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心衰病人采取半坐卧位的主要目的是:
A.防止污染,预防膈下脓肿
B.促进病人舒适
C.减少下肢静脉血回流,减轻心脏负担
D.减轻水肿,改善肺循环
2. 颈部手术后采取半坐卧位的目的是:
A.利于局部引流
B.促进血液循环
C.利于伤口愈合
D.减少局部出血
3. 长期卧床病人易引发的并发症不包括的是:
A.肌肉萎缩
B.压疮
C.静脉血栓
D.腹泻
4. 椎管内麻醉或者腰椎穿刺后去枕仰卧位的目的是:
A.减轻脑缺氧
B.预防颅内压降低
C增加脑血液循环.
D.预防脑缺血
5. 支气管哮喘病人为了减轻呼吸困难可以采用的卧位是:
A.侧卧位
B.端坐位
C.头高足低位
D.膝胸卧位
6. 病人不能随意移动躯干和四肢,需要由他人搬动肢体的卧位是:
A.被动卧位
B.被迫卧位
C.健侧卧位
D.主动卧位
【 参考答案与解析 】
1.【参考答案】C。解析:心衰病人采取半坐卧位时部分血液滞留在下肢和盆腔,回心血量减少,减轻肺部淤血和心脏负担,从而改善呼吸困难。故本题选C。
2.【参考答案】D。解析:面部及颈部手术后的患者采取半坐卧位能够减少局部出血。故本题选D。
3.【参考答案】D。解析:长期卧床的患者容易导致便秘而不是腹泻。故本题选D。
4.【参考答案】B。解析:椎管内麻醉或脊髓腔穿刺后6~8小时的患者需要去枕仰卧位,防止过早抬高头部致使脑脊液自穿刺处渗出至脊膜腔外,造成颅内脑压过低,牵张颅内静脉窦和脑膜等组织而引起头痛。故本题选B。
5.【参考答案】B。解析:患者身体稍向前倾,床上放跨床小桌,桌上放软枕,患者可伏桌休息。适用于左心力衰竭、心包积液、支气管哮喘发作患者。故本题选B。
6.【参考答案】A。解析:(1)主动卧位:患者身体活动自如,能根据自己的意愿和习惯随意改变体位,见于轻症患者,术前及恢复期患者
(2)被动卧位:患者自身无改变卧位的能力,卧于他人安置的体位,如昏迷、极度衰弱、瘫痪等患者
(3)被迫卧位:患者意识清晰,也有变换卧位的能力,但由于疾病或治疗的原因,被迫采取的卧位,如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病人左心衰竭时,因呼吸极度困难而采取端坐卧位。故本题选A。
(一)仰卧位
1.去枕仰卧位:协助病人去枕仰卧,头偏向一侧,两臂放于身体两侧,两腿自然放平,枕头横立于床头。适应于:
①昏迷或全身麻醉未清醒的病人——避免呕吐物误入呼吸道而引起窒息或肺部感染。
②椎管内麻醉或脊髓腔穿刺后的病人——预防颅内压减低而引起的头痛。
2.中凹卧位(休克卧位):病人头胸部抬高10°~20°,下肢抬高20°~30°。
适用于休克病人。抬高头胸部,保持气道通畅,有利于通气,改善缺氧症状。抬高下肢,有利于静脉回流,增加心输出量而缓解休克症状。
3.屈膝仰卧位:病人仰卧,头下垫枕,两臂放于身体两侧,两膝屈起,并稍向外分开。
适用于腹部检查或作导尿术及会阴冲洗等。
(二)侧卧位
两臂屈肘,一手放于胸前,一手放于枕旁,下腿稍伸直,上腿弯曲(臀部肌内注射时,应下腿弯曲,上腿稍伸直,使臀部肌肉放松)。在两膝之间、胸腹部、背部可放置软枕支撑病人。适用于:
①灌肠、肛门检查及配合胃镜检查等。
②臀部肌内注射。
③预防压疮:侧卧位与平卧位交替,使病人舒适,并变换受压部位,预防压疮发生。
(三)半坐卧位
①某些面部及颈部手术后病人。可减少局部出血。
②急性左心衰竭病人。可利用重力作用,使部分血液滞留在下肢和盆腔,回心血量减少,从而减轻肺淤血和心脏负担。
③心肺疾病所引起的呼吸困难的病人,使膈肌位置下降,胸腔容量扩大,同时腹腔内脏器对心肺的压力也减轻,使呼吸困难得到改善。
④胸腔、腹腔、盆腔手术后或有炎症的病人。其一可促进引流其二可使腹腔渗出液流入盆腔,促使感染局限其三可松弛腹肌,减轻腹部切口缝合处的张力,促进舒适,避免疼痛,有利于切口愈合。
⑤腹部手术后患者,可以松弛腹肌,减轻腹部切口缝合处的张力,促进舒适,避免疼痛,有利于切口愈合。
⑥疾病恢复期体质虚弱的病人:使其逐渐适应体位改变,利于向站立过渡。
2019天津医院招聘|医疗卫生考试公告及公示汇总(持续更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