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吃汤圆是南方的风俗。
吃汤圆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圆"意味着"团圆""圆满",节庆时间吃汤圆,象征家庭和谐、吉祥,故至汤圆又叫"浮元子"。
汤圆以芝麻、豆沙、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料,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
相关介绍:
冬至是一年中最长的夜晚。冬至这一天,天还没亮,妇女们就会起来生火做汤圆。他们会先祭拜上天和祖先,然后全家围坐在一起吃。因此,冬至吃汤圆,除了代表太阳逐渐回归(阳光),还代表着团圆的意义,现代人更喜欢把它作为圆满的象征。
吃汤圆也是冬至的传统习俗之一。潮汕人把广东省的冬至称为冬至节。他们还有在冬至吃汤圆的习俗,有一种说法是“吃过冬至汤圆,一年就是新生”。这意味着在冬至吃汤圆会让你老一岁。
“连冬起九”吃团子“烧包数九吃豆腐”细数江苏各地冬至美食的美好寓意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每逢一个节气,最让人感兴趣的是“这个节气吃什么”,冬至更不例外。江苏自古以来也有“冬至大似年”的传统,各个地区都有自己的食俗习俗。诸如苏州的冬酿酒、宿迁的饺子、老南京的鸡汤等,种类繁多。这些食俗习俗背后也寓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汤圆
“大冬大似年,家家吃汤圆”。吃汤圆流行于江南,汤圆也称汤团,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所以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而江南是稻米的主要产区,江苏扬州、南通、无锡、镇江等地的民间都有冬至吃汤圆的食俗。
冬酿酒
苏州自古有句俗话,“冬至不喝冬酿酒是要冻一夜的”。每逢冬至,苏州人家家户户的饭桌上,必定会出现的就是香醇可口的冬酿酒。苏州人与冬至,总有一碗割舍不掉的冬酿酒。冬酿酒是一种加入了桂花以及一些中药材的低度米酒。江南是稻米产区,民间就流行酿造米酒。而苏州盛产桂花。
“青菜炖豆腐”
“烧包数九吃豆腐”,作为南京冬至的标配,“烧包”是为了祭祖,“数九”是为了迎新,青菜、豆腐是以前普通家庭最常见的菜蔬,而且有“一清二白”“青菜豆腐保平安”的寓意。“冬至喝鸡汤,一吃补一年。”除了豆腐,鸡汤也是南京人冬至餐桌上的“标配”。
胡葱笃豆腐
常州人的冬至夜,一定要来一碗“胡葱笃豆腐”!吃“胡葱笃豆腐”,似乎是常州特有的习俗。“笃”是常州方言,即“烧煮”的意思。为什么常州人冬至隔夜吃胡葱笃豆腐呢?有一说,“富”与“腐”谐音,“若要富,冬至隔夜胡葱笃豆腐”的民间谚语,迎合了百姓向往生活富裕的心理。
家家户户以糯米粉做团子,故有诗云:“家家捣米作团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冬至团有大小之分,大的以豆沙、萝卜丝、猪肉等为馅,用以祀先祭灶,并互相赠送,又称稻窠团;小的无馅用于祭祀神灵,称为粉团。
冬至那天的早晨称“冬至朝”,吃隔夜做好的冬至团子。小辈则要到长辈处拜谒,称贺节,拜冬,一切礼仪如过年,长辈则向小辈发小年钱,又叫压冬钱,并送些瓜子干果之类的给小孩吃。
冬至吃冬酿酒,此酒只在每年冬至前酿造一次,味道甜淡,清香扑鼻。斟酒入杯,酒香渐渐泛起、然后扩散,最后满室皆是暖暖的甜甜的香气,让人不饮先醉。不过冬酿酒度很淡的,老少妇孺均能喝上两杯。旧时的苏州冬酿酒是一种米酒,与桂花一同酿制而成,口味甘甜,色泽金黄,隐隐地有桂花的幽香,十分爽口怡人。
扩展资料:
我国南方很多地方在冬至这天都会过节庆贺。冬至是传统的祭天祀祖节日,是时年八节之一,民间在这天要酬神祭祖。有句俗话叫“冬节大如年,不返没祖先”,外出的人,到冬至节无论如何要赶回家敬拜祖先。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异。
酬神祭祖祭典完毕之后,通常还会大摆宴席,招待前来祭祖的宗亲们,大家开怀畅饮,相互联络久别生疏的感情。许多地方把冬至当作团圆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