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管理工作中,做好了计划(P),实施了措施(D),在现场如何做好检查督促(C),并恰如其分进行效果评估(A)。从而推动PDCA的闭环形成,是质量管理得以落地的有效保证。
小丽是名年轻的护士长,自护理部在全院推行护理不良事件的PDCA改进以来,她很认真地落实主动呈报,集体讨论,制定措施!可是持续了几个月以后,小丽发现有点力不从心,她仔细梳理了下自已的困惑,瞬间崩溃了:
1.报过的不良事件反复改进仍不断出现;
2.科室有些人不知近期有哪些改进措施要落实,执行力度不理想;
3.科内主动呈报不及时,常要护士长催;
4.护士长不督查就没人查;
5.不清楚到底怎么评估改进效果,尤其改进不理想者;
…
正巧一季度一次的护理不良事件讨论会开了,小丽带着令人沮丧的困惑,参加了这次会议。
会议讲到了目前护理不良事件用PDCA改进中出现的问题,在就个案进行分析时,均不同程度集中在两个环节:
督查质量(C)及效果改进(A)上,具体体现在如下两方面:
督查质量中4w1h缺乏;
效果评价笼统,没有明确达到何种程度E(extent);
在CA环节,具体的详细要求是这样的:
C阶段:即 检查 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对照计划指标,检查验证执行结果,及时发现执行过程中的问题,也包括成功的经验。
A阶段:即 总结、处理与控制 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肯定成功经验,并将其标准化后加以推广:找出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最终未能解决或新出现的问题的原因,以便在下一步计划。
比如一例关于病人质疑收费问题并投诉的不良事件。科室集体讨论并分析了根本原因,也制定了可行性措施, 然而在督查质量上,却出现了漏洞:执行力度不理想,甚至仅仅 是护士长在督查,时间一长,她也由于其它事务而忽略了督查质量。
其实,这是计划中4w1h的落实未细化。即查什么,达到什么目标(what)、谁查(who)、哪儿查(where)、多长时间(When)、怎么查(how)。
对于效果评价,最常见的是出现改进效果好,好在哪儿?不好又在哪儿?没有一个标准可以度量。在此环节中,要引入目标管理的理念。目标的设置应符合SMART原则与可控性结合,共同组成效果评价的要素。S:(Specific)具体;M:(Measurable)可衡量;A:(Achievable)可达到;R:(Realistic)相关的;T:(Timetable)有时限的。
比如减少给药错误的标准化措施要具体到工作流程:双人核对,输液单打印要清晰易辨认。并且以数据形式呈现量化出来,在时间上有限制,比如一月或一季度等。与给药这项工作密切相关,属于护理工作不可控的因素也要描述出来,如皮试假阳性中药剂科关于皮试液配制及判定制度缺失等。
即通过SMART原则与可控性结合,明确改进后达到何种程度E (Extent) 。
通过这次学习,小丽才知道,站在管理的角度来讲,自己没有跳出烦琐的日常事务,对“控制”理解不透,尤其是实施的细节的拆分上!针对这个问题,小丽决心在PDCA(戴明循环)中现场改进能力(CD的落实)的管理上明确如下内容:
督查质量(4W1H)
1.明确督查目的及内容;
2.频次;
3.规定督查持续时间;
4.全员参与:护士长负责,并进入其日常事务,让组长带头督查,护士互相督查各自工作质量。对计划实施的参与与理解程度越高,护士的追求感和责任感也就越强,被激发的动力越持久;
6.督查形式:多渠道反馈,比如拍照图像并点评或文字反馈,借助查房,晨会,微信群等;
7.关键词提炼:比如给药错误中出现的“晚夜班、口服药、新职工等”。
效果评价 E (Extent) :
1.明确的流程改进:标准化;
2.对于督查中洐生的同类问题:比如给药错误中方式错误变成其它给药错误,如口服,静脉,吸入等,可以按同类分小类问题进行下一个PDCA改进;
3.限定时间;
讨论:
①仅谈PDCA改进,泯灭了不良事件叙述中的叙事意义。不能推动护士主动自发管理。可以在对不良事件实行资源共享,并提炼事件关键词加深印象。并上下级协商共检,下级自我控制,全员参与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管理过程中的循环往复实现持续质量改进。
②PDCA为问题导向思维,故在推动过程中要突出正向意义,以正向激励为主,变罚为奖、团队协作,多说哪些措施减少了不良事件发生,警惕墨菲定律的心理性效应,其主要内容是:如果事情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即越改进出现频次越多,事件越严重。
意义:
①实施PDCA管理,可以推动从传统的功能制护理(反馈及效果评价欠缺)转向整体护理。
②帮助护士长聚焦,进尔带动护理人员养成及时反馈改进效果,如自查,互相查,组查的习惯.
③提升了管理效率,对护理安全意识的形成有良好作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