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药品是分为A、B、C三个级别,这种分类方法是依据《高危药品分级管理策略及推荐目录》分的。
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管理专业委员会用药安全项目组,参照美国ISMP2008年公布的19类及13种高危药品目录,结合我国医疗机构用药实际情况,推出了《高危药品分级管理策略及推荐目录》(简称推荐目录),按危险程度将高危药品分为A、B、C3个级别。
其中A级(14类)为高危药品管理最高级别,这类高危药品使用频率高,一旦用药错误患者死亡风险最高,需重点管理和监护;B级(14类)使用频率较高,一旦用药错误,会给患者造成严重伤害,伤害等级较A级低;C级(8类)使用频率亦较高,一旦用药错误,会给患者造成一定的伤害,伤害的风险等级较B级低。项目组对ISMP公布的高危药品目录按照分级标准进行重新梳理与排序,并将中药注射剂归入C级。
/iknow-pic.cdn.bcebos.com/f636afc379310a55328280a1b94543a9832610c4"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f636afc379310a55328280a1b94543a9832610c4?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f636afc379310a55328280a1b94543a9832610c4"/>
扩展资料管理制度
1、高危险药品包括高浓度电解质制剂、肌肉松弛剂及细胞毒化药品等,具体品种见附录。
2、高危险药品应设置专门的存放药架,不得与其他药品混合存放。
3、高危险药品存放药架应标识醒目,设置黑色警示牌提示牌提醒药学人员注意。
4、高危险药品使用前要进行充分安全性论证,有确切适应症时才能使用。
5、高危险药品调配发放要实行双人复核,确保发放准确无误。
6、加强高危险药品的效期管理,保持先进先出,保持安全有效。
7、定期和临床医护人员沟通,加强高危险药品的不良反应监测,并定期总结汇总,及时反馈给临床医护人员。
8、新引进的高危药品要经过药事管理委员会的充分论证,引进后及时将药品的信息告知临床,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和确保用药安全。
参考资料来源:/baike.baidu.com/item/高危药品/3739710?fr=aladdin"target="_blank"title="只支持选中一个链接时生效">百度百科-高危药品
高危药品(高危药物)也叫高警示药品,该词源于英文“high-riskmedication”或“high-alertmedication”,其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医疗安全协会(InstituteforSafeMedicationPractices,ISMP)提出的。
将那些若使用不当会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或死亡的药物称为“高危药品”,其特点是出现的差错可能不常见,而一旦发生则后果非常严重。高危药品概念的提出引起了全球的关注,由此也引发各国对高危药品管理的研究,先后推出了不少措施防范高危药品存在的潜在风险。
临床包括高浓度电解质制剂、肌肉松弛剂及细胞毒化药品等。
扩展资料:
高危药物相关延伸概念:
一、特殊药品简介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等属于特殊管理药品,在管理和使用过程,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管理规定。
二、特殊药品管理制度:
特殊药品目的是特殊管理药品,严格按国家有关管理规定执行。
特殊药品职责为采购部负责药品采购,质量管理部负责药品的验收、养护,储运部负责特殊药品的在库保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特殊药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危药品
很多人知道高危药物,却有着这样一个疑问,高危药物的名词解释是什么?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高危药物的名词解释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
高危药物的名词解释
高危险药品是指药理作用显着且迅速、易危害人体的药品。包括高浓度电解质制剂、肌肉松弛剂及细胞毒化药品等。
1995~1996年间,美国的医疗安全协会(theInstitutefor SafeMedicationPractices,ISMP)对最可能给患者带来伤害的药物进行了一项调查,共有161个医疗机构提交了研究期间发生的严重差错。结果表明,大多数致死或严重伤害的药品差错是由少数特定药物引起的。ISMP 将这些若使用不当会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或死亡的药物称为“高危药物”,其特点是出现的差错可能不常见,而一旦发生则后果非常严重。2003年 ISMP第一次公布了高危药物目录,并在2007,2008年进行了更新,除了19 类高危药物,ISMP目录还包括以下13种高危药物:秋水仙碱注射液、依前列醇注射液、胰岛素注射液、硫酸镁注射剂、甲氨蝶呤片(口服,非 肿瘤 用途)、阿片酊、缩宫素注射液、硝普钠注射剂、浓氯化钾注射液、磷酸钾注射液、异丙嗪注射剂、浓氯化钠注射液、100mL 或更大体积的灭菌注射用水(供注射、吸入或冲洗用)。ISMP确定的前5位高危药物分别是:胰岛素、阿片类麻醉药、注射用浓氯化钾或磷酸钾、静脉用抗凝药和高浓度氯化钠注射液(>0.9%)。
我国高危药品的发展和现状
我国对高危药品管理的研究起步较晚,只是近几年才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国内许多学者对高危药品管理工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特别是2011年以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等级医院评审,将高危药品管理纳入等级医院评审的内容,极大地推动了国内高危药品研究的发展。
2008 年7 月18 日国家药监局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发出了《高风险品种“风险管理计划”推进行动》。这些高风险等级的药品有: 氨基糖苷类注射液、亮菌甲素注射液等13 类 化学 药品相关品种,和鱼腥草注射剂、清开灵注射剂等46 种 中药 注射剂。严重不良反应品种80 种( 其中化学药品55 种中药注射剂25 种) 。
2009 年卫生部在《医疗机构药学部门的建设与管理指南》和《卫生部医院药事管理 检查项目 与评价标准》中,明确提出医疗机构要加强高警示药品的管理,如定位存放,标示醒目等。
2010 年,卫生部颁布卫医政发〔2010〕99 号《关于二、三级综合医院药学部门基本标准( 试行) 》第五章 规章制度 项下明确提出: “建立高警示药品管理”。
2011 年国家制定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强调“重点加强基本药物、中药注射液、高风险药品的安全性评价”。
2012 年3 月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 用药 安全项目组》推出了《高警示药品分级管理策略及推荐目录》,参照了美国ISMP2008年目录,制定了符合中国国情的高警示药品目录与标识,并提出采用“金字塔式”ABC 分级管理模式。
2012 年国家卫生部等级医院评审高警示药品列入管理范畴。
2015 年6 月,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 用药安全 组》发布《我国高警示药品推荐目录2015 版》,该目录共包含24 类,14 种药品。
目前,我国不少医院在不同的层面和角度开展了高危药品管理的实践活动,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是国内较早开展这一工作的单位,通过几年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结果显示,采取有效的管理 措施 可明显降低用药差错事件的发生率,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在实际工作中,大力推进并实施了一些具体管理措施,包括制定高危药品目录,建立规章制度,实行警示标识、同品种限制和专区专柜管理,依托 局域网 络建立高危药品管理信息系统,实行单剂量或最大剂量信息警示,落实责任制等,使我国的高危药品管理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