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
1,必须先清理耳腔。可以用萌唯滴耳液配合完成。在耳朵内点入3、4滴洗耳液,猫咪会甩头。然后再检查耳腔内油泥形成颗粒状,用棉签清理完全。
2,耳螨点喵想洗耳液(一天1-2次),马拉色点Otomax(一天2-3次)药膏一次用量有小米粒大小即可,不用太多。
每次上药前都要先清理,每天都还会有一些脏脏的分泌物跑出来,没关系的。
【这两种病不可以用一种药治愈,完全是两个症结】
一、真菌性病害:1、病害症状:
主要症状是坏死、腐烂和萎焉,少数畸形。植株上一般都产生白粉层、黑粉层、霜霉层、锈孢子堆、菌核、霉状物、磨菇状物、棉絮状物、颗粒状物、绳索状物、粘质粒和小黑点,大的病征可用肉眼直接观察到。
2、常见病害种类:
黑粉病、白粉病、锈病、霜霉病、菌核病等。蔬菜上常见的有茄子黄萎病、瓜类白粉病、霜霉病;大田作物上如向日葵菌核病,西瓜、水稻的三大病害等。
3、化学防治方法:
真菌类病害种类繁多,常规用药可达上百种,我们常见的有多菌灵、百菌清、甲基托布津、阿米西达等。
二、细菌性病害
1、病害症状:
细菌通过植株的气孔、伤口等处侵入,初期病斑水渍状或油渍状边缘,半透明,病斑上有菌脓外溢,发病后的植株一般表现为坏死、腐烂或萎蔫。斑点、腐烂、坏死、萎蔫、肿瘤大多数是细菌病害形成。
2、常见病害种类:十字花科软腐病、茄科青枯病、马铃薯环腐病、水稻叶枯病、杏叶焦病、桃幼果病、细菌性穿孔病等。
3、化学防治药剂:
1)抗生素类:农用硫酸链霉素、春雷霉素、中生菌素;
2)铜制剂类:氢氧化铜、王铜、碱式硫酸铜、噻菌铜
3)其他类:叶枯唑、三氯异氰尿酸、敌磺钠等。
随着市场水产养殖密度的逐渐提高,饲养过程中各种病害问题也日益突出。鱼类常见的真菌疾病,近期多地频现,很难治疗且易大量死亡,造成养殖损失。因此将鱼类常见的两种真菌疾病病症、特点及防治方法整理如下,今天先给大家分享鳃霉病相关内容:
鳃霉病变部位主要是鳃组织。当真菌附着鳃组织后,菌丝在感染部位繁殖并向周围组织扩散,会造成血液循环障碍,继而易引发缺氧。
症状:初期患病鱼常游上水面呼吸,独游塘边,食欲减退,在清晨、傍晚或闷热无风时常独自浮游于水面,聚集在增氧机周围。鳃丝黏液分泌增加,常呈浅土黄色或青灰色,苍白状、肿大,严重时患病鱼死亡。
病原:穿移鳃霉、血鳃霉等种类。穿移鳃霉的菌丝,在显微镜下可见其呈弯曲成网状,较细而壁厚,分枝多,沿着鳃丝血管或穿入软骨生长,纵横交错,充满鳃丝和鳃小片。血鳃霉的菌丝体比较粗直,通常是单枝延长生长,分枝少,仅在鳃丝血管、软骨内生长,不向鳃外组织伸展。
流行条件:主要流行于每年4-10月份,水温超过20℃的季节。
易感品种:几乎所有淡水养殖鱼类都可感染,尤以苗种阶段最易感染。
预防方法:
1、增强鱼体抗病力
(1)鱼苗运输过程减少应激,苗进塘前严格消毒;
(2)避免较长时间的拌饲内服抗生素,减少鱼体肝脏、肾脏等器官的病理损伤,提高鱼体因自身抗病力。
2、调好一塘水
(1)避免不明原因频繁泼药,维持好水体藻相和菌相失衡,以防水质恶化;
(2)适度肥水,保持水体肥活嫩爽;
(3)亚硝酸盐和氨氮含量超标要尽快降解,以免鱼体鳃组织丧失防御能力。
3、防止继发感染。鳃组织出现寄生虫感染的鱼群,治疗跟不上的情况下鳃丝正常组织结构持续受到虫体的破坏,而发生病理变化,难以抵御真菌的入侵。
治疗措施:
(1)准确诊断。病鱼一般独游于水面或靠边游,时常将头部伸出水面呼吸,但数量上并不成群游动,开启增氧机对患病鱼独游行为的改善效果不明显;请专业技术人员在光学显微镜下检查,若患病的鱼鳃丝中观察到呈根须发散状的菌丝,呈褐色或黑色,形如梅花或树枝,分布在鳃小片间或鳃小片基部,即可确诊为真菌性鳃病。
(2)科学用药。硫醚沙星(二丙烯基二、三硫醚)100-150mL/亩.米,晴天上午全池泼洒,泼后开增氧机,严重的隔天再用一次;中药多糖+通威多维(Vc钠,100g)2.5-3.5千斤鱼/袋拌料,连用3天。
(3)抑菌调水。定期改底、定期消毒,通威底改净(氧化、吸附剂和多种微生物,1kg)5-7亩/袋,通威菌毒宁(聚维酮碘,10%,500mL)1-1.5亩/瓶;定期调理水体,维持肥活嫩爽,通威饲料伴侣1(枯草芽孢杆菌、硝化细菌,1kg)3-5亩/袋,通威碧水灵(多元有机酸,1kg)3-4亩/瓶;合理投喂,选用适口好、质量稳定浪费少的饲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