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地整地
1、选地
选背风的阴山或半阴山为宜,并远离麦类作物,防止锈病感染,以土层深厚、质地疏松、富含腐殖质的壤土或油沙土为好。生荒地可选种1季大麻,以净化杂草、熟化土地、改良土壤结构、增加有机质。
2、整地
结冻前整地。清除地面杂草,深耕细耙,作1.3米宽的畦。每亩用堆、厩肥150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油饼100公斤,堆沤腐熟后撒于畦面,浅翻,畦面呈弓形。
(二)种植方法
1、种子培育与处理
川贝母以种子繁殖为主。⑴培育种子:6-7月采挖贝母时,选直径1厘米以上、无病、无损伤鳞茎作种。鳞茎按大、中、小分别栽种,做到边挖边栽。每亩用鳞茎100公斤。也可穴栽,栽后第2年起,每年3月出苗前,喷镇草宁,4月上旬出苗后,及时拔除杂草。并施稀人畜粪水。4月下旬至5月上旬,再施1次追肥。7-8月,果实饱满膨胀,果壳黄褐色或褐色,种子已干浆时剪下果实,趁鲜脱粒或带果壳进行后熟处理。⑵种子后熟处理:带壳种子,用过筛的细腐殖土,含水量低于10%,一层果实一层土,装透气木箱内,放冷凉、潮湿处。脱粒的种子,按1∶4(种子:腐殖土)混合贮藏室内或透气的木箱内。贮藏期间,保持土壤湿润,果皮(种皮)膨胀,约40天左右,胚长度超过种子纵轴2/3,胚先端呈弯曲。完成胚形态后熟。可播种。
2、播种 9-10月下雪前播种(太白贝母,下同)。条播、撒播或用蒴果分瓣点播均可。
条播:于畦面开横沟,深1.5-2厘米将拌有细土或草木灰的种子均匀撒于沟中。覆盖筛细腐殖土3厘米,并用山草或无叶树枝覆盖畦面。每亩用种子2-2.5公斤。
撒播:将种子均匀撒于畦面,以每平方米3 000-5 000粒种子为宜。覆盖同条播。
点播:趁果实未干时进行。将未干果实分成3瓣,于畦面按5-6厘米株行距开穴,每穴1瓣,覆土3厘米。此法较费工,但出苗率高。
(三)田间管理
1、搭棚
川贝母生长期需适当荫蔽。播种后,春季出苗前,揭去畦面覆盖物,分畦搭棚遮荫。矮棚,高15-20厘米,第1年荫蔽度50-70%。第2年降为50%,第3年为30%,收获当年不再遮荫。高棚,高约1米,荫蔽度50%。最好是晴天荫蔽,阴、雨天亮棚练苗。
2、除草川贝母幼苗纤弱,应勤除杂草,不伤幼苗,带出小贝母随即栽入土中。每年春季出苗前,秋季倒苗后各用镇草宁除草1次。
3、追肥秋季倒苗后每亩用腐殖土、农家肥,加25公斤过磷酸钙混合后覆盖畦面3
厘米厚,然后用搭棚树枝、竹稍等覆盖畦面,保护贝母越冬。有条件的每年追肥3次。
4、排灌
1、2年生贝母最怕干旱,特别是春季久晴不雨,应及时洒水,保持土壤湿润。久雨或暴雨后应注意排水防涝。冰雹多发区,还应采取防雹措施,以免打折花茎、果。
病虫害防治:
1、病害
锈病:为川贝母主要病害。病源多来自麦类作物。多发生于5-6月。防治方法:选离麦类作物较远,或不易被上河风侵袭的地块栽种整地时清除病残组织,减少越冬病源增施磷钾肥或降低田间湿度,增强抗病能力发病初期喷0.2波美度石硫合剂或97%敌锈钠300倍液,亦可用代森铵或退菌特防治。
立枯病:危害幼苗。发生于麦季多雨季节。防治方法:注意排水,调节荫蔽度,阴雨天揭棚盖发病前后用1:1:100的波尔多液喷洒。
根腐病:5-6月发生,根发黄腐烂。防治方法:注意排水,降低土壤湿度,拔除病株用5%石灰水淋灌,防止扩散......>>
问题二:四川适合种植哪些中药? 黄连 贝母 川芎 川乌 四川中药种类特别丰富
问题三:四川适合种植什么药材 有个创意家居产品就很适合刚开始创业的人做,估计以后会流行起来,成为墙面装饰的主流趋势。而且不需要自己开店,产品是五笔墙画。你可以上网去了解。
问题四:四川适合种植什么药材 您可以在百度搜索“宜久。农业”,宜久。农业里面有完善的药材种植指导技术。药材种植(合作)
问题五:四川适合种植那些经济作物? 五谷类:小麦 水稻(梯田) 玉米 油菜 大豆 水果类:梨、桃、李子、樱桃、枇杷 苹果蔬菜类:白菜 辣椒 茄子 土豆等,差不多都可以种植药材类:天麻 石斛 杜仲 川贝、川芎、天麻、附子、黄连、麦冬、白芷、麝香等川产地道药材和主产药材人工栽培的中药材达200多种
问题六:四川适合种什么药材? 根据您当地的土壤选择种什么药材?如果是沙性的,可考虑桔梗,党参,白术等。粘性的可考虑急性子,鸡冠花,红花等药用籽或者全草。一般土壤可以考虑桔梗,白芷等有原则的进行选择就可。发财!
问题七:四川气候适合种植什么药材 四川省适合种植什么中药材?
四川素有“中医之乡,中药之库”之美誉。据资料统计,全川中药资源有5000余种,其中植物药4600余种,动物药320多种,矿物药130余种,约占全中国中草药品种的75;其中著名地道药材和主产药材30余种,如川芎、麦冬、黄连、川贝母、冬虫夏草等不仅是中国出口较早且量大的品种,而且在中国国内的生产和销售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比如川芎占有国内90以上的市场份额;人工种植中药材超过50万亩,已建立川药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38个;各种动植物药的年允收量超过100万吨,是中国较大的中药材产地。
问题八:请问四川资阳适合种植哪些药材、 一年生的玄参,丹参,2年生的桔梗,天花粉,4年生的白芍,牡丹,这些品种全国需求量大,出口量大的品种,价格稳定,效益好,种植面积大可联系我回收药材
问题九:四川丘陵地区适合种植什么药材 四川是药材种植大省。如川贝,川芎,川黄连,川续断,天麻,川乌,附子,姜黄,防风,生姜,红花,丹参,太子参,天冬,麦冬等等。
问题十:四川种植什么药材最赚钱 四川是药材种植大省。如川贝,川芎,川黄连,川续断,天麻,川乌,附子,姜黄,防风,生姜,红花,丹参,太子参,天冬,麦冬等等。
(一)选地整地
1、选地
选背风的阴山或半阴山为宜,并远离麦类作物,防止锈病感染,以土层深厚、质地疏松、富含腐殖质的壤土或油沙土为好。生荒地可选种1季大麻,以净化杂草、熟化土地、改良土壤结构、增加有机质。
2、整地
结冻前整地。清除地面杂草,深耕细耙,作1.3米宽的畦。每亩用堆、厩肥150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油饼100公斤,堆沤腐熟后撒于畦面,浅翻,畦面呈弓形。
(二)种植方法
1、种子培育与处理
川贝母以种子繁殖为主。⑴培育种子:6-7月采挖贝母时,选直径1厘米以上、无病、无损伤鳞茎作种。鳞茎按大、中、小分别栽种,做到边挖边栽。每亩用鳞茎100公斤。也可穴栽,栽后第2年起,每年3月出苗前,喷镇草宁,4月上旬出苗后,及时拔除杂草。并施稀人畜粪水。4月下旬至5月上旬,再施1次追肥。7-8月,果实饱满膨胀,果壳黄褐色或褐色,种子已干浆时剪下果实,趁鲜脱粒或带果壳进行后熟处理。⑵种子后熟处理:带壳种子,用过筛的细腐殖土,含水量低于10%,一层果实一层土,装透气木箱内,放冷凉、潮湿处。脱粒的种子,按1∶4(种子:腐殖土)混合贮藏室内或透气的木箱内。贮藏期间,保持土壤湿润,果皮(种皮)膨胀,约40天左右,胚长度超过种子纵轴2/3,胚先端呈弯曲。完成胚形态后熟。可播种。
2、播种 9-10月下雪前播种(太白贝母,下同)。条播、撒播或用蒴果分瓣点播均可。
条播:于畦面开横沟,深1.5-2厘米将拌有细土或草木灰的种子均匀撒于沟中。覆盖筛细腐殖土3厘米,并用山草或无叶树枝覆盖畦面。每亩用种子2-2.5公斤。
撒播:将种子均匀撒于畦面,以每平方米3 000-5 000粒种子为宜。覆盖同条播。
点播:趁果实未干时进行。将未干果实分成3瓣,于畦面按5-6厘米株行距开穴,每穴1瓣,覆土3厘米。此法较费工,但出苗率高。
(三)田间管理
1、搭棚
川贝母生长期需适当荫蔽。播种后,春季出苗前,揭去畦面覆盖物,分畦搭棚遮荫。矮棚,高15-20厘米,第1年荫蔽度50-70%。第2年降为50%,第3年为30%,收获当年不再遮荫。高棚,高约1米,荫蔽度50%。最好是晴天荫蔽,阴、雨天亮棚练苗。
2、除草川贝母幼苗纤弱,应勤除杂草,不伤幼苗,带出小贝母随即栽入土中。每年春季出苗前,秋季倒苗后各用镇草宁除草1次。
3、追肥秋季倒苗后每亩用腐殖土、农家肥,加25公斤过磷酸钙混合后覆盖畦面3
厘米厚,然后用搭棚树枝、竹稍等覆盖畦面,保护贝母越冬。有条件的每年追肥3次。
4、排灌
1、2年生贝母最怕干旱,特别是春季久晴不雨,应及时洒水,保持土壤湿润。久雨或暴雨后应注意排水防涝。冰雹多发区,还应采取防雹措施,以免打折花茎、果。
病虫害防治:
1、病害
锈病:为川贝母主要病害。病源多来自麦类作物。多发生于5-6月。防治方法:选离麦类作物较远,或不易被上河风侵袭的地块栽种整地时清除病残组织,减少越冬病源增施磷钾肥或降低田间湿度,增强抗病能力发病初期喷0.2波美度石硫合剂或97%敌锈钠300倍液,亦可用代森铵或退菌特防治。
立枯病:危害幼苗。发生于麦季多雨季节。防治方法:注意排水,调节荫蔽度,阴雨天揭棚盖发病前后用1:1:100的波尔多液喷洒。
根腐病:5-6月发生,根发黄腐烂。防治方法:注意排水,降低土壤湿度,拔除病株用5%石灰水淋灌,防止扩散......>>
川芎又名抚芎、小叶川芎,是四川的地道药材。它主产于成都市新都区、都江堰石羊镇、彭州敖平镇、祟州廖家镇、郫县花园镇以及什邡等地。川芎对自然条件要求很高,除以上几个地区之外,其它地方均不适合发展川芎。川芎喜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而又较湿润的环境。但川芎苓种培育阶段和贮藏期,则要求冷凉的气候条件。生长期280- 290天。平坝地区宜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有机质含量丰富、中性或微酸性的砂质壤土。喜有机肥,在施用一般农家肥料的基础上,加施氮肥能显著增产,配合施用磷、钾肥能更多地提高产量。
川芎采用无性繁殖。川芎繁殖材料为地上茎节,俗称「苓子」或「芎苓子」。主产区四川,多选择海拔900- 1500米的山区专门培育「苓子」,供平地或丘陵地栽种。
芩种培育
选地整地选择气候阴凉的高山阳山,或低山半阴半阳山的生荒地或粘壤土。栽前,除净杂草,开垦炼山,挖松土壤30厘米后,作成宽1.5米的畦。
繁殖苓子于12月下旬至翌年1- 2月上旬,将坝区川芎挖起,除去须根和泥土称「抚芎」。然后运到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区培育「苓子」。
立春前,整平耙细畦面,抚芎按大、中、小分级栽种。行株距分别按:30×30厘米、25×25厘米、20×20厘米见方挖穴,穴深6-7厘米,每穴大的抚芎栽1个,小的栽2个,芽口向上,栽稳压实,然后,施堆肥或水肥,覆土填平穴面。
抚育管理3月上旬出苗。齐苗后进行1次中耕除草,并结合进行疏苗;先扒开土壤,露出根茎顶端,选留粗细均匀、生长健壮的茎秆8-10根,其余的全部拔除。3月下旬至4月底各中耕除草1次,中耕时宜浅锄,避免伤根。结合中耕除草追施1次有机肥,每次每亩施用人畜粪水2500公斤和菜子饼100公斤。
收获苓子于7月中、下旬,当茎节盘显著膨大、略带紫色、茎秆呈花红色时,选阴天或晴天的早晨采挖。收挖后,剔除腐烂植株,选留健壮植株.除去叶片,割下根茎,称「山川芎」,亦可供药用。然后,将所收茎秆捆成小捆运往阴凉的山洞贮藏作繁殖材料。
苓子贮藏苓子贮藏在山洞或阴凉的室内。贮藏时,先在地面上铺一层茅草,将茎秆交错堆放其上,再用茅草盖好。7-10天上下翻动1次。立秋前取出,按节的大小,切成3-4厘米长的短节,每节中间必须留有节盘1个,即成「苓子」。每100公斤「抚芎」,可产「苓子」200- 250公斤。然后,进行个选、分级,分别栽种。
栽种技术
选地整地山区培育繁殖材料,选地后除净杂草,就地烧灰作基肥,耕地深25厘米左右,耙细整平,依据地势和排水条件,作成宽1.7-1.8米的畦。平坝地区栽培,前作多是早稻(早稻前茬最好是苕子、紫云英等绿肥),收割后铲去稻桩,开沟作畦,畦宽约1.6米,沟宽33厘米、深约25厘米,表土挖松整成鱼背形。最好先用堆肥或厩肥撒施畦面,挖土时使之与表土混匀。
适时栽种于立秋前后进行,不得迟于8月底。过早,在高温影响下幼苗容易枯萎;过迟,气温已下降,对根茎生长不利。栽种应选晴天进行,当天栽完为好。栽前,将无芽或芽已损坏的、茎节被虫咬过的、节盘带虫或芽已萌发的苓子,一律剔除。然后,按苓子大小分级栽种。栽时,在畦面上横向开浅沟,行距30-40厘米,深3厘米左右。然后,按株距17-20厘米,将苓子斜放入沟内,芽头向上侧轻轻按紧,栽入不宜过深或过浅,外露一半在土表即可。同时,还要在行与行之间的两头各栽苓子两个,每隔10行的行间再栽l
行苓子,以作补苗之用。栽后,用细土粪或火土灰混合堆肥覆盖苓子的节盘。最后,在畦面上盖1层稻草,以避免阳光直射和雨水冲刷。每亩用苓子30- 40公斤。四川药农多采用栽苓专用工具「菩耙子」栽种,速度快,质量好。
田间管理
中耕除草一般进行4次。第1次在8月下旬齐苗后,浅锄1次;间隔20天后进行第2次中耕除草,宜浅松土,切勿伤根;再隔20天行第3次除草,此时正值地下根茎发育盛期,只拔除杂草,不宜中耕;第4次于翌年1月中、下旬当地上茎叶开始枯黄时进行,先清理田间枯萎茎叶,不行中耕除草,并在根标周围培土,以利根茎安全越冬。这次培土,产区药农称「薅冬药」。
合理施肥川芎栽种后的当年和第2年,当地上茎叶生长旺盛,形成一定的营养面积,制造大量的干物质时,才能将养分输送到地下根茎,促其生长发育健壮。因此,在栽后的两个月内需集中追肥3次,可结合中耕除草进行。第1次每亩施用人畜粪水1000-1500公斤、腐熟饼肥25-50公斤,加3倍水稀释,混合均匀穴施;第2次每亩用人畜粪水1500-2000公斤、腐熟饼肥30-50公斤,兑2倍水稀释施入;第3次每亩先施入人畜粪水2000-2500公斤,兑l 倍水稀释施入,过后用饼肥、火土灰、堆肥、土粪等500公斤混合成干肥,于植旁穴施,施后覆土盖肥。时间在霜降以前为宜,过迟,有机肥不易分解,肥效不高。翌年元月「薅冬药」时,结合培土,再施1次干粪,2-3月返青后,再增施1次稀薄人畜粪水,以促进生长发育,可提高产量。
采收加工:适时采收四川都江堰药农以栽后的第2年的小满后4-5天收获为最适期 。一般在小满至芒种收获。过早采收,地下根茎尚未充实,产量低,影响种植户的收入;过迟采收,根茎已熟透,在地下易腐烂,也导致了产量减少,直接影响到种植户的收入。收时选晴天将全株挖起,摘去茎叶,除去泥土,将根茎在田间稍晒后运回加工。
及时加工收后要及时干燥,一般用火炕干。火力不宜太大,炕时每天要上下翻动1次,经2- 3天后,散发出浓香气时,放入竹筐内抖撞,除净泥沙和须根,即成商品。折干率约为30- 35%。
遂宁最适合种植的中药是“川白芷”,川白芷主产于四川遂宁、安岳、南川、达县。其中素有“川白芷之乡”的遂宁白芷年产量约为2300-2500吨,产量最大,质量最好,被奉为地道药材,除国内销售外,还供出口。
白芷
[别名] 香白芷、异形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川白芷的根。
[生长习性]
白芷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怕高温,能耐寒,适应性强。主产区华北平原属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冬寒少雪、春季多风、夏热多雨、秋高气爽等特点。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四川盆地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具温暖湿润,四季分明特点。海拔多在50-500米之间,宜生长于地势平坦,土层浓厚,土壤肥沃,质地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
[产地]
白芷野生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内蒙古我国北方地区多有栽培。主产于河南禹县、长葛、许昌、郾陵、孟县、沁阳、博爱、柘城、商丘、睢县河北安国、定州、深泽、万全、晋县、藁城、邢台、元氏、永年、完县、获鹿山东莒县、定陶、济南、曲阜辽宁盖县、海城。
杭白芷野生分布于福建、台湾我国南方地区多有栽培。主产于浙江余杭、永康、缙云、象山湖南茶陵、平江、慈利、安仁、涟源;四川遂宁、达县、安岳、仪陇、崇庆、忠县、纳溪、射洪、岳池、平昌贵州遵义、习水、湄泽、黄平湖北蕲春、鄂州、利川、襄阳云南洱源、弥渡、昆明、姚安陕西汉中、渭南、城固。
河南禹县、长葛等地出产的白芷习称禹白芷河北安国、定州等地出产的白芷习称祁白芷,以上地区产量大、质量好,为地道药材白芷的主产区。浙江余杭、永康等地出产的杭白芷习称浙白芷,产于四川遂宁、达县等地习称川白芷,产量大、质量好,为地道药材杭白芷的主产区。
白芷主产于四川、河北、河南、浙江为白芷四大历史产区。按照产区不同,又分别称为川白芷、祁白芷、禹白芷、杭白芷。川白芷主产于四川遂宁、安岳、南川、达县。正常年间,全四川产量4000吨,其中素有“川白芷之乡”的遂宁白芷年产量约为2300-2500吨,产量最大,质量最好,被奉为地道药材,除国内销售外,还供出口。
[产季与产况]
白芷播种后,在温、湿度适宜条件下,约10-15天出苗。幼苗初期生长缓慢,翌年4-5月植株发育最旺4月下旬至6月根部生长最快7月以后,植株渐变黄枯死,根已长成。留种植株8月下旬天气转凉,又重生新叶,第3年4月开始抽苔,5月下旬至6月上旬开花,6月下旬至7月种子陆续成熟。种子发芽率70-80%,隔年种子发芽率低,甚至不发芽。
白芷对水份的要求以湿润为宜。整个生育期怕干旱。播种后缺水影响出苗,幼苗期干旱易造成缺苗,但营养生长期需水较多,而过于湿润或田间积水,易发生烂根。生育后期缺水,主根木质化,或出现分枝。
白芷因产地和播种时间不同,收获期各异。春播,河北在当年白露后。河南在霜降前后收获。秋播,四川在播种第2年小署至大署。浙江在大暑至立秋。河南在大暑至白露。河北在处署前后叶片变黄或茎叶枯萎时收获。采收过早,植株尚在生长,根条粉质不足。采收过迟,易发新芽,影响质量,根部粉性差。采收时,选晴天进行,先割去地上部分,然后挖出全根,抖去泥土。
[功能与主治]
白芷味辛,性温。归胃、大肠、肺经。具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功能。用于感冒头痛,眉棱骨痛,鼻塞,鼻渊,牙痛,白带,疮疡肿痛等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