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的贮尿与排尿功能,主要依靠肾的气化作用。膀胱的病变,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或见小便不利,尿有余沥,甚至尿闭;或为遗尿,甚至小便失禁。如《素问•宣明五气篇》所说:“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尿”。
肾与膀胱通过经脉互为络属,构成表里关系。肾主水液而司二便,膀胱贮尿液而司开合,二者关系极为密切。若肾气充足,气化正常,则膀胱开合有度,从而使人体水液代谢正常。若肾气不足,气化失常,则膀胱开合失度,可出现小便不利或失禁,或遗尿、尿频等症。
〔附〕命门
命门一词,首见于《内经》。《灵枢•根结》说:“命门,目也”。自《难经•三十六难》提出“肾两者,非皆肾也,其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之说后,遂为后世医家所重视,对命门的部位及生理功能,提出种种不同见解,现归纳摘录如下,以供参考。
(1)右肾为命门说:肾有二枚,左肾为肾,右肾为命门之说,始自《难经》。《难经•三十九难》说:“其左为肾,右为命门,命门者,诸精神之所舍也。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其气与肾通”。这是对命门的部位、意义及生理功能的简要论述。自此以后,主右肾为命门说的有晋•王叔和、元•滑寿及明•李梴等人。
(2)两肾俱称命门说:明确指出这一观点的是明代的虞搏。他在《医学正传》中说:“两肾总号为命门”,在《医学或问》中又说:“夫两肾固为真元之根本,性命之所关,虽为水脏,而实有相火寓乎其中,象水中之龙火,因其动而发也。愚意当以两肾总号为命门……”。其后,明•张景岳亦从此说。
(3)两肾之间为命门说:此说首倡于明代的赵献可。他在《医贯》中说:“命门在人身之中,对脐附脊骨,自上数下,则为十四椎,自下而上,则为七椎。
(4)命门为肾间动气说:此说虽然认为两肾中间为命门,但其间非水非火,而只是存在着一种原气发动之机,同时认为命门并不是一个具有形质的脏器。提出此说的是明代的孙一奎。
以上各家对命门的认识,各有不同见解。从形态言,有有形与无形之论,从部位言,有右肾与两肾之间之辨;从功能言,有主火与非火之争。但他们对命门的主要生理功能是没有分岐的;对于命门的生理功能与肾息息相通也是没有分岐的。肾为五脏之本,内寓真阴和真阳,人体五脏六腑之阴都由肾阴来滋助,五脏六腑之阳又都由肾阳来温养。故肾阳即命门之火,肾阴即命门之水。肾阴、肾阳,亦即真阴、真阳和元阴、元阳。古代医家所以称之曰命门,只是为了强调肾中阴阳的重要性而已。
三焦为六脏之一。由于三焦的某些具体概念不够明确,再加《难经》中有“有名而无形”之说,遂引起后世医家的争论。这些争论主要集中在形态上,如有“三焦有名无形说”、“三焦有名有形说”等等,但对三焦的生理功能的认识是比较一致的。认为三焦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持诸气,疏通水道。目前,对于三焦形态上的不同意见,尚未统一,还需作进一步的学术探讨。这里主要介绍中医学所说的三焦的生理功能在生理、病理学上的实际意义。
〔三焦的主要生理功能〕
(1)主持诸气,总司人体的气机和气化 三焦是气升降出入的通道,又是气化的场所,故有主持诸气,总司全身气机与气化的功能。元气,是人体最根本的气。元气根于肾,通过三焦而充沛于全身。
(2)为水液运行之道路 《素问•灵兰秘典论》说:“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决,疏通之意;渎,沟渠。决渎,即疏通沟渠。这就是说,三焦有疏通沟渠、运行水液的作用,是水液运行的道路。若三焦功能正常,则水道通利,水液的运行正常,若三焦不利,则水道不通,水邪泛滥,则可出现肿胀等证。
三焦主持诸气,疏通水道的两种功能,是相互关联、相互为用的。其中水液的运行有赖气的升降出入,而气的运行又须依附于血与津液。气升降出入的通道,是血与津液运行的通道;津液升降出入的道路,亦必然是气的通道。从这一点上看,三焦的这两个生理功能亦可以说是一个功能的两个方面。
由于三焦主持诸气,疏通水道的功能在上、中、下三个不同的部位上又有所区别,故古人又有“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的不同描述。下面分别加以介绍:
上焦如雾:上焦主要包括心肺两脏,主要有宣发,敷布,使水谷精微、卫气布散全身的作用。故《灵枢•决气》说:“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灵枢•营卫生会》将其概括为“上焦如雾”。
中焦如沤:中焦主要包括脾胃两脏。脾与胃主受纳、腐熟水谷,有运化水谷精微的生理作用,这一腐熟运化水谷的状态,犹如沤化发酵水谷,泌其糟粕,升共精华。故《灵枢•营卫生会》将其概括为“中焦如沤”。
下焦如渎:下焦主要包括肾、膀胱与大、小肠等脏腑。这些脏腑具有泌别清浊,排泄水液与糟粕的作用。此种排泄水液糟粕状态,犹如水沟排水一般,故《灵枢•营卫生会》说:“下焦如渎”。
中医学认为:人体五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它们相生相克,共同维持着各个脏腑生理功能的协调与平衡,从而,保证着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下面我们介绍五胜之间相互联系的十种关系。
心与肺同居胸中,心主血,肺主气,故心与肺的关系,实际上是气与血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其中肺气助心以行血,心血载肺气以布周身。肺主气而司呼吸,从自然界吸入清气与水谷精微合成宗气,宗气贯心脉以推动血液的运行。故肺气虚则宗气不足,就会出现气血淤滞的病症。同样,心主血脉,肺主诸气,血靠心气推动而运行周身,肺气亦靠血的运载而敷布全身。故古人有“血为气母”之说。如若心气不足,则血行不畅,可导致肺失宣降,出现胸闷、气短、喘咳痰血的症状。
心主血,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气旺盛,则气血生化有源、心有所主而功能正常。心属火而脾属土,心阳温煦,脾土化生,方可使脾尽其运化之职。故若脾气虚弱,气血生化不足则心之气血亦受损。若心阳虚衰,火不生土,则脾气亦虚,二者相互影响,临床上称为心脾两虚。此外,心主血脉,脾统血,二者在血液的运行上亦相互为用。若脾不统血,血液妄行则会造心血不足之证。
心主血,肝藏血,人之血,肝藏之,心行之,二者配合,则血运正常。若肝不藏血,则心无所主,血之运行必然失常。若心血不足,肝无所藏,亦可导致肝血不足,而出现血虚、心肝失养之证。
心主神明,肝主疏泄而调节情志,故两脏与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密切相关。若情志有伤,多宜化火伤阴,临床上心肝火旺、心肝两虚常相互影响或同时并见。
心位上焦而属阳,其性属火;肾居下焦而属阴,于五行属水,内寄相火。中医学认为:心火宜降,肾水宜升,方可水火既济,心肾相交。心火下降于肾,肾阳得助,使肾不寒。肾水上奉,滋养心阴,使心阳不亢。若心火不降,肾水不升,则阴阳失调,均可出现心肾不交的证候。
此外心主血,肾藏精,精能生血,血能化精,精血互生。故临床上肾精亏损与心血不足常可互为因果。
脾与肺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气与水液代谢两个方面。人体气的生成,主要依赖肺的呼吸与脾的运化,肺所吸入的清气和脾胃所运化的水谷精微,是组成气的主要物质基础。因此,肺的呼吸功能和脾的运化功能是否健旺与气的盛衰密切相关。
此外,肺主气,脾益气,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脾所化生的水谷之气,须赖肺气的宣降,方可敷布全身,而肺所需之精气,要靠脾化生的水谷之气来补充,故脾又能助肺益气。故有“脾为生气之源,肺为主气之枢”的说法。若脾肺发生病变,往往相互影响。如脾气虚弱,则肺失资助,造成肺气亦虚,临床称之为“土不生金”。若肺气久虚,亦可出现脾肺两虚之证。
脾主运化水湿,肺主通调水道,二者相互协调,共同完成水液的代谢。如若脾失健运,或肺失宣降,均可造成水液的停聚,而成痰饮之患。故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的说法。
肺与肝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气机的调节方面。肺居上焦,为阳中之阴脏,其气清肃下行;肝居膈下,为阴中之阳脏,其气升发上行。二者肝升肺降,调节着全身的气机,使升降功能正常。若肝升太过,或肺降不及,则多致气火上逆,而出现咳逆上气,甚则咯血等病症。相反,若肺失肃降,燥热内盛,亦可影响肝,使肝失条达,疏泄不利。临床上可见在咳嗽的同时,出现胸胁满痛,头晕面赤等症。
肺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水液代谢与呼吸运动两个方面。肾主水液,肺主宣发肃降和通调水道。人体内水液经过肺气的宣降,营运周身并下输膀胱,故称“肺为水之上源”。下输膀胱之水,经肾阳之蒸腾气化,升清降浊,以主持水液代谢。如此,肺肾配合,共同维持水液代谢的平衡。若肺失宣降,不能通调水道,必影响肾之气化,以至尿少,水肿。若肾气化不利,开合失司,则可至水湿潴留,上犯于肺,而见喘满,咳逆等症。故有“其本在肾,其标在肺”之说。
肺司呼吸,肾主纳气,肺的呼吸功能需要肾的纳气作用来协助,方能正常进行。只有肾气充盈,吸入之清气方可经肺肃降,下纳于肾,故有“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之说。若肾精不足,摄纳无权,气浮于上;或肺气久虚,病及于肾,亦可导致肾不纳气,出现气短喘促,呼多吸少等症。
此外肺肾阴液亦相互资生(称为金水相生)。肾阴为人一身阴液之本,故肾阴能滋助肺阴。而肺主肃降,能使肺之阴精下输于肾,使肾精得养。故有“金能生水,水能润金”之说。故若肺阴虚可损及肾,肾阴虚亦可影响到肺,最后导致肺肾阴虚,而出现腰膝酸软,骨蒸潮热,干咳音哑,颧红盗汗等症。
肝主疏泄,脾主运化,故肝脾两脏的关系首先表现在疏泄与运化上,肝之疏泄可使脾升而胃降,从而使脾胃气机畅达,健运不息。另外脾主运化,化生气血,脾气健运,则水谷之气可滋养肝阴,使肝木得养,而能升发疏泄。若肝失疏泄,则会影响脾之运化,出现“肝木乘土”的证候。若脾失健运,气血生化无源,亦可使肝血不足,而疏泄失常。
其次,肝藏血,脾统血,又为气血之源。故脾气健运,生血有源,且行于脉中,则肝有所藏。若脾虚气血生化无源,或脾不统血,均可导致肝血不足。
正是由于肝脾两脏关系至为密切,生理上相互为用,病变时相互影响,故有“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之说。
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脾主运化水湿,肾主水。故脾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先、后天的相互滋生与水液代谢两方面。
首先,脾之健运,有赖肾阳的温煦,而肾中精气亦有赖脾所运化的水谷精微的充养,故二者相互资生,相互促逃。以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在发生病变时亦常相互影响,互为因果。若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脾阳,会导致脾阳不振;若牌阳久虚,亦可累及肾阳,而成脾肾阳虚之证。
其次,脾主运化水湿,肾主水,二者在水液代谢上,亦相互配合,协同其它脏腑,共同完成水液代谢。若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则水湿停聚,不仅损伤脾阳,亦可使肾阳衰微。若肾虚不能主水,水液潴留,亦可累及脾阳,使脾失健运。
肝与肾关系极为密切。肝藏血,肾藏精,精血之间相互滋生、相互转化,故有“肝肾同源,乙癸同治”之说。在生理状态下,肾精滋于肝,使肝之阴血充足,以维持肝阴、肝阳的平衡;肝血滋养于肾,使肾精充盈,以维持肾之阴阳的平衡。在病理状态下,肾阴不足,可导致肝阴不足,而使肝阳偏亢;反之,肝血不足,亦可导致肾阴不足,而致相火偏亢。
此外,肝主疏泄,肾主闭藏,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反相成的关系,这主要表现为女子的月经来潮和男子排精的生理功能。若二者失调,则可出现女子月经周期失调,经量过多或闭经;男子遗精滑泄,或阳强不泄等症。
六腑的生理功能虽然各不相同,但它们的主要功能是传导化物。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在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过程中的相互联系与密切配合。
饮食入胃,经胃之腐熟,下传于小肠,通过小肠的化物,泌别清浊,其清者为水谷精微,经脾运化,以营运全身;其剩余水液,渗入膀胱;其浊者为糟粕,下传大肠。其渗入膀胱的水液,经气化排出体外。进入大肠的糟粕,经过大肠的燥化,形成粪便,由肛门排出体外。在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过程中,还有赖于胆的升发与疏泄,以助饮食物的消化。此外,三焦为水谷传化的道路,并为元气之别使,推动着传化功能的正常运行。故《灵枢•本脏》说:“六腑者,所以化水谷而行津液者也”。由于六腑传化水谷,需要不断地受纳、化物、传导和排泄,虚实更替,宜通而不宜滞,故有“六腑以通为用”、“六腑以通为顺”、“腑病以通为补”的说法。
六腑之间在病理上,亦可相互影响。如胃有实热,消灼津液,则可致大肠传导不利,大便秘结不通;而大肠燥结,便闭不行,亦可影响胃之和降,而使胃气上逆,出现恶心、呕吐等症。又如胆火炽盛,常可犯胃,导致胃失和降而呕吐苦水。应当指出,六腑虽然是以通为用,但亦有太过不及之异,故必须认真进行辨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