无非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确定性,另一种是不确定性。在满足确定性的条件下,就无所谓从众的问题。因为情况是确定和清楚的,用不着去从众。如果约束条件是不确定性,这时,从众的心理就强于不从众的心理。所以,在不确定状况下,从众可增加一定程度的心理满足效用。
一般而言,个人从众的愿望与采取某项行为的众人的人数成正比例。如图:
采取某行为的人数
由于每个人具有不同的偏好函数,所以每个人从众的愿望是不同的。对于风险型和开拓型人物而言,其从众的愿望就相对较低;另外,对于具有叛逆人格的人而言,从众的愿望也会相对较低。
从众的本质是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有许多社会现象的产生都与信息不对称有关。产生从众现象的深层次原因也与信息不对称有关。由于信息不对称,从而增大了不确定性,而不确定性的增大则很容易诱致盲从。
通信地址:甘肃省委党校经济学部
e-mail:gssgw007@sina.com
邮政编码:730070
职称:教授
资料来源:http://www.globrand.com/2006/04/20/20060420-1228-1.shtml
人类的隐含假设是群体信念是一,甚至判别真理的标准都是群体信念,这就叫从众效应。
我们为什么学习?为了追求真理,真理对我们绝大多数人来讲充满了魅力。但是真理本身也具有结构性缺陷。无论是个体还是群体,最大禁锢我们的那个隐含假设,其实是在系统之内所形成的一种从众效应,
身处群体当中,即使群体信念错了,原则上个体不能看出群体在犯错。如果群体信念是个别信念是否为真理的判别标准,那当然应该问自己,群体信念本身是否为真理?
感官系统在认知过程中一定会“扭曲外物”。
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感知有且只有5条感官通道;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80%来自于视觉,18来自于听觉。
视觉只能感应到对象全部属性中的感光属性;而且只能感应到部分的光段(400-700纳米波长)
更糟糕的是,光本是能量,是波长,视觉把光的波长扭曲为颜色,颜色本并不存在。所谓颜色,不是客观实在,只是大脑中的主观模型而已。
真实的世界,既没有颜色,也没有声音,它们都是假象。眼见为实只是一个笑话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释迦摩尼《心经》
感官系统为什么不能感知客体的全部属性?为什么一定要简化和扭曲外物?
如果人眼睛直接就是色谱仪,耳朵直接就是振频,从而要求人体的整个神经系统和中枢系统必须相应变构为一个远比现代最先进的互联网和超大型计算机还要敏捷高效的信息处理系统,那么,即便把人体代谢所产生的全部能量都调动出来,也无法应付上列能量需求的1/10000。@王东岳《物演通论》
人类的感知系统,不是为求真设定的,而是为求存设定的。自然万物运动和结构总是采取某种最简便、最经济的方式@王东岳《物演通论》
人类用这种简化和扭曲了物态的感官系统,有效地建立了自己的生存识别系统。但是这样做到代价是我们永远不能认知世界的“真”相。
我们沮丧地发现,由于人类思维不可克服的结构性缺陷,人类根本没有能力确定客观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一切知识都是人类的主观思维模型,都不是客观世界的本真反应,@王东岳
大多数我们自幼接受并确信的实证事实的信念,根据最新的科学发现,都是被错误理解的概念性事实《世界观》
如果我的信念与集体不一样,一定是我错了,如果你的信念与集体不一样,一定是你错了,难道媒体不如你?难道专家不如你?难道领导不如你?你逞什么能?你为什么这么不合群?这就是典型的从众效应,也是为什么P2P等庞氏骗局屡屡得逞的原因。
如果现在持续三个月疯狂上涨的大牛市,你猜会发生什么?
贪婪、无知不足以解释,其实很多是聪明人,共同的集体信念,哪怕是明显违背常识、也会主导群体思维。牛顿说过一句话,我可以精确计算天体运行的规律,却无法预测人们的疯狂。
身处群体之中,即使群体信念错了,原则上不可能看出群体在犯错,这就是所谓真理的结构性缺陷
皇帝的新装只不过是童话而已,现实生活中是看不出群体犯错的,即使看出了也不敢说,即使说了也没有用。
从众效应=群体信念黑洞;
1.群体无智慧--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人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倍感安全的归属感,群体的叠加只是愚蠢的叠加,绝大多数多数人构成愚昧的群体,事实上伏尔泰一个人要比整个世界更智慧@《乌合之众》
2.群体无逻辑--群体没有任何批判性精神,群体不会推理或总是错误地推理,逻辑的法则对群体不起作用,群体只会形象思维,也只能被形象所打动,演说家靠的总是感性而不是理性,做出简洁有力的断言,不理睬任何推理和证据,是让某种观念进入群众头脑最可靠的方法之一,夸大其词,不断重复,言之凿凿,绝对不以说理的方式证明任何事情,是说服群众的不二法门。@《乌合之众》
3.群体无意识--在群体中个体不再是原本的那个自己,而变成了不再有独立思想的傀儡,群体最渴望的不是自由而是服从,以至于只要有人自称是他们的主人,他们就会本能地听命于他,个人一旦成为群体的一员,他所作所为就不会再承担责任,这时每个人都会暴露出自己不受到的约束的那一面。群体追求和相信的从来不是什么真相和理性,而是盲从,残忍,偏执和狂热,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感情。
思考是孤独的@海德格尔
很多人宁可死,也不愿意独立思考 @伯特兰罗素
从众效应是扭曲我们认知的罪魁祸首之一,@布鲁克.摩尔--<批判性思维>
同种效应是商业人士最糟糕的误判心理之一,@芒格<人类误判心理学>
D公司的CEO对自己说,如果A公司B公司C公司都在做同样的事情,那一定是正确的--盲目跟从--可怕
大家有时间看一下Disney纪录片《随大流的旅鼠》--太可怕了
思考;你曾经历过的最惨痛的从众效应是什么?你是否正在经历某种从众效应?
当然有问题!
index.php
<html><head>
<title>My Store</title>
</head>
<body>
<a href='index1.php?subject_id=8'>Test</a>
</body>
</html>
index1.php
<?phpecho $_SERVER['QUERY_STRING']
?>
这个是我写的,比较简单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