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故事说明了这个哲学道理,经验主义是一种错误的处事方法,正确的方法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实践的角度去证明问题,吃过西瓜肉就会知道比吃瓜皮好。
最好的办法是实践,吃一口皮再吃一口瓤,就知道应该怎么吃了。不懂千万不要不懂装懂,要敢于怀疑专家或领导的观点,因为也许它们本来就是错的。
扩展资料原文:
猴王找到了一个大西瓜,可是,怎么吃呢?这个猴啊,是从来没有吃过西瓜。忽然,他想出了一个妙计,于是,把所有的猴子都召集来了。他清清嗓子:“今天,我找到了一个大西瓜。至于这西瓜的吃法嘛,我当然„„我当然是知道的。
不过,我要考验一下大家的智慧。看看谁能说出这个西瓜的吃法,如果说对了,我可以多赏他一块。如果说错了,我可是要惩罚他的。”大伙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是谁也没吃过西瓜。小毛猴眨巴眨巴眼睛,挠了挠腮说;“我知道,我知道,吃西瓜吃瓤!”
“不对,小毛猴说的不对!”秃尾巴猴跳了起来,“我小时候跟我妈去姥姥家吃过甜瓜,吃甜瓜吃皮,我想,这甜瓜是瓜,西瓜也是瓜,吃西瓜嘛,当然也是吃皮喽!”
西瓜一刀两半,小猴子吃瓤,大伙公分西瓜皮„„有个猴子吃了两口,就捅了捅旁边的说:“哎,我说这可不是滋味呀!”“咳,老弟,我常吃西瓜,西瓜嘛,就是这味„„”
小猴子活泼好动,小朋友们都喜欢它,认为它是聪明的动物。可是,猴子也有不聪明的时候。作家刘心武写的童话《小猴吃瓜果》,讲的就是一只不聪明的猴子。这篇童话很有意思,寓意也很深刻。我非常喜欢读。这篇童话是说,猴子先后吃了四种瓜果,得出四个错误的结论。它吃西瓜吃皮没吃瓤,认为西瓜“没味儿”;它吃香瓜吃瓤,没吃皮肉,认为香瓜“净是籽儿”;它吃核桃吃皮没吃核仁认为核桃“麻嘴儿”;它吃梨,吃核儿没吃果肉,认为鸭梨“酸牙儿”。
小猴的朋友小牛曾告诉它,吃西瓜应该吃瓤。小驴曾告诉它,吃香瓜应该吃皮肉。喜鹊曾告诉它,吃核桃应该吃里面的核儿。照理说,小猴不应该出错,可是它还是错得一塌糊涂。童话最后提出一个问题:“小猴错在哪儿呢?”
首先,我觉得小猴没有虚心地听朋友们的意见,比如朋友们告诉它怎样吃瓜果时,它不耐烦地说:“这谁不知道!”“不用你多嘴啦!”好像它什么都知道似的。其次,小猴凭经验办事,吃西瓜该吃瓤,吃香瓜也吃瓤,不懂得不同的瓜果应有不同吃法。
读了这篇童话,分析了小猴的缺点,再联系我们小学生的实际,对我也有启发。有的同学也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自己错了,老师同学批评他,他就顶嘴,不接受对方的意见。有这种缺点的同学是很难进步的。我们如果有这样的缺点,要下决心改正,可不要像童话中的小猴那样,屡犯错误。
《猴子吃西瓜》这个故事的寓意是:
讨论不见得是有效的,结果如何在于自己的判断。
年长者,专家者并不一定事事都通晓。
要敢于怀疑专家或领导的观点,因为也许它们本来就是错的。
最好的办法是实践,吃一口皮再吃一口瓤,不就知道应该怎么吃了?五、是不懂千万不要不懂装懂,嘿嘿,看故事中描述的,估计是老猴子也不知道怎么吃的,只是从大家提供的意见中选择了一个,却被大家当成了正确答案。
寓言故事的历史发展:
寓言”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寓言篇》,是一种很古老的文学体裁,早在西元前六世纪,希腊、印度和中国就有许多寓言故事出现,如西方的伊索寓言、佛教的《百喻经》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文学著作。公元前二世纪的战国时代更是寓言创作的黄金时代,百家争鸣,连带地也创造出大量的哲学性寓言,在荀子、墨子、韩非子中都可看到不少寓言故事,《庄子》书中寓言约200则,更堪称为战国寓言的代表作。
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是民间口头创作。在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中,经常采用寓言阐明道理,保存了许多当时流行的优秀寓言,如:《亡鈇》《攘鸡》《揠苗助长》《自相矛盾》《郑人买履》《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画蛇添足》等,其中《庄子》与《韩非子》收录最多。汉魏以后, 在一些作家的创作中,也常常运用寓言讽刺现实。唐代柳宗元就利用寓言形式进行散文创作,他在《三戒》中,以麋、驴、鼠3种动物的故事,讽刺那些恃宠而骄、盲目自大、得意忘形之徒,达到寓意深刻的效果。中国近代作家也用寓言形式创作,特别是儿童文学作品更为多见。
它往住叙述一个小故事,而又于具体的情节中,隐含着一种更深刻的思想,常语带双关,藉以阐发哲理,印证观念,而在春秋战国时期,这样的叙述方式就常被先秦诸子及史传使用,以作为陈说辞理的手段。
自从寓言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就显出别具一格的文学意味。著名的“和氏献璧”故事,曲折感人;“造父御马”则描绘出造父是专政制度最佳辩护的人物形象;“郑袖劓美人鼻”,写出郑袖工于心计,巧言令色,口蜜腹剑,手段毒辣,故事情节曲折,宛如一篇短篇小说,而且人物形象鲜明。引公木先生的话说:“韩非子寓言故事集的一个最明显特征,就是比较全面而系统的反映了韩非子的历史观、社会观、文艺观以及方法论和认识论,可以说,读韩非子寓言故事,几乎等于读了一部法家思想辑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