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根据生物氧化类型可分为发酵型和非发酵型,所谓非发酵菌群是指一大群不发酵葡萄糖,需氧或兼性厌氧的无芽胞革兰阴性菌。
例如:
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
广义上的发酵是指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成比较简单的物质。有机物质不一定只有糖类。但是一般来说的发酵都是指工业发酵,工业上发酵的原料通常都是以淀粉、糖蜜等农副原料,淀粉、糖蜜也是糖。
所以说上述理解“发酵型就是可以利用糖的,非发酵型是不能利用糖的”是可以的,通常我们就是这样理解。但是非要深究的话,就不够严谨。
适合营养要求不高的细菌生长,比如葡萄球菌属(如金葡菌)、肠球菌属、肠杆菌科细菌(如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肺炎杆菌、变形杆菌等)、非发酵菌(如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等)、炭疽芽胞杆菌、蜡样芽胞杆菌等
但链球菌属、奈瑟菌属、苛养菌(比如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军团菌)、厌氧菌等营养要求较高甚至苛刻的细菌难以培养,需要添加其他成分
主要用于细菌菌落计数,也可以用于细菌的传代和增菌,但一般不用于细菌的鉴定
非发酵菌主要是指一群不发酵或不分解糖类的革兰阴性无芽胞需氧杆菌。目前,非发酵菌包括13个属。主要有假单胞菌属、不动杆菌属、产碱杆菌属、莫拉菌属、黄杆菌属等。这些细菌大多为条件致病菌。对于非发酵菌的鉴定,必须首先进行种属间的鉴别,然后进行种间的鉴定。一般实验室只需用几项试验,如氧化酶、O-F试验、动力及鞭毛、菌落色素、硝酸盐还原试验以及在麦康凯琼脂上的生长情况等即可对90%~95%分离的菌株作出初步鉴定。
1.培养温度
多数非发酵菌适宜生存于自然界,培养温度以30℃为宜。有的更适宜生长于室温(18~22℃)。故常规标本应先培养于35~37℃,再培养于30℃或室温。
2.动力与鞭毛
在非发酵菌的鉴定中,细菌是否具有鞭毛及鞭毛的特点有重要的诊断意义。由于非发酵菌大部分为专性需氧菌,在半固体培养基上观察动力不明显,因细菌在琼脂表面生长,底层穿刺生长不良或不生长,故观察非发酵菌的动力以30℃或室温l2~24h培养物悬滴法为准。有时需借助鞭毛染色予以鉴定。
3.氧化酶试验
该试验是鉴定非发酵菌的重要试验,非发酵菌中除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及个别假单胞菌外,氧化酶试验均为阳性。
4.氧化一发酵(O-F)试验
本试验是确定非发酵菌与发酵菌以及测定非发酵菌是否利用糖的基本试验。非发酵菌对葡萄糖的代谢特点是氧化型产生微量酸。Hugh-Leif—son设计的O-F培养基只含0.2%蛋白胨,1%的糖和指示剂溴麝香草酚蓝。检测时接种细菌于2管O:F培养基,在第一管培养基的表面加盖一层无菌液体石蜡或无菌溶解凡士林(称闭管),另一管则不加(称开管)。经培养后,开管产酸,闭管不变,表示细菌氧化利用糖类;如开管和闭管都产酸,表示细菌都发酵分解糖类;若两管都无变化,表示细菌不能利用糖类。根据细菌在此培养基中生长情况与结果,可区别细菌为氧化型或发酵型。
5.在麦康凯琼脂上生长情况
如假单胞菌属、不动杆菌属、产碱杆菌属等生长,而莫拉菌属和艾肯菌属等不生长。非发酵菌几种主要菌属的基本特征见表5-25—1。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