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变暖后,多肉生长加快,花盆里的虫子们也开始活跃了,各种虫子总是在你意想不到的地方爆发出来,让人不胜其烦!
1、蚧壳虫
养肉肉的朋友没有不认识蚧壳虫的,此虫长得白白胖胖,外面貌似还有一层小绒毛,常常趴在叶背面,细看特别恶心。任何季节都会有,春天是爆发的高峰期,想彻底清除比较难,所以要时不时的观察,做好提前预防。
要发现它其实也很容易,蚧壳虫会吸食叶片的汁液,同时也会释放出一种黏液,这种黏液经常会沾到一些污渍,只要发现叶片上有奇怪的小黑球一样的污渍,多半就是有蚧壳虫在捣蛋了。
一旦发现有蚧壳虫,立马用镊子或牙签戳死它,免得传染给更多的植物!你也可以用护花神等杀虫剂来杀蚧壳虫。
还有一种公认的杀蚧壳虫的好办法,就是买瓶消毒酒精,75%的那种,喷在虫害处,或者用棉签沾湿后擦拭蚧壳虫,效果几乎是秒杀!但是注意不要用酒精浇灌土壤,会把肉肉烧死的!
除了将虫子秒杀外,它们遗留下的黏液也是非常致命的,很容易引起“烟煤病”等病害。所以一旦大面积爆发蚧壳虫,杀虫以后一定要把叶片用清水冲洗一下,这时候也别考虑什么掉不掉粉啦,保命要紧。
看下图,叶片上的这些水珠一样的东东就是介壳虫的黏液,特别粘手。
2、蚜虫
蚜虫一般附着在开花多肉的花箭上,可能是花箭上有香甜的花蜜吧,蚜虫有幼虫,也有成虫,成虫最恶心的是它还有翅膀,会飞,所以传染性特别强!
蚜虫会啃噬肉肉的汁液,同样也会像蚧壳虫一样留下一些类似油渍的液体,特别粘手,最后形成一些黑点点污渍,很难清理掉。
一般遇到这种情况我都是直接把花箭剪了扔掉,再用棉棒沾水把叶片清洗干净。
蚜虫可以用任何杀虫药杀死,但是不管什么药,都只能保证“疗程”,不会彻底消灭它的虫卵,所以我在杀虫后还要注意防虫。
防蚜虫要注意蚂蚁,不要把花盆放在可能会有蚂蚁出没的地方。因为蚂蚁会携带很多蚜虫卵。
如果你是用无机盆土养多肉,不使用有机质腐殖土,纯室内隔离,就不会有生虫的风险。
3、根粉蚧壳虫根粉蚧壳虫可以看作是蚧壳虫的升级版,非常难清除,不光是多肉上会有,其他植物也很多,它们一般都藏在土壤里,极难发现,如果你在叶片上看到了,说明已经泛滥了,才会从土壤里爬出来。
根粉蚧很难彻底清除,因为它的繁殖能力太强大了,建议大家彻底换土洗根,给花盆消毒,也可以用毒药,不过不安全。
肤霉病是一种常见的易患的真菌性皮肤病。病鱼体表或鳍条上有灰白色如棉絮状的菌丝,所以又称白毛病。菌丝体着生处的组织坏死,伤口发炎充血或溃烂。严重时菌丝体厚而密,鱼体负担过重,游动迟缓,食欲减退,终致死亡。病原体为水霉菌。水霉菌一般由内外两种不同形式的菌丝体组成。内菌丝像植物的根一样,伸进鱼体伤口,吸取养料。外菌丝分枝少而粗壮,即可见的棉毛状菌丝,故也称为绒毛病。每一条外菌丝的末梢特别膨大,形成“动孢子囊”。经过相当时间的发育成为许多游动的动孢子,这是无性繁殖。有性繁殖包括藏卵器与雄器。水霉菌是腐生性寄生物,专寄生在鱼伤口和尸体上。鱼患水霉病的原因,主要提捕捉、搬动时皮肤受伤,或因寄生虫破坏鳃或表皮组织,或因水温过低冻伤鱼的皮肤以致动孢子侵入伤口。水温适宜时(15℃左右),3-5天就能长成错综交叉的菌丝体。伤口继发感染细菌,更加速了病鱼的死亡。水霉全年都存在,秋末到早春是流行季节,我国各地都有此病发生。
防治方法: (1)避免鱼体受伤,越冬以前用药物浸洗或全池遍洒杀灭寄生虫。没有受伤的健康鱼通常不被感染,因为健康鱼体的表皮细胞常具有一种抗霉素可抵抗水霉菌的入侵。(2)用孔雀石绿0.1-1%涂抹伤口,预防水霉病。(3)用孔雀石绿66ppm浸洗3-5分钟防治此病。(4)用食盐0.04-0.05%加碳酸氢钠0.04-0.05%全池遍洒。(5)鱼卵用孔雀石绿66ppm浸洗10-15分钟,连续2次,以后每日早晨和傍晚用0.01%溶液在鱼巢附近水面泼洒1次,直至孵化时为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