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B
解答:(1)颈筋膜浅层包绕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
(2)颈筋膜中层包绕颈部诸器官,并形成甲状腺鞘,即假被膜(囊)。该筋膜向两侧延续,包裹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内静脉和迷走神经,形成颈动脉鞘。
(3)颈筋膜深层两侧包被臂丛及锁骨下动脉向腋腔延伸构成腋鞘。
4、C
解答:甲状腺上端达甲状软骨中部。
5、C
解答:喉上神经外支伴甲状腺上动脉下行。
第三题 判断题
1、错误
解答:颈外静脉主要收集头皮和面部的静脉血。
呼吸系统是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的总称。一、鼻。
鼻(nose)由外鼻、鼻腔、鼻旁窦三部分构成。外鼻位于面部中央。鼻腔是位于两侧面颅之间的腔隙,其上、后、旁由左右成对的鼻窦环绕,与颅前凹、颅中凹、口腔和眼眶紧密眦邻,仅由一层薄骨板相互隔开,故严重的鼻外伤可伴发其周围结构的外伤,鼻疾病亦可向邻近器官扩散。鼻窦开口于鼻腔,两者粘膜互相 移行连为一整体。
各纲脊椎动物的鼻结构不同,但一般都由外鼻、鼻腔和鼻旁窦组成。鼻腔下部粘膜血管丰富,可调节空气温度和湿度。鼻旁窦是与鼻腔相通的几个骨质空腔,有协助调节空气温度、湿度和音色作用。有些动物鼻腔前部有鼻毛,起过滤空气中的灰尘作用。圆口纲具有一个外鼻孔和单个嗅囊,但接受的仍是一对嗅叶发出的神经。鱼类一般有成对外鼻孔和成对嗅囊,软骨鱼的外鼻孔位于吻部腹面,硬骨鱼则位于背面。陆生脊椎动物由于呼吸空气,嗅觉器与口腔相通,出现了内鼻孔。内鼻孔出现后,鼻腔就兼有嗅觉和呼吸两种功能。两栖类的内鼻孔开口于口腔前部,鼻腔内嗅粘膜平坦,一部分变形为犁鼻器——一种味觉感受器。爬行类嗅觉较发达,鼻腔及嗅粘膜均有扩大。鸟类鼻腔结构与爬行类相似。哺乳类生有次生颚,内鼻孔后移至咽部。由于嗅觉高度发达,结构较复杂,表现在鼻腔扩大和鼻甲骨出现。鼻甲骨是盘卷复杂的薄骨片,外覆布满嗅神经的嗅粘膜,使嗅觉表面积大为增加。水栖种类嗅觉较退化,如鲸和海牛;有些动物的嗅粘膜扩大至鼻腔外,嗅觉极灵敏,如狗。
外鼻是指突出于面部的部分,由骨和软骨为支架,外面覆以皮肤构成。外鼻形如三边锥体,突出于颜面中央,易受外伤。 上端较窄,最上部位于两眼之间,叫鼻根,中央的隆起部叫鼻梁,鼻梁两侧为鼻背。下端高突的部分叫鼻尖。鼻尖两侧向外方膨隆的部分叫鼻翼。
鼻腔nasal cavity是位于两侧面颅之间的腔隙,以骨性鼻腔和软骨为基础,表面衬以粘膜和皮肤而构成。鼻腔是顶狭底宽、前后径大于左右两侧的不规则的狭长腔隙,前起前鼻孔,后止后鼻孔通鼻咽部。鼻腔由鼻中隔分为左、右两腔,前方经鼻孔通外界,后方经鼻后孔通咽腔。每侧鼻腔可分为鼻前庭和固有鼻腔两个部分。
鼻前庭是指由鼻翼所围成的扩大的空间,内面衬以皮肤,生有鼻毛,有滞留吸入尘埃的作用,此外皮肤与软骨膜紧密相贴,所以发生疖肿时,疼痛甚剧。鼻前庭的前部相当于鼻尖的内角处,有一向外膨隆出的隐窝,称为鼻前庭隐窝,常为疖肿、痤疮好发之处。
固有鼻腔是指鼻前庭以后的部分,内壁为鼻中隔。固有鼻腔后借鼻后孔通咽,其形态与骨性鼻腔基本一致,由骨和软骨覆以粘膜而成。每侧鼻腔有上、下、内、外四个壁。上壁(顶)较狭窄,与颅前窝相邻,由鼻骨、额骨、筛骨筛板和蝶骨构成,筛板的筛孔有嗅神经穿过,下壁(底)即口腔顶,由硬腭构成。内侧壁为鼻中隔,由骨性鼻中隔和鼻中隔软骨共同构成,鼻中隔多偏向一侧,偏向左侧者多见。
在鼻中隔前下部的粘膜内有丰富的血管汇聚吻合丛,称黎氏动脉区或克氏静脉丛。约90%的鼻出血(鼻衄)发生于此,临床上叫易出血区。外壁构造复杂,由鼻骨额突,泪骨,筛骨,腭骨垂直部和蝶同翼突等组成。[如图:鼻腔外侧壁(鼻甲切除)外侧壁上有三个突出的呈阶梯状排列的、略呈贝壳形的长条骨片外覆粘膜,称鼻甲。鼻甲,由上而下依次叫上鼻甲、中鼻甲和下鼻甲,各鼻甲下方的间隙分别叫上鼻道、中鼻道和下鼻道。上鼻甲的后上方的凹窝叫蝶筛隐窝。各鼻甲与鼻中隔之间的间隙叫总鼻道。切除中鼻甲后,在中鼻道中部可见一个凹向上的弧形裂隙叫半月裂孔,裂孔上方的圆枕形隆起叫筛泡。
鼻窦是鼻腔周围,颅骨与面骨内的含气空腔,又称鼻旁窦。鼻旁窦由骨性鼻旁窦表面衬以粘膜构成,鼻旁窦粘膜通过各窦开口与鼻腔粘膜相续。鼻旁窦对发音有共鸣作用,也能协助调节吸入空气的温度和湿度。由于鼻腔和鼻旁窦的粘膜相延续,鼻腔炎症可引起鼻旁窦发炎。一般左右成对,共有四对,为上颌窦、筛窦、额窦和蝶窦。
二、咽。
咽是消化与呼吸的共同通道。上宽下窄,前后略扁,位于鼻腔,口腔及喉的后方,颈部脊柱的前方,长约12~14cm;其上端附着于蝶骨体后部及枕骨基底,呈拱顶状,称为咽穹,下端在第6颈椎平面与食管相续。咽的后壁完整,有疏松结缔组织与椎前筋膜相隔;前壁不完整,向鼻腔、口腔和喉腔开口,借此将咽分为鼻、口和喉三部分。
鼻咽部——位于鼻腔之后,软腭的后上方,向前经鼻后孔与鼻腔相通;向下通口咽。咽鼻部的两侧壁,各有一咽鼓管咽口,约当下鼻甲后端的后下方,位于咽后壁之前1.5cm处,向外侧借咽鼓管通入鼓室。此口的上后方围以咽鼓管圆枕,为其深面的咽鼓管软骨所形成的隆起。圆枕后方的纵行深窝是咽隐窝,此窝距破裂孔约1cm,鼻咽癌细胞容易经此孔向颅内蔓延或转移。咽的后壁上分有积聚成堆的淋巴组织,叫做咽扁桃体,幼儿时期较发达,6~7岁开始退化,如增殖过大,往往阻碍鼻后孔的通气,甚至影响听觉。在咽鼓管咽口附近的粘膜内有咽鼓管扁桃体。咽鼓管扁桃体、咽扁桃体与腭扁桃体及舌扁桃体共同围成一淋巴组织环,具有防御的作用。
口咽部——介于软腭与会厌上缘平面之间。向前经咽峡与口腔相通;后壁正对第2~3颈椎体;侧壁有腭扁桃体。咽峡上方为软腭后缘和腭垂,下方为舌背,两侧为腭舌弓。在咽峡平面以下,咽口部前壁为舌根,它借舌会厌正中襞及舌会厌外侧襞与后方的会厌相连,此三襞之间形成两浅凹,称为会厌谷,有时异物可落入谷内。
腭扁桃体为椭圆形,如小指末节大小的淋巴器官,位于咽的侧壁,腭舌弓与腭咽弓之间的扁桃体窝内,但未充满此窝,其上方的空间称扁桃体上窝,异物易停留于此。腭扁桃体可分为内侧面(游离面),外侧面(深面),上极和下极。内侧面朝向咽的口部,覆以复层扁平上皮,上皮向扁桃体实质内陷入,形成深浅不一的扁桃体隐窝,细菌易在此滋生繁殖,形成感染灶。扁桃体隐窝的开口名扁桃体小窝,小窝周围有许多呈单行排列的淋巴滤泡和弥散的淋巴组织。外侧面包绕以结缔组织形成的纤维囊,称扁桃体囊,是咽筋膜的衍生物,向扁桃体内发出许多小梁,囊的外周以疏松结缔组织连于咽上缩肌,故腭扁桃体容易从扁桃体囊上剥离摘除。腭舌弓向后下延伸成三角襞,覆盖在扁桃体的前下方,与扁桃体囊相续。
腭扁桃体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面动脉的扁桃体支。至腭扁桃体下极的动脉有三支,即前方的舌背动脉扁桃体支,后方的腭升动脉扁桃体支和后方的咽升动脉扁桃体支。腭扁桃体的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另外,在咽壁与扁桃体深面之间有一条较大的扁桃体旁静脉 (又称为腭外静脉),从软腭跨过腭扁桃体囊的外侧面,穿通咽鼻部,经咽静脉丛汇入面总静脉。损伤此静脉是手术后出血的最常见原因。淋巴管注入颈外侧深淋巴结,有一些注入颈静脉二腹肌淋巴结,故在急性扁桃体炎或其恶性病变中,此淋巴结常显著肿大。腭扁桃体的神经分布来自舌咽神经的扁桃体支及蝶腭神经节发出的腭小神经降支,前者由下极进入,后者自下极进入后呈环状围绕扁桃体,故手术时应作浸润麻醉方可获得良好效果。
喉咽部——位于会厌上缘平面至环状软骨下缘平面之间,向下续食管。其前壁为喉的入口和喉的后面;后壁正对第4~6颈椎体。在会厌外侧有咽会厌襞,形成咽的口部与喉部交界处的前外侧界。此襞下方,咽喉部伸向前;在喉的两侧与甲状软骨内面之间的深窝,称为梨状隐窝,吞咽的异物容易停留在窝内。在取异物的手术中若器械穿破粘膜,就会伤及其深面的喉上神经喉内支,使其分布区的粘膜失去感觉。沿梨状隐窝将食管镜插入食管进行检查比较方便而安全。
三、喉。
喉,又称喉头。位于气管顶端,由甲状软骨、环状软骨、杓状软骨、会厌软骨组成的室状器官。声带处于喉室的中央。喉室内软骨之间由肌肉前后纵横地连结着。肌肉的放松或收缩可以控制声带的松紧,也可以控制声门的开合。
四、气管和支气管。
连接喉与支气管之间的管道,不仅是空气的通道,而且具有防御、清除异物、调节空气温度和湿度的作用。气管为后壁略平的圆形管道。成人长11~13cm,上端平第7颈椎上缘与喉相连,向下相当第4~5胸椎体交界处,分为左右支气管,分叉处称气管叉。气管依所在部位可分为颈段和胸段两部分。颈段较短,沿颈前区中线下行,前面有胸骨舌骨肌和胸骨甲状肌覆盖,相当第2~4气管软骨的前面尚有甲状腺峡横过后面与食管相接,在食管和气管之间两侧的沟内均有喉下神经上行气管两侧有甲状腺左右叶和颈部大血管。胸段较长,在后纵隔内,其前面有至动脉弓及自弓发出的无名动脉和左颈总动脉,再前面还有左、右无名静脉和胸腺(小儿),后面仍为食管。气管由软骨、平滑肌和结缔组织所构成。气管软骨大多为14~16个,彼此借韧带相连,气管软骨呈“C”字形,缺口对向后方,由平滑肌和结缔组织构成的膜性壁所封闭。气管切开通常选在第3、4或第4、5气管软骨环处沿正中线切开。
喉与支气管之间的一段呼吸管道,位于食管前方,呈后面略扁的圆筒形。上与喉相接,下入胸腔分为左右支气管,长约9~13厘米,直径约15~20毫米。气管壁自内向外由粘膜层、粘膜下层及外膜组成。粘膜层有纤毛上皮,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夹有杯状细胞。上皮基膜明显,固有膜内有丰富的弹性纤维、淋巴组织和浆细胞,纤毛可向咽喉方向摆动,将尘粒与细菌等随粘液一起运到咽,经咳嗽反射排出。粘膜下层为疏松结缔组织,内有气管腺,开口于粘膜表面,上皮和腺体的分泌物是防止尘埃入肺的保护装置,分泌物中含有各种免疫球蛋白,具有抑菌和抗病毒的作用,是机体防御系统的组成部分。外膜由14~16个“C”字形透明软骨环和环间的结缔组织构成,软骨环的缺口朝向后面,缺口之间有平滑肌束及弹性纤维构成膜性壁。软骨起支架作用,有弹性,可使管腔保持开放状态,以维持呼吸功能的正常进行。平滑肌和弹性纤维可使管壁有一定的舒缩性,适于其后方的食管腔内食团顺利下行及颈的俯仰动作。
气管肌:指气管后壁(膜壁)内的平滑肌。
气管为后壁略扁平的圆筒形管道,上端在平第7颈椎体上缘高度与喉相连,向下至胸骨角平面,有一向上凸出的半月状嵴,称为气管隆嵴。气管分杈处名为气管杈。
气管由软骨、平滑肌纤维和结缔组织构成。气管软骨呈“C”形,约占气管周径的2/3,缺口朝向后方。气管软骨一般为14~16个,各软骨间以环韧带相连结。平滑肌纤维和结缔组织所形成的膜性壁封闭气管软骨的后方缺口。气管内面覆以粘膜。气管由于有软骨作成支架,因而使管腔保持于开放状态,保证呼吸功能的正常进行。
上平第6颈椎体下缘连喉;下至胸骨角平面分为左右支气管,分叉处称为气管权,叉内有一向上凸出的半月状嵴称气管隆凸。成人气管平均长度:男为10.6cm,女为9.8cm。小儿气管细小,位置深,活动度大。
五、肺。
肺是人体的呼吸器官,位于胸腔,左右各一,覆盖于心之上。肺有分叶,左二右三,共五叶。肺经肺系(指气管、支气管等)与喉、鼻相连,故称喉为肺之门户,鼻为肺之外窍。
肺上端钝圆叫肺尖,向上经胸廓上口突入颈根部,底位于膈上面,对向肋和肋间隙的面叫肋面,朝向纵隔的面叫内侧面,该面中央的支气管、血管、淋巴管和神经出入处叫肺门,这些出入肺门的结构,被结缔组织包裹在一起叫肺根。左肺由斜裂分为上、下二个肺叶,右肺除斜裂外,还有一水平裂将其分为上、中、下三个肺叶。肺是以支气管反复分支形成的支气管树为基础构成的。
左、右支气管在肺门分成第二级支气管,第二级支气管及其分支所辖的范围构成一个肺叶,每支第二级支气管又分出第三级支气管,每支第三级支气管及其分支所辖的范围构成一个肺段,支气管在肺内反复分支可达23-25级,最后形成肺泡。支气管各级分支之间以及肺泡之间都由结缔组织性的间质所填充,血管、淋巴管、神经等随支气管的分支分布在结缔组织内。肺泡之间的间质内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毛细血管膜与肺泡共同组成呼吸膜,血液和肺泡内气体进行气体交换必须通过呼吸膜才能进行,呼吸膜面积较大,平均约70平方米,安静状态下只动用其中40平方米用于呼吸时的气体交换。
肺泡是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的半球状囊泡。肺中的支气管经多次反复分枝成无数细支气管,它们的末端膨大成囊,囊的四周有很多突出的小囊泡,即为肺泡。肺泡的大小形状不一,平均直径0.2毫米。成人约有3~4亿个肺泡,总面积近100平方米,比人的皮肤的表面积还要大好几倍。肺泡是肺部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也是肺的功能单位。氧气从肺泡向血液弥散,要依次经过肺泡内表面的液膜、肺泡上皮细胞膜、肺泡上皮与肺毛细血管内皮之间的间质、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膜等四层膜。这四层膜合称为呼吸膜。呼吸膜平均厚度不到1微米,有很高的通透性,故气体交换十分迅速。吸入肺泡的气体进入血液后,静脉血就变为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肺泡周围毛细血管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则可以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通过呼气排出体外。
肺泡内的表面液膜含有表面活性物质,起着降低肺泡表面液体层表面张力的作用,使细胞不易萎缩,且吸气时又较易扩张。肺组织缺氧时,会使肺表面活性物质分泌减少,进入肺泡的水肿液或纤维蛋白原可降低其表面活性物质的活力,引起肺内广泛的肺泡不张,血液流经这些萎陷肺泡的毛细血管时就不能进行气体交换。临床上新生婴儿患肺不张症,就是因为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所致。相邻两肺泡间的组织为肺泡隔,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及弹性纤维、网状纤维。弹性纤维包绕肺泡,使肺泡具良好弹性。患慢性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哮喘时,肺泡长期处于过度膨胀状态,会使肺泡的弹性纤维失去弹性并遭破坏,形成肺气肿,影响呼吸机能。
希望我能帮助你解疑释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