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肝小叶(hepatic lobule )是肝脏结构和功能的单位,呈多角形,小叶的中央有一条圆形中央静脉的横切面,管壁由内皮细胞构成。
1.结构:
肝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多角棱柱状 ,高约2MM,宽约1MM .人的肝小叶间结缔组织较少,故小叶分界不明显,每个肝小叶中央有一条中央静脉,肝板,肝血窦,窦周间隙及胆小管以中央静脉为中轴,共同组成肝小叶的复杂立体构型。
2.基本单位
肝小叶是肝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呈多面棱柱状。在肝小叶中央有一纵行中央静脉。肝细胞以中央静脉为中心,向四周略呈放射状排列,形成肝细胞索(板)。肝细胞索之间是肝血窦。肝血窦腔内有库普弗细胞,具有吞噬功能。相邻两肝细胞之间有胆小管。胆小管可将肝细胞分泌的胆汁汇集至肝小叶周边的小叶间胆管内。
3.具体分解:
肝脏的表面有一薄层致密的结缔组织构成的被膜。被膜深入肝内形成网状支架,将肝实质分隔为许多具有相似形态和相同功能的基本单位,称为肝小叶。肝小叶是肝脏结构和功能的单位,呈多角形,小叶的中央有一条圆形中央静脉的横切面,管壁由内皮细胞组成。
成人肝脏约有50到100万个肝小叶。肝小叶呈多角棱柱体,约1×2毫米大小,小叶的中轴贯穿一条静脉,为中央静脉。肝细胞以中央静脉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列,形成肝细胞素。肝细胞相互吻合成网,网眼间有窦状隙和血窦。肝细胞间的管状间隙成毛细胆管。因此可以说:肝小叶是由肝细胞、毛细胆管、血窦和相当于毛细淋巴管的窦周隙(狄氏间隙)所组成。
1胆汁酸在身体里,胆汁酸帮助小肠进行日常饮食中脂肪以及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胆汁是肝脏来合成的,通过贯穿肝脏的毛细胆管汇集进入胆管中,经由胰腺进入小肠。在小肠末端,大约95%的胆汁酸会被重吸收进入血液循环,重新回到肝脏进行再利用。一分子胆汁酸能够循环利用多大20次,之后随粪便排出体外。
2血检中的胆汁酸
血检中的胆汁酸指标一般为血清胆汁酸。在正常禁食状态下,因为十二指肠(小肠起始段)中没有食物不需要胆汁酸,血清胆汁酸的指标是很低的。因此,从禁食病患采的血样会被标记为“餐前样”。“餐后样”通常是一顿专用餐进食2小时后采的血样。
对于我们化验室来讲,餐前样指标应当低于10 mmol/L才是正常的。一份餐后样指标则应当低于20 mmol/L。过高的指标指示肝功减退,限制了其胆汁酸重吸收的能力,肠道中胆汁酸无法回到肝脏,从而进入血液循环。通常血检中胆汁酸指标过高往往反应肠道内胆汁酸不足,因为肝功减退导致胆汁酸合成分泌不足。
3尿检中的胆汁酸
胆汁酸也可以通过尿液进行检测。正常情况下,仅仅有微量的胆汁酸会被清除进入尿液,大约是粪便排出胆汁酸的2-5%。因此,血清胆汁酸指标超高了阈值,尿检胆汁酸也会升高。尿检指标检测结果显示为一个尿肌酐(代谢废物)比值,以便清除尿比重(浓度)的偏差。这项检测越来越普及,因为只需要餐后取一次样就可以,而且尿样也很好取。尿检的可靠性很高,与血检的相关性也很高。
不像AST(天门冬氨基转移酶)、ALT(丙氨酸转氨酶)、ALP(碱性磷酸酶)以及GGTP(谷酰基转肽酶),胆汁酸检测是真正的肝功检测。当其它检测告诉我们肝脏受损时,胆汁酸检测告诉我们肝脏到底有没有在工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