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计里的水银不会致人死亡。
水银的毒理性:
微量的液体汞吞食一般不会造成严重的中毒反应(有资料称它在生物体内会形成有机化合物),但汞蒸气和汞盐(除了一些溶解度极小的如硫化汞)都是剧毒的,口服、吸入或接触后可以导致脑和肝损伤。
长时间暴露在高汞环境中可以导致脑损伤和死亡。尽管汞沸点很高,但在室内温度下饱和的汞蒸气已经达到了中毒剂量的数倍。
汞可以在生物体内积累,很容易被皮肤以及呼吸道和消化道吸收。水俣病是汞中毒的一种。汞破坏中枢神经系统,对口、粘膜和牙齿有不良影响。
最危险的汞有机化合物是二甲基汞[(CH₃)₂Hg],仅几微升二甲基汞接触在皮肤上就可以致死。
扩展资料:
水银研发历程:
根据殷虚出土的甲骨文上涂有丹砂,可以证明中国在有史以前就使用了天然的硫化汞。
根据中国古文献记载:在秦始皇死以前,一些王侯在墓葬中也早已使用了灌输水银,例如齐桓公葬在今山东临淄县,其墓中倾水银为池。这就是说,中国在公元前7世纪或更早已经取得大量汞。
根据西方化学史的资料,曾在埃及古墓中发现一小管水银,据历史考证是公元前16—前15世纪的产物。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首先制得了大量水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汞
水浒传中,卢俊义被称为全书第一高手,曾为梁山立下不世之功。人生最怕英雄末路,卢俊义英雄一世,最终却被高俅、蔡京四老贼合伙用水银下毒害死,实在让人可悲可叹。其实您可能不知道,在该段故事中有一处情节极其不合理,原因很简单,施耐庵犯了一个常识性错误。事情究竟是怎么回事?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自从梁山好汉被招安之后,北宋朝廷便采取了“驱虎吞狼”的策略,以梁山兵将征伐各地义军。在宋江的积极征讨下,河北田虎、淮西王庆、江南方腊等纷纷被剿灭。在此期间,梁山好汉们虽节节胜利,却也损失不小,宋江与卢俊义等好汉回京后,一一被朝廷封赏。朝廷之中高俅蔡京等辈与梁山好汉有仇,总是要借机进谗言陷害宋江。几位奸臣虽有心害宋江,却忌惮卢俊义手中的兵权,故而几人商议要先害死卢俊义,以此来剪除宋江身边的羽翼。
高俅等人便向宋徽宗进谗言召见卢俊义,并以皇帝的名义赐卢俊义酒菜。可卢俊义却想不到,几个奸臣早已经在酒菜中下了水银毒,卢俊义毫无防备便吃下腹中。到了半夜,卢俊义腹中水银毒性发作,导致其失足落入水中溺毙。以上描写在读者看来,似乎并不存在任何问题,在读者的印象中,水银的确是有剧毒之物,稍有不慎有可能会引起中毒症状。在平时生活中,我们也经常能看到一些小孩子咬碎体温计误食水银的新闻,让不少人对水银有了莫大的恐惧感。
可是小编要告诉您,其实水银中毒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水银毒也会根据水银的形态分为两种,一是水银蒸汽,一是水银液体。从医学角度来讲,所谓的水银中毒现象,大部分都是因为中毒者吸入了水银蒸汽,才导致其急性水银中毒症状的发生。相比之下,口服水银的毒性并不大,如果人体口服纯水银,致死量约在0.3克到0.5克左右,相当于3-5个水银温度计中水银的含量。
水银毒会侵害人体的肾脏器官与消化系统,不仅能够导致肾衰竭,也会让胃肠穿孔,令中毒者痛不欲生,慢慢致死。从文中来看,卢俊义的中毒症状与现代医学描述毫无二致,卢俊义被下毒的过程,也被作者描绘得极为真实。但是小编还是找到了其中的不合理之处,因为作者忽略了水银的一个特性:
《水浒传》原文写道“俄延至午,尚膳厨官奏道:“进呈御膳在此……此时高俅、杨戬已把水银暗地着放在里面,供呈在御案上……卢俊义拜受而食。”,我们可以看到,皇帝在赐予卢俊义有水银毒的御膳时,卢俊义欣然而食,并未有一丝丝异样的表情,这不免让人有些惊讶。为何呢?因为水银不但有毒,而且还有一种明显的刺激性味道,不是令人难以下咽,而是没法下咽。卢俊义吃御膳时,居然一点都没有察觉到菜中的异味(水银有一种特殊的金属味道,其味道和咬绣铁勺子的味道差不多,而且水银对口腔粘膜有刺激性,其刺激的效果,要比菠萝对口腔刺激的效果强N倍,上述效果经过科学实验的证明,不是小编凭空想象),可见其真实程度存疑。既然《水浒传》只是一本小说,其中内容都是作者的设计与安排,故此忽略了水银有刺激性味道的环节,绝对是作者的一大失误。
除此之外,皇帝在赐御膳之时,不可能只有一道菜,故此高俅等一众老贼只能在所有菜中下毒。但是此时又有一个问题出现了,水银液体不溶于水且密度大于水,即使将水银放入酒菜中搅拌,散落的水银也会重新凝结在一起落入碗底。由此说来,高俅等人想用水银毒死卢俊义,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古代人下毒,都会直接将水银排除在外,因为它对口腔有刺激性,换句话来说,掺了水银的食物,就是给傻子,傻子都不吃)。可是作者为何要“画蛇添足”的加上“水银害人”的一段描写呢?其实,综合《水浒传》来看,作者之所以会将水银列为奸臣们的首选毒药,其实就是想表现高俅等人的奸诈,可以随时变着花样的祸害忠臣良将。
在小编看来,小说终归是小说,是由作者杜撰出来的故事,相比于现实生活,其真实性自然小了许多。我们只是从科学的角度进行质疑,并非是对作者的否定,相反,该段记载虽看似拙劣,却也能让人切实感受到奸臣的可恨,以及忠良们含冤而死的悲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