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化黑茶,是一种湖南当地非常出名的茶叶,它的茶叶采摘自湖南雪峰山脉茶区的大叶种群体。安化黑茶的汤色红明艳亮,带有淡淡的松烟香。
2、灯芯糕,这是一种湖南地区的特色糕点小吃,它的原料是糯米,制作好的灯芯糕颜色洁白柔润,外形和灯芯相似,但是味道甜辣,清凉芳香。
3、湘绣,和蜀绣、苏绣、粤绣并称中国四大名绣。传统的湘绣有72种针法,绣出来的图案形象生动。
老字号是指历史悠久,拥有世代传承的产品、技艺或服务,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取得社会广泛认同,形成良好信誉的品牌。 [1]
据了解,新中国成立初期约有老字号1万多家,分布在餐饮、零售、食品、酿造、医药、居民服务等众多行业,在满足消费需求、丰富人民生活、倡导诚信经营、延伸服务内涵、传承和展现民族文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全国人民、海外华人和国际友人当中具有深远影响。 [1]
老字号所传承的独特产品、精湛技艺和经营理念,具有不可估量的品牌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老字号承载着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是新时期开展诚信兴商、弘扬商业文明的核心内涵和宝贵财富。
中华老字号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在这些闻名遐迩的老店中,有始于清朝康熙年间提供中医秘方秘药的同仁堂,有创建于清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为皇亲国戚、朝廷文武百官制作朝靴的“中国布鞋第一家”内联升, 以工艺品而闻名华夏的天津乔香阁。有1870年应京城达官贵人穿戴讲究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瑞蚨祥绸布店,有明朝中期开业以制作美味酱菜而闻名的六必居,这些老字号是中华悠久历史的一部分,在这里您经历的是传统,体验的是百年不变的服务。
老字号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老字号不仅是一种商贸景观,更重要的是一种历史传统文化现象。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吃烤鸭真遗憾,使全聚德成为北京的象征。而京城民间歇后语,如东来顺的涮羊肉--真叫嫩、六必居的抹布--酸甜苦辣都尝过、同仁堂的药--货真价实、砂锅居的买卖--过午不候等,生动地表述了这些老字号的品牌特色。
过去老北京人谝富有句口头禅:头顶马聚源,脚踩内联升,身穿八大祥,腰缠四大恒。这里说的“脚踩内联升”,是说能穿上内联升做的鞋,是对身份的一种炫耀。
认定范围
编辑
百货、中药、餐饮、服装、调味品、酒、茶叶、烘焙食品、肉制品、民间工艺品和其他商业、服务行业。 有名的像:全聚德、狗不理、内联升等等。目前全国各行业共有老字号商家约一万多家,到今天仍在经营的却不到千家。
相关方案
编辑
2018年12月,天津出台《天津市振兴老字号工作方案(2018—2020年)》,以期进一步发挥老字号在历史、文化、创业和市场积淀等方面优势,加快促进老字号创新发展、焕发活力。
著名老字号
编辑
北京老字号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万隆腌腊店
创建于清同治三年(1864)店面朝南,呈扇形,坐落于清河坊四拐角,创办人陈、张两氏,原籍宁波,以经营“金华火腿”、“家乡南肉”、“高庄风肉”自制咸肉而出名,兼营咸鲞、火腿等。万隆以重信誉、重质量,货真价实,童叟无欺而著称。1962年改为杭州腌腊商店,改革开放后恢复原名。
邵芝岩笔庄
创建于清代同治元年(1862),慈溪人邵芝严在杭开了一家名为“粲花宝”的笔店,后以店主名为店名,店址在官巷口附近,自设制笔墨工场,制作的毛笔以“尖、齐、园、健”四绝为特色,深得历代艺苑儒林称著,清时列为贡品。为杭州富有书卷气息和专业特色的百年老店。笔庄精制的芝兰图牌毛笔以书写挥洒自如、得心应手而多次获得国际博览会金奖。笔庄自产自销的毛禾笔主要有羊毫、狼毫、紫毫和兼毫四大类。此外,还供应各种名贵和实用的砚台、宣纸、徽墨、笔架等文房四宝。1956年公私合营,邵芝岩与石爱文笔庄合并,后又并入隆泰昌文具店。改革开放后邵芝岩笔庄重新恢复。
胡庆余堂(杭州)
“红顶商人”胡雪岩创办,前为南宋惠民和济药局所设的熟药局,创建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两年后设胶厂在涌金门,光绪四年(1878)年在大井巷店屋落成后正式开业。它是我国全面配制中成药,规模较大,创设较早的著名国药店,与北京同仁堂齐名,有“江南药王”之誉。药店广聘江南名医,以宋代皇家药典“太平惠民和济药局方”为基础,收集各种古方、验方和秘方,并结合临床实践经验,造出丸、散、膏、丹、胶、露、油、药酒方四百多种,著有专书《胡庆余堂雪记丸散全集》传世。正式生产销售的成药有补益心肾,脾胃泄泻,饮食气滞,痰火咳嗽,诸风伤寒,诸火暑湿,妇科、儿科、眼科、外科,杜煎诸胶,秘制诸膏、各种花露和香油药酒等十四大类。到今仍继承祖传验方和传统制药技术,保留了大批的传统名牌产品,如南宋宣永药典中的“牛黄清心丸”、“十全大补丸”,元代名药“补中益气丸”、“石斛夜光丸”及清代名药“安宫牛黄丸”、“人参再造丸”、“六神丸”与药店祖传“辟瘟丹”等。该店标榜“济世”,“善举”,大厅里悬挂“戒欺”匾,以示诚信。胡雪岩故世后,胡庆余堂曾数次易主,但店名仍冠以“胡”字,盖“胡庆余堂”之卓著信誉声名远扬。1958年胡庆余堂雪记国药号与叶德堂国药号合并,改为胡庆余堂制药厂,1980年重新恢复胡庆余堂门市部。
老字号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张小泉剪刀
明崇祯年间,安徽黔县人张小泉率子张近高来杭州大井巷生产祖传剪刀。由于采用浙江龙
老字号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泉的好钢作原料,又经过精心制作,打出来的剪子锋快耐用,与众不同。取牌名张大隆剪刀,清康熙二年,改名“张小泉”剪刀。张小泉去世后,其子张近高继承父业,为保护本身利益,在“张小泉”名字下加上“近记”两字,视为正宗。乾隆年间,张小泉近记剪刀已列为贡品。清宣统三年,张小泉以“海云浴日”注册。至解放前夕,张小泉剪刀店濒于停业,1956年张小泉等32家剪刀店实行公私合营,建成张小泉近记剪刀总厂。1958年6月,改名张小泉近记剪刀厂。张小泉剪刀以选料讲究,镶钢均匀,磨工精细,锋利异常,式样精美,经久耐用而著称,名扬海内外。
边福茂鞋店
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开设于杭州长庆巷五老巷口。创建人边春豪,诸暨人,擅长制鞋手艺,其子边启昌随父习艺,善于理财,后继承父业。宣统三年(1911)迁太平坊(中山中路)营业。边福茂制鞋选料认真,注重质量,造型轻巧,帮面挺括。民国十年(1921年)在羊坝头设分店,经营皮鞋,1932年在上海设分店 [2] 。杭州俗称“头顶天,脚踏边”,指的是“天章”的帽子,“边福茂”的鞋子。解放后,毛泽东、周恩来、谭震林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及梅兰芳、盖叫天等艺苑名流,均曾在该店定制布鞋。随着时代的变迁,皮鞋等已代替布鞋成为主流,边福茂除经营具有传统特色的布鞋外,还经营其它鞋类。
都锦生丝织厂
老字号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创始人都锦生于民国11年(1922年5月)建都锦生丝织厂,次年在湖滨设门市部。他毕业于浙江甲种工业学校机织科,喜爱自然风光,精于丝织工艺,自已设计的织绵产品花色多样,层次分明,美观耐看。1926年在美国费城国际博览会上都锦生出品的丝绸风景毯、五彩画壁挂获得金奖。解放后,都锦生产品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主要产品分为工艺织锦品,包括织锦台毯、靠垫、窗帘等,风景织物包括山水、人物、花鸟等,有100多外品种,1000多种花样,其产品在国外屡屡得奖,被誉为“东方艺术”之花。
广合顺鞋料店
“广合顺”创设于民国初年,创始人任文华,因其是做双层皮纸手工业作坊出生,对皮料有丰富的经验。当时各大鞋店如美华、美利等店主,鉴于皮业兴旺,大有可为,因此集资与任文华合股,由任文华负责。牌号初名“任文记”设在西牌楼灰团巷内,专营红皮业务,后迁至保佑桥弄,更名为“广合顺皮革鞋料号”。此后随其它几家老店被挤垮停业,广合顺成为当时杭市皮革鞋料业的魁首。
景阳观
店主沈达清,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在杭州荐桥街(今清泰街)佑圣观路开设前店后坊的景阳观酱菜店。精制各种酱菜、腐乳,自产自销,以“质量取胜,品种益众”的经营之道被誉为全国著名四大酱菜店(北京六必居、扬州三和三美、济南玉堂)之一,民国时期,虽数易店主,仍继承发扬传统经营,产品久销不衰。
孔凤春
创建于清朝同治元年(1862年),创办人孔传之、孔传洪、孔传福兄弟三人,原籍萧山。孔凤春粉店地处中山中路交叉路口的“四拐角”,初时生产经营鹅蛋粉、生发油、雪花膏等十余种化妆品,积累资金后,开办孔凤春香粉号,前店后场,是我国化妆品生产业的最早厂家。它以用料精细,质地优良而久负盛名。传说清代时该厂出产的鹅蛋粉已列为贡品,20世纪20、30年代,是该店的黄金时期,清河坊位于城隍山下,每逢香汛季节,大批香客都会去孔凤春店买化妆品,尤以精制纸盒包装的鹅蛋粉最受香客的欢迎,而用完后纸盒留香不去。孔凤春之“春”字,还寓意讨“春香”的吉利。1956年公私合营后,改为孔凤春化妆品厂。
老字号月饼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宓大昌
清同治八年(1869)开设于清河坊,前店后坊,创办人宓庄晓,慈溪人,原系刨烟工人,经营自制旱烟,经销各地名产烟丝、水烟、潮烟、鼻烟等。宓大昌制作的旱烟质优价廉,薄利多销,取信于众,远销新疆、云南和东北各省。民国27年(1938)在嵊县、绍兴设分店,1947年改组为有限股份公司。续聘王亚亭为总经理,除门市面上销售外,还从事批发,邮购业务。1956年,实行公私合并,1962年改名庆丰旱烟店(厂)。随着旱烟被卷烟取代,1980年1月商店停产转业。
素春斋
老字号首饰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民国八年(1919)开设,原店址在今延安路教仁街口,聘原素春斋厨师——无锡人施逸庭为经理。烹制以鲜嫩、清淡、略甜、爽滑见长的无锡、扬州风味素菜。在苏、锡风味的基础上又融入杭菜特色,形成了独有的烹调特色,尤其“以素托素”的素鹅、素鱼、素翅等,形象逼真,精于调色,香味诱人,鲜嫩软糯。解放后,素春斋保持原有的经营特色,继承传统烹调技艺,新创多种素食品种。
王润兴
王润兴为本邦饭店之首,约创办于19世纪40年代,原开设于城站,在20世纪30年代迁到清河坊,以经营“门板饭”而闻名。他临门摆上长条桌和长板凳,以劳动者居多,供应猪头冻肉,咸菜豆腐之类的大众菜。楼上供应杭菜,尤以鱼头豆腐和盐件儿成为名菜。清末,在杭城普通饭店中王润兴最有声望。文革初,改名向前点心店,1984年恢复原名。
翁隆盛茶号
创设于清雍正七年(1729年),创办人翁耀庭,原籍海宁,店址初设杭州梅东高桥。太平天国之后,翁氏为发展业务,将店址迁至当时的商业闹区清河坊,又扩建五层洋房,门楣上装饰“狮球”,注册商标,气派焕然一新,以百年老店、货真价实以招顾客。翁隆盛茶号的名声之所以历久不衰。驰名中外,其主要经营特色是:所制的龙井茶品质优良,自称采购认真,选而复选。专供“三前摘翠”的富春茶,精工焙制,色、香、味俱全,以此脍炙人口。龙井极品狮峰茶,曾获巴拿马博览会奖状。1937年抗战军兴,杭州沦陷,各大茶号相继歇业,龙井茶产地人穷地瘦茶园荒。1953年在接受社会主义改造后,清河坊的零售门市部撤销,而把湖滨同大元茶号改为翁隆盛茶号,后又易名狮峰茶叶店。
亨达利
杭州“亨达利”钟表店为宁波人孙梅堂于民国三年(1914)在杭州城站开设,原是上海“茂华利”、“亨达利”两家钟表店的分店。1929年迁至羊坝头三层洋楼二楼临街,正式取名杭州亨达利钟表店。窗口设有特制的双面大时钟和霓虹灯广告。1932年后日本帝国主义在上海挑起“一·二八”事变,享达利上海总店濒临危境,为清偿债务,只得改组出盘,杭州亨达利分店原经理娄仙林接盘。亨达利钟表店的经营特色是重服务,讲质量,销修并重。商店所售钟表质量过硬,信誉卓著,深得顾客信赖。1956年全行业进入公私合营,成立钟表总店,并于1957年开始在亨达利钟表店试制钟表,1966年改为利民钟表店,1979年恢复原名。
老字号酒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叶种德堂
创始人慈溪人叶普山,素精医理,自清政府刑部离职后,在杭行医。清嘉庆十三年(1808),在望仙桥直街,开设叶德堂国药号,是杭州自制丸、散、膏、丹,开设最早,规模最大,闻名浙、赣、闽、皖诸省的一家国药店。民国25年迁清河坊新址,营业兴盛,成为当时杭州药业六大家之一。该堂进料严格,炮制精心,其所制丸、散、膏、丹和虎、鹿、龟、驴胶等高档补品名扬海内外,畅销全国。1956年公私合营,1958年并入胡庆余堂。
颐香斋
创建于清光绪元年(1875)。创始人葛景山,苏州人,青年时在苏州一家南货店学手艺,后辗转来杭谋生,在清泰街义井巷口摆摊,现做现卖定胜糕。后经一位李姓老主顾的帮助,将义井巷口的一开间门面转让给葛氏开店,取名颐香斋。开店时,前店后坊。传统糕点有条头糕、方糕、绿豆糕、麻酥糕、椒桃片、小清沙与苏式月饼等。糕点配方注重“三重”,重色,色深不焦,香味浓郁;重油,油而不腻,入品酥松;重糖,甜味适品,绵软柔糯,其中潮糕和月饼最负盛名。1937年12月杭州沦陷,颐香斋遭受地痞恶棍和日军的抢劫,损失惨重。1951年,葛氏因无力经营,将颐香斋盘给上海同业许炳华。文革期间,企业改名为“东风”,1980年才恢复老字号。
老凤祥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张同泰
原“张同泰国药号”创始人张梅,浙江慈溪县马经村人,初在杭州新官桥河下开设茂昌药号。清嘉庆十年(1805),张梅在杭州同春坊盘进“沈国泰国药店”,改名“张同泰国药号”,经营道地药材,丸散膏丹,各种花露,参银耳等,是早先杭城药业零售店中的三大家(张同泰、胡庆余堂、方回春)之一。民国元年,药店经大规模翻建后,新屋落成,重建石墙门,上刻“万象”商标。“张同泰”镀金大字熠熠生辉,大门两旁悬挂“张同泰道地药材”铜牌,自制传统成药360余种。文革期间,张同泰铺面雕花匾额碑刻,悉被砸毁,改名春光药店,1988年恢复“张同泰药店”原名。
张允升
老字号商业文化展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张允升百货商店于清乾隆年间设于杭州清河坊四拐角,原名张允升线帽百货店,是杭城最早开设的百货商店。店主孙仲舒,绍兴人。商店设有制线、制帽两个工场,前店后场,自制的丝线,选料讲究,制作精细,曾获西湖博览会奖。所设的帽子以未制男式西瓜帽,女式乌绒帽,满头套而闻名于市。的经营的货源主要来自上海,还和上海厂商挂钩,实行厂店联合,经销无敌牌牙粉、牙膏、蝶霜和花露水和福桃牌木纱团、天津羝羊牌毛线,委托该店为浙江省总经理处。为招来顾客,商店每年必举行一、二次减价展销,止抗战前,已成为当时杭州百货行业中人数最多,营业额最大的杭州第一大百货商店。
朱养心膏药店
朱养心膏药店开创于明万历(1573-1620)年间,距今约有400年历史,创始人朱养心,名志七,浙江余姚人,后迁徒来杭,在后期的医药实践中,朱氏形成了以膏、丹为主的外治法为特色,并亲自创建了精制膏丹的药室,几近“手到疾愈”的水平。自制眼药,闻名于世。晚清时许多曾受惠“朱养心”的病家出于感激之情,集资在大井巷内重建朱养心药店,后一度迁址,1982年,朱养心药室改建为朱养心药厂。1984年迁回大井巷原址,朱氏的传统产品有万灵五香膏,阿魏狗皮膏,碧玉膏,珍珠八宝眼药等,到今仍深受海内外同胞的青睐。
认定规范
编辑
一、申请对象
胡雪岩,胡庆余堂是胡雪岩创办的-------
附上胡雪岩简单资料
胡雪岩(1823-1885)19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国商界名人,他的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从钱庄一个小伙计开始,通过结交权贵显要,纳粟助赈,为朝廷效犬马之劳;洋务运动中,他聘洋匠、引设备,颇有劳绩;左宗棠出关西征,他筹粮械、借洋款,立下汗马功劳。几经折腾,他便由钱庄伙计一跃成为显赫一时的红顶商人。他构筑了以钱庄、当铺为依托的金融网,开了药店、丝栈,既与洋人做生意也与洋人打商战。
胡雪岩一生,是非功过褒贬不一,这里且只分析他的人道。胡雪岩的成功,很重要的一条原因就是他善于用人,以长取人,不求完人。他说一个人最大的本事,就是用人的本事。清人顾嗣协曾有诗: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取短,智高难为谋。生材贵适用,慎勿多苛求。
幼时家境贫寒。为了养家糊口,作为长子的他经亲戚推荐,进钱庄学徒,从扫地、倒尿壶等杂役干起,三年师满后,就因勤劳、踏实成了钱庄正式的伙计。正是在这一时期,胡雪岩靠患难知交王有龄的帮助,一跃而成为杭州一富。
王有龄,宇雪轩,福建侯宫人。在道光年间,王有龄就己捐了浙江盐运使,但无钱进京。后胡雪岩慧眼识珠,认定其前途不凡,便资助了王五百两银子,叫王有龄速速进京混个官职。后王有龄在天津遇到故交侍郎何桂清,经其推荐到浙江巡抚门下,当了粮台总办。王有龄发迹后并未忘记当年胡雪岩知遇之恩,于是资助胡雪岩自开钱庄,号为"阜康"。之后,随着王有龄的不断高升,胡雪岩的生意也越做越大,除钱庄外,还开起了许多的店铺。
庚申之变成为胡雪岩大发展的起点。在庚申之变中,胡雪岩处变不惊,暗中与军界搭上了钓,大量的募兵经费存于胡的钱庄中,后又被王有龄委以"办粮械"、"综理槽运"等重任,几乎掌握了浙江一半以上的战时财经,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胡雪岩之所以可以迅速崛起,除了得益于王有龄之外,另一个人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个人就是左宗棠。
1862年,王有龄因丧失城池而自缢身亡。经曾国藩保荐,左宗棠继任浙江巡抚一职。左宗棠所部在安徽时 "晌项已欠近五个月,饿死及战死者众多。此番进兵浙江,粮饱短缺等间题依然困扰着左宗棠,令他苦恼无比。急于寻找到新靠山的胡雪岩又紧紧地抓住了这次机会:他雪中送炭,在战争环境下,出色地完成了在三天之内筹齐十万石粮食的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左宗棠面前一展自己的才能,得到了左的赏识并被委以重任。在深得左宗棠信任后,胡雪岩常以亦官亦商的身份往来于宁波、上海等洋人聚集的通商口岸间。他在经办粮台转运、接济军需物资之余,还紧紧抓住与外国人交往的机会,勾结外国军官,为左宗棠训练了约千余人、全部用洋枪洋炮装备的"常捷军"。这支军队曾经与清军联合进攻过宁波、奉代、绍兴等地。
胡雪岩是一位商人,商人自然把利益放在第一位。在左宗棠任职期间,胡雪岩管理赈抚局事务。他设立粥厂、善堂、义垫,修复名寺古刹,收碱了数十万具暴骸恢复了因战乱而一度终止的牛车,方便了百姓向官绅大户"劝捐",以解决战后财政危机等事务。胡雪岩因此名声大振,信誉度也大大提高。这样,财源滚滚来也就不在话下了。自清军攻取浙江后,大小将官将所掠之物不论大小,全数存在胡雪岩的钱庄中。胡以此为资本,从事贸易活动,在各市镇设立商号,利润颇丰,短短几年,家产己超过千万。
晚清时期著名的洋务运动由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三人发起。此三人在同太平天国战争中,认识到了西方先进军事技术的重要性,迫切地要求向西方学习、自强御侮,但由于他们的特殊身份,不便与外国人打交道。这样,与左宗棠联系极为密切,诸通华洋事务的胡雪岩在洋务运动中又找到了用武之地。他协助左宗棠创办了福州船政局、甘肃织呢总局帮助左宗棠引进机器,用西洋新机器开凿径河。毫不夸张地说,左宗棠晚年的成功中有着胡雪岩极大的功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